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旌德縣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29名旌德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近年來,旌德縣深入開展文化強基固本行動,促進文化文藝繁榮發展。注重傳統文化傳承,結合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及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點,開展民俗文化活動。推進宣硯文化園和徽墨傳習基地建設。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加強名勝古蹟、革命文物、傳統古村落保護。
首次當選的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9人中,分為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手工技藝、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民間信仰、遊藝傳統體育與競技等九大類19項。他們在各自領域裡發揚「大國工匠」精神,取得了具有代表性的業績。
旌德縣還要求各鄉鎮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鼓勵和支持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吳 寅(民間文學「諺語」)
江強宏(民間美術「旌德漆畫」)
王木生(民間美術「廟首剪紙」)
徐正文(民間美術「廟首剪紙」)
呂紹楠(民間音樂「旌德嗩吶」)
黃小紅(民間音樂「旌德嗩吶」)
畢金根(民間舞蹈「舞龍獅」)
楊滿平(民間舞蹈「舞龍獅」)
喻漢民(民間舞蹈「跑竹馬」)
喻世平(民間舞蹈「跑竹馬」)
趙旻堃(民間手工技藝「綠茶『天山真香』製作技藝」)
周小青(民間手工技藝「綠茶『天山真香』製作技藝」)
吳小華(民間手工技藝「古法油煙墨『燈盞碗煙』」製作技藝)
汪思露(民間手工技藝「古法油煙墨『燈盞碗煙』」製作技藝)
蔣衛忠(民間手工技藝「古法油煙墨『燈盞碗煙』」製作技藝)
吳 俊(宣硯製作技藝)
王 鑫(宣硯製作技藝)
吳小華(古法印泥製作技藝「古藝印泥」)
汪思露(古法印泥製作技藝「古藝印泥」)
應觀旺(桿秤製作技藝)
胡云高(裡塘白糖條製作技藝)
方榮詳(傳統臘肉醃製「火腿、香腸、五花肉」技藝)
方光平(傳統臘肉醃製「火腿、香腸、五花肉」技藝)
孫鑫平(消費習俗飲食「旌德糕點」)
張正高(旌德「黃山雲樂」靈芝盆景製作技藝)
張正高(旌德「黃山雲樂」靈芝中藥炮製)
方杏花(民俗「哭 嫁」)
方小華(民間信仰「打棍求雨」)
餘仕發(遊藝、傳統體育與競技「稻草龍」)
編 輯:程曼
親,戳上面的藍字「微旌德」或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