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小區大門都安裝了門禁系統,門禁卡成為進出大門的「鑰匙」。然而,有市民發現,所謂業主獨有的門禁卡在門禁卡複製器面前形同虛設。
如今,不少小區大門都安裝了門禁系統,門禁卡成為進出大門的「鑰匙」。然而,記者在北京、成都、濟南等地調查發現,所謂業主獨有的門禁卡,在配鑰匙的店鋪可隨意複製,整個過程只需5秒。
此外,網上公開售賣的各種設備也可以完成複製。這些複製器也能複製停車卡、考勤卡、校園卡等。對此,律師建議增強對該類產品的監管,警方表示若將此類產品用於非法途徑,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記者發現,不少小區周邊的開鎖門店都能夠複製門禁卡。1月4日下午,記者在成都市某住宅區附近的一家開鎖門店調查發現,用於試驗的5張門禁卡中,4張都能直接複製,複製一張門禁卡5秒鐘就能搞定,只有一張加密IC卡未能複製成功。
△店家利用複製器讀取門禁卡信息
開鎖店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能多給點時間,這張(IC)卡一樣可以破解複製。」隨後,記者來到小區大門使用複製卡,竟和原卡一樣一刷而開。
記者早前通過網上查詢,致電當地10餘家配鑰匙的店鋪,其中6家店鋪表示可以複製門禁卡。記者隨後來到一家配鑰匙店探訪,拿出自家小區鑰匙扣形狀的門禁卡,開鎖店工作人員也在短時間內即完成了「克隆」。試用發現,使用功能與原門禁卡完全一樣。
複製門禁卡,必須要一臺複製機器,這些機器又是什麼來頭?據開鎖門店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用的複製器一般就兩三百,「價格越高,肯定功能更齊全」。複製門禁卡業務在實體店能完成,也可通過網上購買複製器實現。
記者在多家購物網站搜索「門禁卡複製器」,顯示相關結果約百餘個。記者注意到,這種複製器上具有顯示屏、數字按鍵以及讀卡、寫卡、卡號等按鍵,價格在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門禁卡複製器開機後出現一段免責申明 圖/視覺中國
記者通過一位賣家了解到,門禁系統所用的卡分為ID卡、IC卡和CPU卡。ID卡基本上已經被淘汰,目前用得較多的是IC卡,該種卡不能輕易被破解,但容易被複製。通過複製器,上述三種類型的門禁卡、電梯卡、停車卡、考勤卡都可以複製。數據顯示,該店鋪30天內已售出1019件產品。
記者採訪發現,複製門禁卡之所以有市場,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門禁卡若丟失,在外面複製更便宜。市民張女士稱,自己所在的小區,若門禁卡丟了去補辦一張,在小區要花20元,如果到外面辦一個,10元就搞定了。
門禁卡如此容易複製,也讓不少市民擔憂,「這樣小區的門禁系統形同虛設。」市民徐先生擔心,如果小區門禁卡被不法分子複製,他們就能輕易地進入小區。
對此,成都開鎖協會會長劉至祥強調,要從源頭上管理這些複製器,不然誰都可以購買這些東西。他表示,開鎖行業要加強持證上崗,加強對整個行業的管理,「配個鑰匙都很容易,更不用說配門禁卡了」。成都市開鎖協會副會長吳狄表示,小區門禁系統對一些不法分子來說沒多大難度,市民要保證家庭財產安全,最終還是要提高家裡門鎖的安全級別。
門禁卡可以隨意配,這樣的行為是否違法?以《濟南市開鎖業治安管理規定》為例,從事開鎖經營活動應當到公安機關進行登記備案,並提供相關材料,提供開鎖服務時,也應核實委託開鎖人的身份、房產等相關信息。目前,警方僅要求開鎖和配鑰匙的從業人員在公安部門備案,接受警方監管,但複製卡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行業,還沒有被納入監管。
有律師表示,商家對前來複製卡的人,應要求其提供身份信息,如果對方是複製小區門禁卡、賓館房卡等,還應要求其提供物業或賓館開具的相應證明,不能不管不問隨意複製。一旦因複製卡造成了安全事故,持卡人和複製者都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警方建議,小區要對門禁卡加強升級管理,通過定期更換密碼等方式來提高安全性能。同時強調,如果有住戶通過複製門禁卡對小區造成了損失,物管有權起訴住戶進行追責。如果複製的門禁卡被用於不法用途,使用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來自
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