西瓜打針變甜、黃瓜筆直就是噴了藥?安徽食藥監揭穿九大謠言

2021-02-12 阜陽新聞網

炎炎夏日

來上一口冰爽多汁的甜西瓜

簡直不要太幸福

But

最近微信朋友圈熱傳西瓜被打針增甜

豬肉裡有鉤蟲水煮不爛

讓人倍加恐慌

……

真有此事嗎?

7月28日,安徽省食藥監局就九大謠言進行了闢謠

事實真相:假若用針頭給西瓜注射,一難注射、二難擴散、三難食用,費時費工易腐爛,西瓜打針圖個啥?實驗證明,西瓜打針之後,口感酸澀、極易腐爛,不符合實際。

謠言二:豬肉裡有鉤蟲,「水煮不爛」、「油炸不熟」?

事實真相:其實,沒有「高溫都煮不死」的寄生蟲,豬肉裡面長「鉤蟲」實為肌肉組織。

事實真相:草莓空心的因素有很多,諸如品種、水分和肥料的供應、過度成熟和使用膨大劑等,以空心為依據來判斷是否是「激素草莓」並不科學。

事實真相:蕉農用低毒殺菌劑浸泡香蕉,可以有效抑制香蕉有氧呼吸,利於遠距離運輸。

事實真相:黃瓜的彎直主要取決於生長條件,品種也會對此有一點影響。溫、光、水、肥適宜時,植株生長旺盛,直黃瓜的比例就高;如果環境條件出現低溫、弱光、缺水、養分不足等情況,植株結出彎黃瓜的比例就高。

事實真相:經過試驗測試後,不同蛋殼雞蛋營養幾乎沒有差別。

事實真相:食用的蘑菇多是人工無土栽培,不會吸附到土壤重金屬,市場上常見的大宗食用菌並不存在富含重金屬的情況。

事實真相:現場實驗證明,給大閘蟹注水,螃蟹極易死亡,賠本的買賣誰做?

