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區有一位老人,每天帶著一個小布袋出門,看到路邊丟棄的廢電池便撿起來,回家整理好再定期送去環保站。她還隨時隨地給社區居民和孩子宣傳廢電池的汙染危害。一件小事情,她堅持了17年,人們都叫她「電池婆婆」。
這位老人名叫符愛濃,在5月15日全國婦聯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五好家庭表彰大會上,符愛濃的兒子王升武接受了表彰並代表一家作了發言。
符愛濃回收廢電池源於2001年看到的一檔電視節目。她了解到一節廢電池可以汙染一平方米土地,而食用被汙染的土地種植的蔬果,容易患上敗血症和癌症。王升武說,從那以後母親就告知全家人,今後不能把家中的廢電池亂扔,全都交給她回收。在外面看到地上有廢電池,也要撿回來交給她處理。
「10多年來,母親走到哪裡就撿到哪裡,『環保課』也就上到哪裡。」王升武說,在老人的帶動下,他們全家都行動起來,前後撿了幾萬節廢電池交給環保站。母親的事跡不僅上了電視和報紙,還被刻在社區文化牆上。
其實,除了義務搜集廢舊電池,符愛濃一家還幹了很多好事。單位有困難職工,符愛濃和丈夫把家裡僅有的存款拿出來幫助他們,還堅持16年照顧3位孤寡老人;在社區建起兒童之家,組織孩子們上課、遊戲、看望孤寡老人。正是受了這樣的影響,王升武和兄弟姐妹也都十分樂意幫助別人,一直熱心志願服務。
符愛濃今年已經83歲,患有多種疾病,平日裡上下臺階都很吃力,再出去撿電池也力不從心。儘管如此,她還是常常跟身邊人講廢電池的危害。
「現在,這項環保事業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和孩子們的手裡,我們約定要一直堅持下去。」王升武說,常常有人會問,這樣不計回報的付出有什麼意義,他認為用母親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最好的回答。那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是這個社會給了我們幸福的生活,我們也應該以一己之力回饋社會。
每一個分類垃圾桶都有回收電池的哦
做好垃圾分類
不要小看一塊小小的電池的汙染力
向「電池婆婆」看齊
養成電池回收的好習慣~
來源:重慶日報
▼這些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2元一斤和60元一斤的大米到底差在哪?看完終於明白了
關注|傳播|分享愛
一起做這個城市的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