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收藏隨筆:滄桑&藥瓶

2021-03-05 讀書與藝術

文章摘選自三毛收藏隨筆集《我的寶貝》

滄桑


這個盒子是我在西柏林做一個窮學生時屋內唯一的裝飾。那一次,宿舍貼了海報,說有一趟去波蘭華沙的短日旅行,只要繳付五十塊馬克就可以參加。那時父親給我的生活費相當於兩百馬克,當然包括房租、夥食、車錢和學費。

五十馬克雖然不多,可是它佔去了我月支的四分之一。我咬咬牙,決心那個月只吃黑麵包,每個星期天吃一個白水煮蛋,那麼這筆旅費就出來了。

去了華沙,冰天雪地的,沒有法子下車盡情地去玩,就去了一家手工藝品店。同行的同學買了一些皮衣和紀念品,我的口袋裡實在羞澀,看了好一會兒,才選了一個木頭盒子,不貴的,背後寫著「產于波蘭」。

這盒子一直跟著我到結婚,也沒什麼用,就將它放著。有一天,荷西跟我去淘破爛,發現了一個外表已經腐爛了的音樂匣,裡面的小機器沒有壞,一轉小把柄就有音樂流出來。我們帶回了那個音樂盒,又放了三五年。

有一年父母要從臺灣去看荷西和我,我們儘可能將那個樸素的家美化起來迎接父母。回時,我將這一個買自波蘭的盒子拿出來,又將車房中丟著的破音樂匣也拿出來,要求荷西把音樂匣內的小機器移裝到波蘭盒子中去。

荷西是個雙手很靈巧的人,他將兩個盒子組合成了一個,為著盒底多了一個上發條的把柄,波蘭盒子不能平擺在桌上,於是鋸了三塊小木頭,將盒底墊高。

才粘了兩塊小木頭,荷西就突然去了,我是說,他死了。

那第三塊小木頭,是我在去年才給它粘上去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盒子,也經歷了好多年的滄桑,一直到現在,我都不敢去聽盒裡的音樂。它總是在唱,唱:「往事如煙。」

圖片由沈豐翻拍自紙版書《我的寶貝》

藥瓶


有一年,因為身體不好已經拖了快十一個月了,西班牙醫生看了好多個,總也找不出毛病,也止不住我的「情緒性大出血」。那一陣,只要又出血了,臉上就有些不自在,斜斜地躺在床上,聽見丈夫在廚房裡煮菜的聲音,我就恨自己恨得去打牆。可是丈夫不許我起床,就連要去客廳看電視,都是由他抱出去放在沙發上的,一步也不給走。

為了怕再拖累他,我決定飛回臺灣進入「榮民總醫院」來檢查。那一年,丈夫正好失業在家,婚後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那麼遠,而手邊的積蓄只夠買一個人的來回機票。為著丈夫不能一起來臺灣——只為了經濟上的理由,上機前的那幾天,丈夫的眼角沒有幹過。

在榮總住院的時候,我的《撒哈拉的故事》正好再版,感謝這筆版稅,使我結清了醫院十二天的帳單有餘。我的性子硬,不肯求援於父母的。

醫院說我一切健康,婦人出血原因很多,可是那次徹查並沒有找到根源。等到我出院的時候,還是在出血,也就沒有辦法了。

那時候一位好心的親戚問我吃不吃中藥,我心裡掛念著孤單單又在失業的丈夫,哭著要趕回去,也沒心慢慢吃什麼中藥了。

父母還是將我送去了朱士宗醫師的診所,我也不管什麼出血不出血,就向朱伯伯講:我沒有時間吃藥,我要趕回西班牙去。

朱伯伯說:「中藥現在可以做成丸藥了,你帶了回去服,不必要留在臺灣的。」

我拿了藥丸後的第三天,就訂了機票,那時候丈夫的來信已經一大沓了,才一個多月。

快信告訴他,要回去了,會有好大一包中藥丸帶著一同去,請丈夫安心。

等我回到那個荒涼的海邊小屋去時,丈夫預備好了的就是照片中的那隻大瓶子,說是洗了煮了好多遍,等著裝小丸子呢。

那個青花瓶子,是以前西班牙老藥房中放草藥用的,一般市面上已經難求了。我問丈夫哪裡來的,他說是我的西班牙藥房聽說有「中國藥丸」會來,慷慨送給我們的,言下對中國藥十分尊重與敬仰。

說也奇怪,那流了快一整年的血,就在每天三次必服的六十顆丸藥的服治下,完全治癒了。謝謝朱伯伯。

圖片由沈豐翻拍自紙版書《我的寶貝》

(沈豐摘選 整理)