事實真相:避孕藥餵黃鱔,不僅不能促生長,而且會造成高達50%以上的死亡率,得不償失。

提醒消費者:如果遇到有關食品方面特別顛覆認知的謠言,建議消費者先要多打問號、不傳謠;要多向專業機構和人士求證;還應該多看科普,淨化自己獲取信息的渠道。

相關焦點

  • 西瓜打了針?無籽葡萄沾了避孕藥?農業部澄清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謠言止於真相。對於所謂「又紅又甜的西瓜被打了針」,專家指出,給西瓜打針,一難注射,二難擴散,三難食用,費時費工還易腐爛。實驗證明,西瓜打針後,口感酸澀,誰願意費時費力地去給西瓜打針還不討消費者的好呢?這個夏天,大家可以安心做個「吃瓜」群眾。
  • 攜手打擊網絡謠言!食藥監系統98家單位接入微信闢謠中心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及98個地方各級食藥監管部門的微信公眾號接入微信闢謠中心,開啟政企合作打擊網絡謠言的新模式,實現食藥監部門專業性、
  • 西瓜打針事件最終查明 真相居然是....
    微宜春知宜春,宜春人都關注的微信公眾平臺,了解宜春就關注我們吧聯繫小春:18270637728 小春微信:d37728回復「故鄉」參與宜春最美縣市投票評選回復「拍客」參與洪塘梔子花節拍客大賽投票回復「610」參與鄰家小院特色菜品刮刮樂活動前幾年流傳西瓜被打針
  • 冒牌「專家」瞎吹牛 安徽食藥監曝光7起藥械違法廣告
    冒牌「專家」瞎吹牛 安徽食藥監曝光7起藥械違法廣告 2017-07-11 11:1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安徽頻道
  • 近期五大食藥謠言盤點
    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較真鑑定:純屬謠言隨著夏天的臨近,聖女果(俗稱小西紅柿)、彩椒、紫薯、小南瓜、小黃瓜等蔬菜大量上市。而網上卻流傳出這樣一種說法:聖女果、彩椒、紫薯都是轉基因食品,人們吃了並不安全。
  • 食藥闢謠|這11個危言聳聽的謠言不可信!
    進入2018年,食品謠言仍然屢禁不絕,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治理謠言的重要性。專家曾早就指出,食品謠言泛濫成災,很大程度上源於造謠傳謠者利用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蓄意編造、偷換概念,甚至刻意抹黑,誘導消費者對其產生不信任感,而一些消費者又常常缺乏科學判斷。  「眼球博弈」已成為謠言傳播中的最大動機。
  • 男子買西瓜種子卻長出黃瓜 然而更驚喜的還在後面(現場)
    然而更驚喜的還在後面(現場)導讀:濟南一男子買西瓜種子回家栽種,近日他驚奇地發現西瓜葉下結出的竟是黃瓜,然而還有更驚喜的事發生在了後面。       近日,濟南一男子買西瓜種子回家栽種,近日他驚奇地發現西瓜葉下結出的竟是黃瓜,然而還有更驚喜的事發生在了後面。
  • 食藥監總局說了!這個藥全國停用!你家藥箱也許就有!
    絲路樓蘭網全媒體訊   食藥監總局發通告:藥企涉嫌嚴重違法,2017年生產的這個藥,立即停用。 12月17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總局關於瀋陽新地藥業有限公司涉嫌違法違規生產馬來酸氯苯那敏的通告(2017年第211號)》。▍總局飛檢,藥企嚴重違法 通告顯示,根據群眾舉報,近日,總局飛檢瀋陽新地藥業,發現3大問題,涉嫌嚴重違法違規。
  • 聽聽安徽省食藥監局怎麼說
    然而,關於螃蟹的謠言也忽然多了起來:「蟹黃致癌」「螃蟹打針」「螃蟹注膠」等花樣百出。為此,安徽省食藥監局對近期關於螃蟹的謠言進行了梳理,揭示真相,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轉發此類謠言。「大閘蟹是注射激素長大的,小孩吃了導致提前發育」「現在的大閘蟹根本不能吃,是靠激素催大的,人吃了不會健康」等謠言瘋傳。
  • 食藥監:是依法處罰
    針對網友的質疑,青島市食藥監回應稱,前期,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通過抽檢發現,城陽區人民醫院購進的標示為「安徽源和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中藥飲片橘紅(經過炮製的橘子皮)性狀、含量兩項檢測指標不符合規定,依照《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判定為假藥。至於假橘紅對人體有無危害,有關專家稱,抽檢到的橘紅性狀、含量測定不符合規定,可能藥效達不到,但對人體無危害。
  • 【驚人熱點闢謠】給西瓜打毒針事件最終查明 真相居然是
    夏後,多地曝出市民食用西瓜後中毒事件,朋友圈還有「西瓜被注射了甜蜜素和胭脂紅」的傳聞,「毒西瓜」讓不少人談及色變,同時,網上也出現了「不法商販給西瓜打針」之類的傳聞。「打針西瓜」是否存在?為什麼西瓜會帶「毒」?
