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365#陸樑:耄耋高齡心系學生 畢生積蓄捐助教育

2021-02-13 文明山東

陸樑今年已經94歲了。1969年他從香港來到廣東省中山市板芙鎮。為了謀生,受過良好教育的陸樑在磚廠當工人,一幹就是10年。197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陸樑被板芙中學的李華東校長發現。在和他商議後,李華東校長請他到板芙中學當英語老師。作為聘用老師,陸樑在板芙中學工作了16年,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

陸樑正拿著掃帚清理著院落。圖片來源:中山文明網

1994年,陸樑退休了。無兒無女的他,為自己找了一家敬老院。在敬老院裡,老人們都很尊敬他,叫他陸老師。平易近人、不愛發脾氣、樂善好施、樂觀豁達、自己的事從來不讓別人幫著幹……這是敬老院的老人們對陸樑的評價。「陸老一生鍾情教育,心系教育事業,人們都喜歡稱他陸老師。退休後他還發揮餘熱,堅持義務為學生補習英語,多的時候一次來七八個學生。」敬老院院長說。

如今,每天清晨,他都會拿著掃帚清理著院落。有人打趣地說:「陸老師,您把清潔工的工作給搶了。」他總是笑著說:「掃了幾十年了,早晚各一次,就當鍛鍊身體。」

「我生活有保障,食宿、醫療一切都是免費的,衣服床被每年政府都有供給,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給予的,應該回歸人民。」

據了解,陸樑因為是外聘老師,起初一個月才20多元工資,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也就200多元一個月,陸樑退休後學校也就終止了他的工資發放。在敬老院他省吃儉用、生活非常簡樸。2004年,陸樑開始盤算著為他工作過的板芙中學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從此之後,他更是捨不得吃穿,幾件舊衣服穿了好幾年,並把養老金、逢年過節政府、熱心人士派發慰問金都存起來。11年的時間,他省吃儉用,存了25.8萬元。

陸樑將畢生積蓄捐贈給他曾工作過的學校。圖片來源:中山文明網

2015年4月9日上午,陸樑出席了板芙中學特別舉行的捐贈善款儀式,正式將他畢生的積蓄捐贈給他曾工作過的這所學校,支持該校建設。他的德行和善舉,使現場師生動容。「陸老師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後輩學習,我自己也深受教育。」在捐贈儀式上,陸樑的學生、板芙鎮黨委委員李帝松飽含深情地讚揚老師的善舉。談起這次捐贈活動,陸樑一再叮囑:「千萬不要為我搞太多的活動,名利都是不重要的,因為黨和政府以及其他人照顧了我很多,我也完成了自己的心願。」陸樑說,目前他的身體也很好,沒有任何毛病,他覺得應該把這些錢捐給學校,讓學校培養更多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陸樑一生未娶,無兒無女,卻桃李滿天下。

陸樑對學生是「愛之入骨」的,他說:「學生們很喜歡聽我講課,家長們也喜歡我,在我退休後,還有很多學生、家長找到我,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有,到後面就都是不認識的了,他們都是慕名而來。很多是留守兒童,他們更需要關愛!」

「陸老師從不圖什麼回報,非常樂意幫助學生成長。」同住敬老院的老人對記者說。陸老師輔導的學生以小學生為主,也有初中、高中生,除了英語,語數、理化等科目他都補。他的補習基本上是免費的,有些家長過意不去,每個月硬塞三五十元給他當「茶水費」,而他卻以另一種方式把錢還給孩子——他常給他們買教輔書,出力又貼錢。

陸樑和他教過課的孩子們在一起。圖片來源:中山文明網

陸樑輔導過的學生有的還在上中學、大學,有的已工作、成家立業了。逢年過節,學生經常結伴或攜家帶口去探他,陸樑成了院裡「親戚」最多的孤寡老人。每次學生的到來,都讓陸樑十分興奮。他說:「教學生讓我的晚年生活更充實,我應該感謝他們才對。黨養育了我,人民養育了我,我要用最後的力量做一點小事回報社會。」

