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未愈的2020即將過去,離新的一年也只剩下一天的時間了,每一次跨年,我們總會假裝感慨一下:又一個四季的輪迴,我們到底收穫了什麼?
我記得小時候,老師都會讓我們回答一個問題:你長大的理想是什麼?
時間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理想實現了沒?細細數來,你的理想怎麼著也得20歲以上了吧。
而今天,如果你再問我的理想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會說,「別和我談理想,戒了」。
每當我們談到理想這個話題的時候,都會自帶著一種潛意識,就好像在逼自己對理想做個承諾,這輩子非得要實現一樣。這種潛意識讓我們對理想敬而遠之,甚至根本不想去承接這個話題。
但其實,我們可能真的有點自作多情了,因為理想根本就不需要你去實現,這個世界上能夠實現某一個理想的人多了去了,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結局是取到真經功德圓滿,這種結局是很古典的結局,這種結局其實並不完美。最完美的結局應該是你一開始想要一個東西,經過一番努力,快到達結局的時候,你發現你之前想要的東西已經不重要了,你得到的是你意外獲得的洞見,你學到的一個道理。
電影《汽車總動員》,裡面的主人公一開始想的是要參加比賽奪取冠軍。但是發生意外後,主人公落到了荒郊野外。而正是這種意外,讓人認識了一些看上去不怎樣的朋友。他一直努力想要回到賽場上去,新朋友也幫他。可是當他重新回到賽場上的時候,他發現獲得冠軍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收穫的新的朋友,經驗和教訓。
生活中同樣也是如此。這兩年馬拉松非常火,這是一個很有情懷的運動。但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如今很多人跑馬拉松並沒有一定說非要去獲得第一名,他們只是為了證明自己跑過馬拉松,他們在向自己證明:面對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我是有能力並且有毅力堅持下來的。這難道不是一個最完美的結局嗎?
朗朗,世界頂級鋼琴家,人生贏家的代表,他的成功完全就是因為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可這種成功並不是人人都可以複製的,首先你得對某一個項目產生濃厚的興趣,其次你得有一個非常牛逼的導師指點,你還得在這個項目上有足夠的天賦,而離我們最遙遠的是你得從小就開始接受訓練。
可這個世界上,真正出類拔萃的並非只有朗朗、梅西、丁俊暉這樣的人物。「呆伯特系列漫畫」的創始人亞當斯說過一個理論我覺得特別實用。他說如果你想取得出類拔萃的成就,你大概有兩種選擇:譬如亞當斯自己,他的畫畫技能並不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可以排進前25%;而他寫笑話的技能也並非世界頂尖,但也能排進前25%的水平,現在他把這兩個技能結合到一起,創辦了「呆伯特系列漫畫」,深受人們喜愛。
現如今,短視頻浪潮風生水起,能做好短視頻的人,無非就是將適合自己的內容與視頻製作技能結合在一起,才能在這個領域中脫穎而出。
馮鞏當年開了個玩笑特別符合咱們今天這個主題:在相聲界,我演戲演的最好,在電影界,我相聲說的最逗。
這麼看來,現在很多成功人事也並不是在某個領域特別出類拔萃的人,只是他們身兼幾個技能,並且能夠將這幾個技能結合在一起,而理想正好是其中的一個技能。
從這個意義上說,理想其實根本就不需要你做出什麼承諾,理想真正的價值在於她能夠幫助你實現彎道超車。
新的一年馬上就要開始,不管你真正喜歡的是什麼領域,你都要努力讓自己在這個領域練到top25%的水平。
當年我一個同學戚威,就是因為會跳街舞,迷倒了一位白富美,一輩子都不用奮鬥了。這是典型的用舞蹈去談戀愛的做法,雖然很招人恨,可確實也沒地方說理去。
所以說,很多時候,並不是你成就了理想,而是理想成就了你。而你的資本,就是你曾經對理想的自我投資。
生活就好比旅行,有了理想就有了旅行的路線,失去了路線,生活就會停止前進。我可不想和大多數人那樣,把理想灑上些鹽,風乾,待老了下酒。如果有一天,當後悔取代了理想,當你眼巴巴地看著曾經的理想成為笑談,那才是人生最可悲的事。
當然,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作為長江來說,我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實現理想,在元旦過後能夠順利殺入面試,成功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