  • 6月五大食藥謠言盤點
    每月食藥謠言盤點,為公眾澄清事實,讓謠言無處遁形。過去一個月,又有哪些食藥謠言上榜?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對此進行闢謠,網傳文章內容不實,謠言引用的研究為《廣州地化所獲取抗生素全國使用量與排放量清單》,該研究的目的是為我國控制抗生素的濫用、環境抗生素汙染,以及避免細菌耐藥性和耐藥基因的進一步傳播等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和理論支持。
  • 這些總被「刷屏」的黃瓜謠言,植物學家都看不下去了
    吃黃瓜前,不妨先來一顆定心丸。《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將網上流傳最廣的黃瓜謠言一一擊碎。在中東以及歐洲很多國家,一直都食用水果黃瓜,只是過去中國消費者沒見過,所以導致水果黃瓜受到非議。目前,我國市場上沒有轉基因黃瓜。謠言2其實,黃瓜花是宿冠花,在完成傳粉、授粉後,可以不馬上脫落,而是等黃瓜果實再生長一段時間後再脫落。所以「頂花」在某種程度上,就變成一種判斷黃瓜嫩與老的標誌。
  • 【闢謠專區】7月謠言很害人 專家一一擊破
    本欄目由河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河南食藥安全周報承辦。若您聽說食藥安全方面的傳言,歡迎來電求證:15039065997闢謠:宜昌網警巡查執法表示,此謠言是一則老謠言。經查證,青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16年和2017年都進行過闢謠。營養專家慕海容醫生表示茄子和菌類同吃會中毒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茄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新鮮的菌類營養豐富,兩種食物同食,沒有任何不好的反應,更不會產生毒素。
  • 闢謠 雞肉芝麻同食中毒,黃瓜花生同食腹瀉?
    先來看看一個例子吧:1935年,由於南京發生了蕉芋同食中毒事件,於是南京生物研究所的鄭集教授做了一組實驗,取了民間流傳甚廣而且日常可能同食的十四組食物,依照普通膳食搭配方法,進行了動物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參與實驗的白鼠和猴子,兩日後並無表情、行為、體溫以及糞便性質等改變。雖然這個實驗在現在看起來很粗糙,但作為現代科學較早期的實驗,還是很有遠見的。
  • 延安多家餐飲店被食藥局指定用醋 用戶敢怒不敢言
    餐廳老闆想著用誰的都是用,也不敢得罪食藥監部門,畢竟人家管著餐飲服務行業,勉強的就答應了。記者走訪多家餐飲店都是「玖樂」牌小米醋從3月28日開始,記者分為兩路在延安市寶塔區大街小巷進行了走訪,涉及寶塔區百米大道,南橋,萬花等地幾十家餐飲店。記者發現多數使用的醋都是「玖樂」牌。當記者問起你們這邊為什麼都使用這個牌子的醋?
  • 國泰村西瓜又大又甜
    提示:點擊↑"花都廣播電視臺"訂閱官方微信 近日,在萬能的微信朋友圈裡有人說,赤坭鎮國泰村有一大片西瓜地,這裡的西瓜又大又甜很新鮮,大家跟著記者去湊湊熱鬧吧。承包了這片西瓜地的是國泰村的村民鄺佰強夫婦,他們正在和工人們在採摘西瓜。鄺佰強妻子說,基本每天都有經銷商來收貨,市民自發開車過來買的也有,一下子就買十幾二十個西瓜。
  • 保障校園食藥安全,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
    二是調研了校園周邊食品藥品經營單位食品藥品安全狀況,要求各經營單位在轄區食藥監管所的業務指導下嚴格落實各項工作制度,切實消除食品藥品安全隱患。從3月份開始,魯家溝鎮食藥監所工作人員對轄區學校師生和各經營單位進行了食藥安全相關知識培訓和宣傳,並邀請相關業務人員對校園師生和各食藥經營單位開展了食藥安全知識講座,同時,利用各單位的展板和在有電子顯示屏的各機關單位在展板和電子顯示屏上對食藥安全知識進行了宣傳
  • 射洪食藥監關於仁和鎮「麵包中的肉鬆是棉花」視頻的通告
    林某因撒布謠言,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7天。5月26日,一女子謠傳「藝事達」品牌的肉鬆麵包是棉花做的,後通過現場檢查,未發現瘋傳視頻中的肉鬆麵包廠家有任何採購、使用棉花的跡象,該企業肉鬆主要使用雞肉生產,肉鬆生產工藝無異常。
  • 鼻炎:3種野草,是專克「鼻炎」的特效藥;比打針噴藥效果好,你認識嗎
    蒼耳子,過去在農村山路兩旁到處都是,淘氣孩子就把它摘下,作弄小夥伴或青年婦女,趁別人不注意把它撒到他們頭髮上,然後很久都取不來。鍋裡加香油燒熱,加入蒼耳子翻炒,直到蒼耳子變黃褐色,發出焦糊味,挑出蒼耳子,過濾出藥液。用棉籤蘸取藥液塗抹入鼻孔,保留5-10分鐘,一天2次。幾天後鼻炎就緩解了不少。蒼耳子有一定的毒性,不可過量使用,特別是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