    (文字來源:廣東省文明辦 內容由中山文明網綜合)

相關焦點

  • 山東全媒體宣傳好人365 凝聚崇德向善正能量
    2016年2月24日,濟南「8·5獻血好人群體」登上了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封面人物,是繼「捐腎救夫」好人孫國芳之後,濟南市的先模人物第二次榮登「好人365」封面人物。,《濟南日報》、《濟南時報》是濟南市兩家重點紙媒,覆蓋面廣,讀者群廣泛,通過報紙媒體的宣傳報導,進一步擴大了好人365專欄的社會效應,聯動展示好人365風採,擴大好人365封面人物影響力。
  • 【無錫好人365】徐曼華:毛衣編織出的偉大
  • 賽得利教育基金連續八年走進同文中學,160名學生接收饋贈
    「非常感謝學校和社會對我們的幫助和關心,有了這些獎、助學金,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用擔心生活的壓力了……」1月11日上午,室外數九寒冬,南門湖畔的同文中學博雅館多功能廳內卻溫暖如春,這裡正在舉行第八屆「賽得利教育基金
  • 松滋一老人畢生積蓄捐贈,還清村裡欠款!你認識他嗎?
    9月6日早,涴市鎮報德寺村82歲老黨員邵正祥取出畢生積蓄,來到村裡繳清曾經的欠款。他顫顫巍巍地捏著收據,歷經滄桑的臉上浮現出滿足的笑意。老人暗自盤算了一下,這些年省吃儉用存下的積蓄,大概剛剛夠還上歷欠,「那就將欠款還上,做個清白人」。  老人的「還帳路」並不順利。他拖著衰弱的身軀多次上村組幹部的門,村組幹部看著風燭殘年的老人,不忍心,表明讓老人家不要操心,會與老人的兒子們商量還錢的事情。還帳無門的老人不得不改變策略。
  • 62歲華人奶奶被騙光畢生積蓄!
    據荷蘭埃因霍溫日報報導,一名在埃因霍溫經營餐館的62歲華人女性,被騙子騙去畢生的積蓄,她那不願意披露姓名的兒子上星期在Aalsterweg
  • 【德州好人之星】張美英:以向善之心做一個新時代的好人
    84歲張美英老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她沒有很高的文憑學歷,也沒有穩定謀生的職業工作,但是她卻有著很多人無法匹及的「奉獻靈魂」、「好人精神」,是個毋庸置疑的好人之星。  李屯鄉後將軍廟村張美英是全鄉眾所周知的好人,經常被本村和周圍村莊的人所稱讚。
  • 網戀上當 56歲華女被騙27萬,畢生積蓄付諸流水
    加州屋侖一名華裔女子就是其中之一,被騙畢生積蓄付諸流水。56歲的阿燕(Yin,音譯),整天都是忙於照顧母親與在髮型屋工作,根本沒有社交生活,更不要說交男朋友;直到一天,她看到交友網站Match.com廣告後,登記成為為期六個月的會員。
  • 一個鐵皮糖盒裡,裝著這對夫妻的畢生心願
    劉杜珍把全部積蓄正式捐給了上海交通大學完成了愛人想要回報母校的遺願↓↓↓劉杜珍的愛人張良起,出身「狀元之家」,194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後他放棄高薪工作,選擇回母校任教。張良起畢生從事自動控制方面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主持研製我國首臺兩足步行機器人,填補了中國機器人研製技術的空白。曾任國防科技大學系主任、校長。1988年,張良起被授予少將軍銜。 劉杜珍說,在上海交通大學求學和工作的經歷對張良起影響非常大,回報母校是他一直的想法。 2009年,張良起因病在北京去世。
  • 【好人365】職業慈善人阮然彪:慈善不僅僅是捐米和人民幣
    不少政協委員也發現,阮然彪幾乎每次的提案都與道德教育有關。「改革開放35年,經濟發展得太快,忽略了道德的教育。鄰居有問題沒人管,老人跌倒了也不去救。如果道德不同步,這個不是幸福的國家,這個是災難的國家。」  在阮然彪的慈善理念中,扶貧並非造血,「慈善並不僅僅是捐米和人民幣」,而是重塑價值觀。每次捐助後,協會都會組織座談會,阮然彪都會跟受助者聊自己的人生經歷。
  • 好人一定有好報!禹州最美農民工,陳光耀得了到全社會的幫助和支持!
