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不是個例,「多卡時代」下的隱患,也逐漸成為業主們的心病。
看到消息後的言寧在閒魚平臺上搜索,發現不少出售可以複製門禁卡信息的「讀卡器」,價格從幾十到幾百不等,號稱能破解各種密碼,「秒複製一切門禁」。
「上次我丟了門禁卡,一直擔心被壞人撿去複製了,那以後整個小區和單元的安全都沒有保障了,補辦之後我每天都要檢查好幾遍門禁卡在不在,都快有強迫症了。」家住紹興某小區居民趙先生說。除了上面所說的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撿去複製,造成安全漏洞的問題,補辦各種門禁卡本身也是個麻煩事。
「補辦一張小區大門卡要40元,他們成本哪用得著這麼多?還得提供各種證明資料;我父母來小住想多辦一張,結果小區物業不肯給辦。物業負責是好事,可這樣規定也太沒有人情味兒了,我們不在,難道老人就不出門了?」剛剛住進市區新居的小王對此很無奈。
隨著電子科技發展,紹興越來越多的小區都採取刷卡進出了。「一人多卡」成了常態,家門卡、單元卡、電梯卡、小區卡……再加上去單位也有好幾張卡,每天都帶著一堆卡出行,很不方便,丟失之後還很麻煩。
此前就有過市民李先生因為掛卡太多,褲袢脫線、皮帶被磨破的報導。
同時,這種多重刷卡的門禁系統,有時候對老年群體也不太友好。
PART.2 | 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呼籲「多卡合一」,或者乾脆出個智能物業APP,一鍵解決所有需求。
今年,杭州綠城物業和萬科物業已經在其管理服務的翡翠城、璞悅灣等項目使用了「一碼通」,將門禁、健康碼等功能合為一體,將通行速度提高了一倍。
在紹興,「智能化」物業管理也邁出了新的一步。
言寧在跑盤過程中發現,鏡湖不少新盤都用上了指紋、面部識別等多種門禁系統,很多物業也推出了物業管理微信小程序。
柯橋區,瓜渚風情小區和恆宇錦園都已經完成了「智安小區」建設,這是一種依託「網際網路+社會治理」的小區只能管理新模式。
小區大門人臉識別後自動開門,小區內有亂停車輛等可一鍵報警,這都是「智安小區」包含的內容。
柯橋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相關負責人還介紹說,「智安小區」的人臉識別系統都是通過「實名+人像」核實認證後才可通過,住戶出入小區都有登記,不是本小區的人根本不可能進的來。
安全感有了,便民度也大大提升。
目前,柯橋區建成的「智安小區」已達160多個,預計明年年底還有364個小區能享受到這樣的智能管理模式。
相信未來紹興全市都將覆蓋「智安小區」,以後再也不用為「一串卡」煩惱了。
像「智安小區」這樣的智能管理模式,已經能較好地服務於一個小區內部業主們的主要生活需要,不過在未來,智能物業可能不僅僅局限於小範圍閉環內。
將來,可能不僅僅是居住場景能如此便利,居住、辦公、購物、休閒等多種場景都能靠一個智能系統實現便利化操作。
而那時,人們的生活質感也將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