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國各地高考成績的放榜,萬千學子也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選擇——選哪一所大學?而全國各大名校也開始了自己的「搶人」環節。
在命運面前,有的人則能主動挑選,而有的人只能被迫選擇。
在教育上,這句話顯得更加貼切且「殘酷」。
成績差的學子只能選擇一些貼近自己成績的學校,選擇報名,能不能選上還要看學校的選擇;
而成績好的學子,則優哉遊哉的坐在家裡,各所名校的電話絡繹不絕,希望他能到學校就讀。
望著這一幕,想起很久之前的那句:「你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我想就是為了在現實的車輪往自己身上碾壓的時候,可以有掙扎的機會。
北大連夜「搶人」
在眾多高校的「搶人」行動中,北大的速度顯得格外驚人。
高考成績放榜之後,北大立馬組織了招生組緊急會見各地的高分考生,通過現場見面、電話等方式,與目標考生們交談,希望他們能入讀北大。
其中,最讓人注目的就是安徽銅陵市第三中學的吳鈺同學。據悉,吳鈺同學以總分647分的成績名列安徽省高考排名第25名。
在收到成績後,北大招生組的王久高教授第一時間趕到吳鈺家中,與她溝通,希望她能報讀北大。在與吳鈺的交流過程中,王久高教授著重介紹了北大的優良傳統、學特色、學科建設、學校發展、招生政策等,同時傾聽了吳珏同學內心的想法,並認真仔細回答了吳珏同學的提問。
同樣的,在全國各地,已經有不少學生表示已經接到了各所名校的預錄電話。
當別人還在擔心自己報讀的大學是否能錄取自己的時候,這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已經開始煩惱自己該報那所名校了。
更有的學生,來家裡交談的人絡繹不絕,門檻高度都被人踏低了幾分。
庸人常年不見客,貴子門前鑼鼓喧,這個社會,比你想的更加殘酷。
所謂自由,就是在某些時候有說「不」的能力
在這些選擇自由的「學霸」背後,是更多因讀書不努力,到頭來只能「被選擇」的學生。
在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問題:「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那麼把讀書的錢拿去環遊世界,會不會更有前途些?」
而在數千個回答中,有一名網友的答覆讓我肅然起敬:
在沒有充分的知識作為前提的情況下,即使行了萬裡路,也不過是郵差而已。
在這個時代,有太多的學生被「詩和遠方」所吸引著。
在我看來,這是好事,證明學生們有著自己的夢想,但如果僅僅只是想著「詩和遠方」,卻忽略了「眼前的苟且」,那也只不過是一場空談。
今年的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在11年前因去武漢大學遊玩,被大學的環境吸引,立下宏願將來自己的高考成績必須要600分以上 考上武漢大學,為了這個「遠方」,11年來她刻苦學習,從未懈怠。在今年的高考上,這位小姑娘以725分的成績傲視千萬考生,成為湖北理科「狀元」,而她的「遠方」,也從武漢大學變成了清華北大等更多選擇。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場「廝殺」,它殘酷地告訴所有人:曾經你的不努力,會導致你現在沒有選擇的餘地。
現在已成過去,未來別再放棄
高考已經過去了,現在已經到了收尾的階段。
但對於那些即將邁入高三的學生來說,新的挑戰才即將來臨。
未來很苦,但千萬別放棄,不要等到高考結束後,在「選擇」和「被選擇」中掙扎才幡然醒悟。
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將來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人生很長,數十年的歲月還在等待著你;
一年很短,睜眼閉眼之間,轉瞬即逝。
但就是這短短的一年時間,卻決定著人生的下半場該通往何處。
斯者已往,未來還將繼續。
做一件事最好的兩個時間點,一個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而前半生和後半生的分界點,就是此時此刻。
在我們為眾多高考學子取得好成績而欣喜的同時,也希望高二及往下的學生們能更加努力,餘生很短,別讓遺憾太長。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