    通過大家的擴散和社會愛心人士的捐助,目前滴水籌平臺已有三千多人愛心人士參與共捐助十多萬元,經過大家的擴散,引起了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的        當禹州市桐輝工業複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喬建峰得知陳光耀的消息後,排劉西勇副總代表公司,向陳光耀捐助善款5000元,井王村委會主任李萬周代表村兩委捐助1000元!
  • 紅色預警「霾」伏下,Office 365助力「停課不停學」
    Office 365 讓師生無懼霧霾當然,面對中小學的第二次停課,北京市教委也啟動了相關應急預案,再次通知中小學啟動「停課不停學」,確保學生的學習質量少受影響、不耽誤學業。不過,雖然有了前一次「停課不停學」的經驗,但在線教育平臺的搭建也不是短短幾天能夠完成的,仍有不少學校的教學資源與人員培訓還在籌備當中。
  • 2018「戈13」捐助活動
    △ 2018年度「 戈13「 捐助 10
  • 【好人365】快樂老實人—冼瑞蘭
    她是「廣東好人」、誠實守信的快樂老實人——冼瑞蘭。冼瑞蘭的榮譽:在2018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名單中,榮獲「誠實守信好人」稱號;此外,還先後獲得過四會身邊好人、四會道德模範、肇慶身邊好人、廣東身邊好人
  • 寒冬裡的溫暖 愛心物資送達貧困學生手中
    這是中國好人康洪寶在2020年寒冬送溫暖活動愛心物資發放儀式現場跟記者講起的故事。他還說:「沒有人要求我去做這些無償還有風險的調查和公益活動,但是,我深深地知道光著腳丫上學的感受,我知道我的努力可以給孩子增添一些溫暖,所以,一切都值了!」
  • 這位臺灣大哥連續數年奉獻愛心捐助孟津
    ■編輯:小管家 || 以上為贊助商廣告26日上午,孟津縣關工委舉行臺灣慧光果園捐助貧困學生儀式,與縣老促會和愛心企業負責人一起為36名貧困學生頒發助學金共3萬元。靳天鎖就用這些錢來支援大陸教育事業,建立了多所學校,給孟津捐款400多萬元建設教學樓,給濮陽和欒川等地捐款共計500多萬元。靳天鎖去世後,他的女兒靳慧玲繼承父志,從2003年到現在連續14年捐助家鄉,每年捐款5000美元援助貧困學生求學。   「大愛無言,至愛無聲,但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這是一名受助學生的感言。
  • 【心系學子 情暖寒冬】香港恩慈教育基金會為祁東縣啟航學校優秀學生發放獎學金
    為關愛山區兒童健康成長,激勵優秀學生堅定奮發向上、立志成才的信心和決心, 12月6日,香港恩慈教育基金會代表一行人不遠萬裡來到祁東縣啟航學校,為我校優秀學生發放獎學金。       恩慈教育基金會是於2007年12月在香港註冊成立的慈善機構,並獲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據了解,基金會成立的宗旨,是以慈悲之心,通過獎學金作鼓勵,支持中國山區學童努力學習、奮發向上,期望學童他日學有所成,回饋社會,報效國家。恩慈會之優異成績獎學金計劃所涵蓋的學校,分布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甘肅等省份,多達三百多個村鎮,共70所小學。
  • 身邊好人——黃成義
    但由於合作社剛剛起步,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他也將自己全部的積蓄都投入其中。而這個時候自己的兒子也剛剛考上大學,他還要承擔自己孩子上學的全部費用。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讓自己的夢想啟程了。「852」工程前期的資金都是他從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來的。黃成義從小都很喜歡學習,卻沒上過大學,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了中專文憑,然而他的心中一直懷著一個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