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全片,你可以把整件事怪罪在任何一個人頭上:母親帶給她的不幸童年、前夫的暴力、前夫哥們兒的不靠譜、甚至南茜·克裡根偽裝成受害者的心機。
但坦雅也需要為所有這些人的行為負責,畢竟她才是整個事件的核心。什麼是真相,重要嗎?反正說了你也不信。
公眾需要的,永遠只是個談資,其實沒有人對確切的對錯感興趣。就像片中坦雅所說:
「那些恨我的人總是說,坦雅,說出真相吧!但並沒有真相這種東西,都是狗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相。」
哈丁生長於俄勒岡州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從小家境貧寒,靠撿易拉罐退錢(美國的副食店都回收易拉罐),積少成多來供自己僱教練學滑冰。
平時的她滿口粗言、煙不離嘴,有過三次失敗婚姻,還曾流產,「壞女孩」的形象根深蒂固。
而克裡根是新英格蘭人,家境富裕,擁有芭蕾舞演員般的藝術表現力,出名時還是在校大學生,清純靚麗。
▲哈丁和克裡根
即使坦雅是第一個完成阿克謝爾三周半跳的美國女性,大家也不願意相信「壞女孩」沒有欺負「白雪公主」,所有人都喜歡後者,討厭前者。
▲坦誠的評委如是說
所以,片中的坦雅會在數十年後對著鏡頭說:
「我是個真實的人,我從來沒為自己出身貧寒道過歉,也沒為我是個紅脖農民道過歉,這就是我。但花滑評委想看到的,是一個傳統的女性形象。」
是的,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力量。她是個徹頭徹尾的美國人,她的成功有鮮明的美國夢標籤,而她的叛逆、隕落、和萬眾唾棄,也是典型的美國style。
[我,花樣女王]用偽紀錄的形式製造出一種間離和荒誕,卻無限度逼近生活本質。在那些動感的音樂、戲謔的黑色幽默之下,是命運玩笑的殘酷。
她說,「除了比爾·柯林頓,我是世界上第二有名的人,這總有點意義。」
不管怎樣,這起給當事人造成很大影響的醜聞,卻意外推動了花樣滑冰項目的發展。
「雖然這是個悲劇,有時我們也得說它有好的一方面,要不是哈丁,花樣滑冰運動不會這麼受人矚目。」美籍華裔花樣滑冰運動員關穎珊曾如是說。
有美式性格的坦雅·哈丁,以「亂拳打死老師傅」的反套路,向這個充滿規矩的世界宣戰,她像一頭闖進瓷器店的大象,誤打誤撞中竟闖出了點名堂,這無意中契合了西部蠻荒的牛仔精神。
這麼多年過去,現在的人們還在不斷提到她的事跡、將她的故事拍成電影,也許,是戳中了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某種情緒。誰不想藉此宣洩,在某個瞬間對全世界說「Fuck off」呢?
「一言不合就上手」的坦雅母親和前夫傑夫,扔掉了一切政治正確,「我不爽就打你了怎麼著吧」,可能更符合人性最原始的潛意識。(當然我們絕對旗幟鮮明地反對家暴)
這是個情緒化的時代,去他媽的真相,老娘活著就已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