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媽媽:孩子過敏了,哪些抗組胺藥相對安全?

2021-02-13 兒科醫生媽媽

過敏引起的流淚、噴嚏、流涕、蕁麻疹、皮膚瘙癢.哪些抗組胺藥(成分)相對安全?

有免疫系統參與的過敏反應,只需要一點點的過敏源,都能引爆身體巨大的反應,甚至迅速危及到生命。 威脅生命的過敏反應,組織胺已經大量釋放,此時急救需用 腎上腺素。普通的過敏反應,目前比較常用是第二代抗組胺藥物。

針對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常用的二代抗組胺藥物並沒有什麼幫助,偽麻黃鹼也不是嬰幼兒最好的選擇,可以試用生理鹽水做個霧化,或者用生理鹽水鼻腔噴霧劑。注意還要與慢性鼻炎相區別,慢性鼻炎需要在耳鼻喉科醫生的指導下正規使用鼻噴用激素(用量很少副作用小)。

此外,如今食物過敏確實比以往要多見,但是,事實上也只有2%的成年人和5-8%的孩子才是真正的食物過敏者。

一旦出現食物過敏的可能表現,通過輔食添加紀錄立即分析原因,確定可疑的致敏食物以後,嘗試「迴避/激發試驗」:以停止接觸或者進食(少量)某種物品、食物作為迴避實驗,以再次接觸或者進食(少量)某種物品、食物作為激發實驗,如果迴避實驗中症狀有所改善,激發實驗中症狀又出現,則可診斷為過敏,並確定過敏原。通俗一點說,多次進食這種食物,過敏症狀反覆出現,應該基本可以確定是這種食物引起過敏了。 

有些家長熱衷於到醫院做「過敏原檢測」。其實實驗室過敏原檢測只針對IgE介導的速髮型過敏反應,並不針對所有的過敏反應,而且只能反映對已經接受過的食物是否存在過敏,無法預測對未接受過的食物是否存在過敏;並且必須是IgE濃度在體內增高到一定程度才可被檢測得到。所以1 歲以內或過敏症狀發生較短(6個月內)的嬰幼兒,過敏原檢測常得不到可靠的陽性結果,也就是說,檢查結果並沒有什麼參考意義。

如果食物引起過敏反應輕微,只是發生口周紅疹、紅腫、瘙癢等,可以繼續接著少量嘗試,通常都會很快適應(完全不必擔心會變成「過敏體質」)。 

如果食物引起過敏反應明顯,發生眼部腫、臉部腫,或者全身蕁麻疹,腹痛、嘔吐等,可以暫停添加這種食物,3個月到6個月之後再少量嘗試,期間可以給寶寶嘗試其他食物。 

如果食物引起過敏反應嚴重,引起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嚴重的咳喘、甚至昏迷,應緊急就醫,確定過敏原後要儘量避免。

延伸閱讀

兒科醫生媽媽:寶寶感冒咳嗽的護理用藥解答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感冒了 ,補維生素C或者喝VC泡騰片真的有用嗎?

兒科醫生媽媽:拔草貼1號//日本網紅兒童感冒藥,大家一起來拔草

兒科醫生媽媽:拔草貼2號//"網紅感冒藥「購買需謹慎!

兒科醫生媽媽:前方高能,過敏寶寶請注意

網絡科普都只是給大家補充一些醫院以外的養護知識,不能代替醫院就診,在此提醒家長,如果無法自行處理或對寶寶的病情拿捏不準,請及時就醫!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文章皆為原創,任何媒體使用請與我取得聯繫。未經授權而刊登的任何媒體,我們將追究其法律責任。郵箱:fishfarocean@sina.com

【蝦米媽咪】兒科醫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著有《蝦米媽咪育兒正典》。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童保健碩士。先後學習工作於上海市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兒童保健所。媒體上最受家長信賴的兒科醫生媽媽,微博十大醫療影響力大V,搜狐醫療行業最佳自媒體人。

