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2點,隨著高考成績的揭幕,來自銅陵一中文科實驗班的盧雨楓一下子成了名人,她以語文116分、數學148分、英語142分、文綜270分、總分676分的優異成績成為今年我市高考文科最高分獲得者。記者了解到,今年18歲的盧雨楓平時成績大體很穩定,但高考前也出現過明顯的起伏。令人意外的是,高考前緊張的她竟以抱抱的方式向老師尋求安慰。
發榜:不敢相信成了第一
昨天下午3時許,記者到達銅陵一中見到盧雨楓時,她正安靜地坐在辦公室等待記者。束起的馬尾辮、不時地開朗一笑,活潑、樸實的盧雨楓給人一種鄰家小妹的感覺。
「有點吃驚!不太敢相信。」談到自己考出全市文科最高分時,盧雨楓第一時間冒出了這幾個字,「上午我和媽媽都在家,當時是媽媽接的電話。聽到消息後,我媽激動不已,我也『啊』地驚嘆了一聲,開始一直不太敢相信,直到下午來到學校,幾個同學告訴我是今年的最高分,我才確信這是真的了。」
故事:高考前求抱抱尋安慰
高中三年,盧雨楓的成績並不是始終保持領先,甚至在高考前的幾次模考中,還出現過大的起伏,「之前的學習一直都還好,但幾次模考時成績有明顯降落,」盧雨楓說,儘管成績下滑,她心態依然很平和,「雖然那幾次模考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我一直告誡自己要調整心態,在自己有些薄弱的選擇題上大下功夫。」盧雨楓的班主任李時友老師對此印象很深,「前兩學年,她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列。」高考前的幾次模擬考試,盧雨楓成績降得很明顯,最差時排到年級的五十名左右。「能感覺到她內心情緒有波動,但她非常善於自我調節,懂得查缺補漏。」
盧雨楓在臨考前有些緊張,為了緩解自身的壓力,進考場前,她主動提出擁抱老師來給自己打氣。「臨考前,心裡確實很緊張,剛好看到我們的政治老師,當時就像看到了親人,想抱她一下給自己鼓勁。」
揭秘:樂觀開朗人緣好
盧雨楓1997年出生於銅陵市區一個工薪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孩子從小就很自覺,也很刻苦。」採訪中,盧雨楓的母親施其鳳告訴記者,盧雨楓從小到大學習習慣非常好,每天都是回家先寫作業,父母雖然沒有要求過她,但她一直很自覺,不需要督促。
在班級裡,盧雨楓也是出了名的人緣好,不僅和同學相處融洽,每科老師也都非常喜歡她。李時友老師對自己的這位「愛徒」讚不絕口,說她學習認真,非常有條理。
盧雨楓告訴記者,平時她很喜歡看電影和聽音樂,除喜歡閱讀歷史、文學等方面書籍外,還對涉外方面的新聞非常感興趣。「所以我想報涉外相關的專業。」對於孩子會報哪所高校,母親施其鳳則表示,「現在還沒有任何具體想法,要回頭和老師、孩子及親戚商量後才能定。這主要根據孩子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決定,我們會充分尊重她本人的意見。」
經驗:平時學習重基礎
當記者請她為學弟學妹介紹一些學習方法時,她謙虛地表示,「我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學習技巧,就是認真對待每件事,注重基礎,不太做偏題、難題,當然,糾錯也很重要,經常梳理自己錯的地方,及時調整。學習不盲目,保持良好心態吧。另外,我經常對自己前一陣子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遇到不明白的,我都會向老師或同學們請教。」盧雨楓介紹說,她很喜歡和老師交流,不僅是學習知識方面,還有心態方面的,「和同學們之間也是經常互相幫助。」
盧雨楓的學習生活也很有規律,她每天早晨6點半左右開始學習,晚上11點半左右休息。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後,她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補差補短上,「我不會搞『題海』戰術,但我會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不斷加強鞏固提高。」
銅陵新聞網記者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