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身份證都在身上,就接了一個電話,卡裡9萬元就不見了?
李先生是一名大學教師,平時喜歡用網銀購物。前日晚上7點,他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您剛剛在我們公司買了一筆9萬元的理財產品嗎?是您本人操作的嗎?」他覺得是騙子,說了聲「沒有」就掛了。
誰知,他收到了一條簡訊:「19時03分,您網上銀行支出9萬元,餘額為0。」他網上一查,餘額果真為「0」。「銀行卡、身份證和U盾,都在我身上,怎麼會顯示餘額為0?」覺得不對頭,立即報警。
正當民警也不得其解時。李先生的電話又響了。
「我們查詢了,您的確在我們公司有一筆業務,如果不是本人操作,可能是卡被盜刷了,現在我幫你攔截訂單,我發一個驗證碼給你,你將這個驗證碼告訴我,您的錢就返回帳面上了。」
李先生正要照做,被民警攔住了。
騙子通過木馬病毒,獲取了李先生的網銀帳號和登錄密碼。
由於有U盾驗證和簡訊驗證碼,此時騙子並不能實際獲取帳戶內的錢。但是,騙子能操作銀行默認帳戶購買「貴金屬理財產品」,不需要U盾和驗證碼。
因此,騙子用客戶的錢,買了投資理財,帳戶上的錢餘額就成了「0」。接下來,騙子就打電話、發簡訊,套取客戶的手機驗證碼,如果當事人驚慌失措,就容易將驗證碼信息傳過去,落入圈套。
其實這筆錢並沒有消失,而是在「投資理財」帳戶裡。
晨報君調查發現,近期這樣莫名其妙「被理財」的人不在少數,北京、廣州、上海、青島、長沙等地類似案件陸續曝光。騙局的背後暴露出部分銀行網銀服務存在漏洞。
目前工行網銀在轉帳、匯款、繳費的交易都得使用U盾,但基金、理財、貴金屬交易等投資交易的認證級別較低,默認不需要U盾驗證。
工行從事外部風險欺詐的工作人員表示,對於外匯、貴金屬等日交易頻繁的產品,使用U盾會影響客戶體驗。
但一位上海的受害人表示,騙子曾偷偷登錄他的網銀購買了11萬元的如意金積存,儘管錢沒被騙子騙去。但他第二天按照當天金價贖回時,損失7000多元。
有不少受害者質疑:
「客戶的網銀在異地登錄,銀行應該明顯能發現登錄IP位址異常,但為什麼沒有觸發風險預警機制?我從未接觸過貴金屬理財,這種不正常的交易行為為何沒有引起銀行風險監控系統的注意?」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學院教授黃震表示,銀行完全可以考慮依據理財風險類型和交易額度設置認證方式。「像貴金屬交易這樣投資風險較高的理財交易,應該默認開通安全級別較高的認證方式,以免給客戶帶來損失。」
│不要洩露驗證碼、驗證碼、驗證碼│
更多精彩內容9月1日起,私家車又可以油改氣了!
OMG!這個超模是個萬州妹兒!
珠穆朗瑪峰,萬州人上來了!
長江三橋南岸主塔樁基今晨全部完成,快來看看好久建成通車?
還記得那位充滿愛心的「狗媽媽」嗎?今天,她走了……
萬州鐵路開通清涼直通車,可直達川西避暑度夏!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tips 點擊右上角把這條內容分享給您的小夥伴吧~
三峽訊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