溫馨提示 : 

由於微信公眾號變更推送機制,您可能會看不到我每天的文章更新。請點擊我的公眾號右上角三個點,將我設為"星標"朋友,每天最新文章就能及時呈現給您。

好東西要與人分享,感謝點讚,轉發,您的不離不棄是我們工作下去的動力。

歡迎訂閱

讚賞鼓勵

相關焦點

  • 獨家老照片:張樂平與三毛的合影
    張樂平與三毛的合影沈克明近日,我在美國看到張樂平故居對外開放的消息,不禁想起了1982年春節去張樂平家採訪「三毛給張樂平拜年」的往事。我是新民晚報1982年1月1日復刊從社會上第一批招考進報社的23人之一。
  • 粉絲眼裡三毛|曾把三毛當作另一個「三毛」,引來驚詫目光
    後來,發現三毛除了「調皮」還很任性。這不是貶低三毛,只是想說三毛率真,不做作。這是一種順其自然、開朗豁達的表達方式。這個「任性」的印象,得從她的筆名「三毛」說起。她為什麼用「三毛」作為筆名?在三毛的讀者朋友中,這個問題應該不只我一人想過。「三毛」讓人很容易想到「小毛」「二毛」。小時候,我家屋後鄰居有三個兄弟,乳名依次是「小毛」「二毛」「三毛」。
  • 推薦電影:《三毛從軍記》
    這是小編兒時放學回家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的一部電影,小時候非常喜歡三毛頭上的三根毛,呵呵~小時候還看了同款的電視劇,那時電視上經常播放,不知道現在的網絡上還有沒有呢。。(小編沒去找電視劇哦~)影片概覽與《三毛流浪記》不一樣的是內容,一樣是黴運總追隨著三毛,所有的事都以失敗告終。這次,三毛從軍了。
  • 彩虹中隊:《三毛流浪記》讀後感
    最近,我看了張樂平爺爺寫的《三毛流浪記》一書,這本書講的是頭上只有三根毛的可憐孤兒——三毛到處流浪的故事。《三毛流浪記》與我以前看過的書不同,是一本有趣的漫畫書,一頁一個小故事,每個故事由一幅或多幅的圖畫組成,圖畫非常生動形象,讓人越看越想看。書中的三毛是個孤苦伶仃的孩子,他沒有父母,沒有家,沒人疼,沒人愛,他一無所有,只能到處去流浪。
  • 撒哈拉沙漠裡的三毛,會是怎樣的人
    三毛沒有繩子,什麼工具都沒有,四周除了風聲之外就是沙,濛濛的在空氣中揚著。好不容易看到有一輛車駛過來,當三毛滿懷希望跑過去求救時,車上的三個男人卻對三毛產生了非分之想。想想如果是我們遭遇那樣的境地,身處寒冷的荒漠之中,後面是陷入泥潭的丈夫,前面是三個不懷好意的男人,我們也許早就變得六神無主,除了哭泣別無他法。
  • 雲山閱讀屋:《三毛流浪記》讀後感(一)
    最近,我看了張樂平爺爺寫的《三毛流浪記》一書,這本書講的是頭上只有三根毛的可憐孤兒——三毛到處流浪的故事。《三毛流浪記》與我以前看過的書不同,是一本有趣的漫畫書,一頁一個小故事,每個故事由一幅或多幅的圖畫組成,圖畫非常生動形象,讓人越看越想看。書中的三毛是個孤苦伶仃的孩子,他沒有父母,沒有家,沒人疼,沒人愛,他一無所有,只能到處去流浪。
  • 三毛經典《橄欖樹》原名「小毛驢」
    三毛經典《橄欖樹》原名「小毛驢」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1.22 星期三 三毛:詞作被改表達不滿    據林非透露,這首歌的誕生要從臺灣省著名曲作者李泰祥說起。上世紀70年代,李泰祥想要邀請一些優秀的詩人撰寫歌詞,他來譜曲。三毛受邀後欣然應允,並交上了自己用英文創作的一首歌詞,但是與我們現在所聽到的《橄欖樹》的歌詞不同,三毛在歌詞中寫道:「為了西班牙的大眼睛,為了那夢中的小毛驢……」李泰祥拿到作品後不知道怎麼去創作一首寫小毛驢的歌曲,因而將之擱置了起來。
  • 三毛集團又一力作:歡喜貓電影公園正式開映
    當天,三毛集團、三毛歡喜貓電影公園特邀請社會各界的朋友、三毛的高管、各分公司的代表們前來參加開映儀式。「歡喜貓電影公園,是三毛集團用心,用品質打造的一家獨具特色的影城。它不僅標誌著三毛影院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體驗模式,也代表著三毛集團27年來堅持做良心事業的初心,未來在進軍食品行業發展道路上,將繼續詮釋良心事業的意義。」董事長楊勇說。
  • 夜話丨三毛:如果我是你
