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千島群島是橫亙在俄日之間一道不可逾越的檻,領土問題「不根本解決」俄日關係將無法實現正常化。
為了徹底打消日本的企圖,俄羅斯曾於去年出臺了針對南千島群島的特別法案。該法案規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將俄羅斯的領土割讓出去,否則將面臨嚴厲的司法制裁,總統也不例外。但這明顯不夠,隨著日本右翼勢力的不斷崛起,俄羅斯愈發體會到敲打日本政府的必要性。
2月1日就南千島群島問題,俄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再度重申了觀點:它認為俄日就和平條約談判的對象實際已經消失,原因在於日本政府不願承認南千島群島為俄羅斯所有。梅德韋傑夫特別強調道:他的同仁對於俄日加強經濟活動的倡議不予贊同。
梅德韋傑夫話裡有話,但它的中心觀點卻是明確的:俄日喪失了就爭議領土談判的時機,日本打著聯合開發南千島群島的旗號,脅迫莫斯科讓步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
實際上,以日本當前的國力和軍力水平,即便它對南千島群島心有不舍,也必須接受「敵強我弱」的現實,將想法深度隱藏。問題是,俄羅斯時不時拿島礁問題說事,在日本傷口上撒鹽,這般做法終究是引起了日本方面的強烈不滿。就此事簡單談三點看法吧。
普京需要一個藉口,拉高逐漸走低的民意支持曲線。
當前在俄羅斯境內上演的遊行示威運動,就深刻闡述了這樣一個事實:普京執政的這20年,俄民眾的生活水平並未出現明顯的改善,反而有下降的趨勢。俄內部矛盾重重,普京推行的「大國主義」將問題強力掩蓋。
現如今,隨著美聯儲不斷放水,依靠能源出口過活的俄羅斯已經愈發難以為繼,俄羅斯內部的矛盾亦到了暴雷的時刻。通過刺激日本,或可以起到短期凝聚人心,轉移內部視線之目的。俄羅斯經常使用這招,且屢試不爽。
如梅德韋傑夫所言,俄高層對和日本合作不抱希望。
在合作問題上,日本歷屆政府反覆堅持一個原則:即南千島群島為自己所有,俄羅斯應遵守《雅爾達協議》。問題是,南千島群島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且周邊蘊含著大量的油氣資源。俄方不會為了一紙協議,而讓到手的鴨子飛了。因而面對日本的拉攏腐蝕,普京政府保持了極高的警惕。至於說東京提及的投資,可以認為是一種誘餌,俄羅斯不想成為「金錢的奴役」。
島礁歸屬問題確實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一再的拖沓終會讓雙方失去耐心。
儘管俄方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控制,並修建了大量的軍地設施,但因其無法得到國際層面上的承認,將始終面臨外方制裁的風險。舉個例子,俄羅斯雖控制了克裡米亞,但支持它的國家卻寥寥。也就是說,隨著利害方海權意識的加強,關於島礁的爭奪也將愈發激烈。
俄羅斯認為自己關於領土的決議符合憲法,但日本卻不這樣認為。基於最大化地維護自身利益之目的,兩國在這一問題上將會持續硬碰硬。這也印證了一句話:領土的解決通常伴隨著流血犧牲,它一般建立在鐵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