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熱點事件的主人公「遭人肉」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普通百姓的隱私信息也被「人肉搜索」就讓人不寒而慄了。近日,山東濟南市民劉女士的開房記錄就被人扒了出來。
△資料圖
女子與丈夫分居後被查開房記錄,監控錄像也被調取
去年10月份左右,劉女士和丈夫鬧離婚,因為劉女士正在懷孕期間,法院告知不可以離婚。於是劉女士和丈夫便分居了,劉女士暫時搬到酒店住了一段時間。
在酒店居住期間,劉女士突然接到丈夫電話,丈夫準確說出了具體地址,並且還問她是不是和母親一起住在酒店裡。丈夫還告訴劉女士,他查到了她近幾年的開房記錄,並準確說出了部分相關信息。更過分的是,他還查詢了劉女士朋友的開房記錄。不僅如此,丈夫還獲取了劉女士在酒店的監控錄像。
女子懷疑丈夫「找關係」請警方人員調取信息
據了解,劉女士的丈夫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劉女士認為很可能是丈夫委託在公安部門工作的朋友查詢到的相關信息。事後不久,劉女士到住宿的酒店詢問時,酒店工作人員證實,確實有警方人員到酒店調取過她的監控。
△資料圖
酒店稱監控錄像只有公安部門人員可調取
記者聯繫到了劉女士當時入住的酒店,一工作人員稱,按照相關規定,酒店監控錄像不得隨意查看,都設有相關密碼,視頻保存時間是一個月,只有公安部門人員才能夠調取。隨後,記者又致電多家酒店,均被告知,酒店監控視頻不得被私自查看,只有具備相關權限的有關部門才能夠獲取。
當事人已將此事反映給相關部門,警方尚未回復
劉女士很生氣,她表示,自己沒有犯法,警方人員不得擅自對她進行調查,更不能將她的個人相關信息提供給他人。於是,劉女士將此事反映給濟南市公安局的相關部門。
警方稱,劉女士的問題領導很重視,現正在研究此問題,過兩天將給予答覆。
公眾的隱私權究竟該如何保障?
部分地區對防範監控資料被非法調閱有明確規定
實際上,對於防範監控資料被非法調閱,部分地方如河南省、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已經進行了探索。2013年,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南省公共安全技術防範管理條例》,對安裝監控等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
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傳播或者未經公安機關通知查看、複製機房系統採集保持的信息。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可以對違反規定的單位處以5000至30000元罰款,對個人處以1000至5000元罰款。
對於監控視頻內容使用監管存空白
有專家指出,視頻監控這一措施實施了數十年,但當前對於監控視頻的安裝、視頻內容的使用等方面,相關的監管責任尚不夠明確,缺乏統一的規範管理辦法,這對於約束相關行為,避免公民隱私被侵犯增加了難度。
公檢法司系統調閱視頻也必須是基於公務等需要
律師認為,參照相關法律法規,視頻的調閱權限,一般只能是公檢法司系統以及安全部門,調取也必須是基於執行公務、辦理案件的需要,或是為了國家安全及利益等原因。
我國的法律中也有對於保護公民隱私權的規定,《民法通則》以及《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規都體現了保護公民隱私權的要求。因而,調取、使用涉及公民個人的視頻,需要考慮是否涉及到對於公民隱私的侵犯。
諮詢各種問題請添加 邳州行豆芽菜(pzx0457),邳州行豌豆莢(pzx4885)
邳州交通移動傳媒,負責交通時政新聞、信息發布
業務合作電話:0516-80316955/0516-8031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