    一個女孩去信問三毛:「我今年廿九歲,未婚,是一家報關行最低層的辦事員,常常在我下班以後,回到租來的鬥室裡,面對物質和精神都相當貧乏的人生,覺得活著的價值,十分……。對不起,我黯淡的心情,無法用文字來表達。我很自卑,請你告訴我,生命最終的目的何在?以我如此卑微的人(我的容貌太平凡了),工作能力也有限,說不出有什麼特別的興趣,也從來沒有異性對我感興趣。
  • 影視資訊:關錦鵬執導三毛傳記片正式立項,備案片名《撒哈拉》 將打造為愛情電影
    《撒哈拉》的故事梗概是:影片以三毛在西班牙留學及西非生活為底本,講述她作為文壇時代偶像的成長經歷,包括她在旅途中的見聞和對愛情的感人執著,用她獨特的人生歷程,展示一部現代浪漫愛情電影故事。三毛原名陳懋平,1943年出生在重慶,1948年隨家人遷居臺灣。1976年,三毛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記敘了她與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的所見所聞。
  • 思維導圖:值得為孩子收藏的分類成語(動物篇1)
    點上方 藍色字體 一鍵關注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 知識整理 | 家庭教育 | 勵志隨筆
  • 三毛:自殺前珍貴錄音曝光!從重慶到臺北!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只能認真老去
    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中國現代作家,旅行家,演講家。三毛回重慶黃桷埡看老家三毛回重慶黃桷埡看老家三毛故居重慶黃桷埡正街130號,已開放參觀。三毛生前珍貴錄音:‍ 三毛 自殺前最後珍貴錄音曝光!
  • 三毛:如果有來生
    三毛常常 我跟自己說到底遠方是什麼東西然後我聽見我自己回答說遠方是你這一生 現在最渴望的東西 就是自由很遠很遠的一種像空氣一樣的自由在那個時候開始 我發覺我一點一點脫去了束縛我生命的一切不需要的東西在那個時候 海角天涯
  • 三毛:男與女
    男與女文丨三毛男人——百分之八十的那類男人
  • 三毛:預知死期,是我喜歡的一種生命結束方式
    【導讀】  文 | 三毛
  • 【醉氧人生】【援藏律師隨筆】【194】
    明日開始,我人已離開了西藏,我的【援藏律師隨筆】暫時休筆。2021年2月25日,春節後返回西藏,日誌將重啟。春節25天假期怎麼辦?我想了想,從明天開始,準備對【援藏律師隨筆】中的部分文章進行修改及彙編,選出其中自己認為滿意的10篇,再次發表在「王鵬的鳥巢」個人微信公眾號。目的是在春節期間,自己對「詩與遠方」進行一次回顧。
  • 飛機上,她抖動的手指指著一個藥瓶……根據這個舉動,乘務人員迅速做出判斷!
    抖動的手指指著一個藥瓶情況緊急,周曉寧無法詢問旅客是否有病史服用過什麼藥品,其他乘務員送來溼毛巾和礦泉水。這時旅客脈搏非常微弱,乘務長周曉寧不停地安慰著發病旅客試圖溝通,突然這時周曉寧突然發現旅客的手指在輕輕地抖,順著手指一看發現在她前排座椅背後,有一個小藥瓶。
  • 紀念三毛:遠方到底有多遠,請你告訴我 | 張震「為你讀詩」
    Lieke van der Vorst [荷蘭]1943年3月26日,三毛出生了,她那「愛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便笑」的個性,感染了無數青春時代的我們。適逢三毛生日,謹以一首《遠方》,紀念遠去的三毛。你我無需也不必汲汲尋求地理上的遠方,惟願在一份自信和曠達裡,遊必有方。
  • 《最終幻想15》:王子也有滄桑時,女龍騎士露素顏
    不要不相信,這是滄桑版的諾克提斯王子,到底是老了多少歲還不好說,可能只是旅途勞頓,讓他顯得蒼老了一些。個人覺得,他變帥了,歡迎討論~ 而且,如果王子真的在故事中會變老,那本作的劇情似乎也有點讓人期待了。
  • 《我愛你,中國·人間正道是滄桑》獲評2019年度優秀網絡紀錄片 | 芒果日誌
    5月28日,在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由芒果TV、湖南都市、人民日報客戶端聯合出品的《我愛你,中國·人間正道是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