相關焦點

  • 冬季慢性蕁麻疹來襲 抗組胺藥就是唯一良藥?
    由於蕁麻疹主要和組胺釋放有關,治療的主要藥物就是抗組胺藥。抗組胺藥有很多種。目前國內外的診療指南標準方案就是建議規則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如西替利嗪、依巴斯丁、氯雷他定等。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撲爾敏、賽庚啶,因為吃藥後多數人會有打瞌睡的副作用,一般現在不再推薦用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至於抗阻藥物需要服用多久,要依據患者的病情來定。建議至少服用3-6個月。
  • 兒科醫生媽媽:孩子咽喉發炎要不要用抗生素?
    點擊標題下方的 兒科醫生媽媽可以快速查看超過400篇原創育兒科普文章
  • 兒科醫生媽媽信箱:餵奶出現大小奶怎麼辦
    點擊標題下方的 兒科醫生媽媽可以快速查看超過300篇原創育兒科普文章正確哺乳不會影響乳房的形態」,這句話經常遭到媽媽們的強烈反對.
  • 醫生,我白果中毒了!!!
    清涕發作時有大量清水樣鼻涕溢出,重者如水自流鼻塞呈間歇性或持續性,程度輕重不一鼻癢多數患兒自覺鼻癢,有蟻爬感以上我稱為「四大症狀」,符合以上症狀,大多為變應性鼻炎,又稱為過敏性鼻炎,除了症狀,可進一步行IgE抗體檢測和過敏原檢測
  • 2014年抗過敏藥物市場分析報告
    未來除了季節以外,惡劣天氣發生的頻率甚至都會影響到抗過敏藥物市場。過敏性疾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時常困擾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據WHO的數據顯示,在工業化進程中,50年來全球季節性過敏人數比例呈持續上升趨勢,全球變應性鼻炎的發病率在20%-30%之間,兒童被一個或多個過敏原致敏的比例高達50%。
  • 兒科急診故事 | 嬰兒急性喉炎危在旦夕,婦幼兒科使其轉危為安
    9月25日凌晨一點,渭南城區一出生僅6個月的嬰兒,因患急性喉炎、Ⅲ度喉梗阻而聲嘶、氣憋、呼吸困難,生命危在旦夕,經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兒科急診應急搶救後轉危為安。據患兒媽媽回憶:「9月25日凌晨,熟睡中的女兒然出現憋氣和陣發性哭鬧、呼吸急促、口唇發紫並伴有犬吠樣咳嗽等症狀,當時全家人都被嚇壞了,但作為醫務人員(患兒媽媽在城區一所醫院工作)的敏感,第一時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開車帶娃來到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急診就診。」值班醫生寧萍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呼救:「大夫!大夫!快看看我們家孩子喘不上來氣了!」
  • 天津一醫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集體病倒!
    >「因我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今日起兒科不得不停診,何日開診上不確實,特此通知,請理解見諒!」 請就近就診其他醫院兒科門診,謝謝配合!(消息已經核實,確認屬實。)美羽寶兒:趕緊下雪,病毒少一些,病人就少,醫生可以多休息一下了欣欣小逗的日常生活:兒科在大醫院裡都是一個最不掙錢,但最累的科室,而且中國兒科醫生奇缺小閆同學愛丫丫:元旦剛帶娃去過海河的兒科,以前一直是找王主任給娃看病
  • 中國醫生在日本看兒科,然後她被震驚了
    感觸二:低廉的收費日本的醫藥護理費用全包是一個定額,具體數額則根據家庭上年收入來,收入少的少交收入多的多交。例如,留學生通常收入微薄,保險費交得很少,但享受福利卻與本國國民完全一致,更有甚者,他們的孩子生病了,收費比一般日本人還要更便宜,通常會定為0元。
  • 急救藥不能帶上飛機?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藥物是在飛行時需要注意的?
    如果不是這則新聞,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救命藥也不一定能夠帶上飛機。民航安檢對液體、凝膠及噴霧類物品,執行嚴格的標準。航空安全當然是重於泰山,但是患者性命也非兒戲。只是因為藥品的特殊性,在附有醫生處方或醫院證明的前提下,理應獲得豁免。 雖然這名患者很幸運,遇到了作為專業醫生的乘客施救,在飛機緊急返航後挽回了生命。
  • 【微提醒】皮膚科醫生:患了這個病,海鮮還是先戒了吧!
    原來自從半年前她得了慢性蕁麻疹,媽媽就要求她嚴格忌口,而海鮮就是家人及醫生都明令忌食的東西。「其他的不吃都能忍住,可是夏天不給我吃海鮮實在太折磨了!為什麼每個醫生都和我說不能吃海鮮呢?我以前吃海鮮也不過敏呀?」
  • 女子吃止疼藥後開車險失控!警方:「藥駕」比「酒駕」更可怕!
    十多分鐘後,車子安全到達小沈家中。吳忠華將車子上鎖,鑰匙交給了小沈,並看著小沈的家人將她扶上樓才放心離開。所謂「藥駕」,指開車人服用了某些藥物後駕車出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有七類藥品會對駕駛產生影響,並且建議服用這些藥物期間禁止駕車。這七類藥品分別是:抗組胺藥,抗抑鬱、焦慮類藥,鎮靜催眠類藥,解熱鎮痛藥,抗高血壓藥,心臟病用藥以及降血糖類藥。
  • 傳說中濟南最好的兒科醫生,戳這裡!
    >>這三位是公認的民間兒科高手 鄧奇林 鄧奇林的奇霖診所最先在歷下區大潤發附近,後來搬到了羊頭峪附近,2011年9月診所搬到了黃臺南路60-13號至今。朵朵媽媽楊女士說,「馮教授人非常隨和,態度非常好,開藥也合理,不會多開。而且很為患者考慮,讓人心裡暖暖的。」很多外地人也慕名找馮教授看病,「馮教授看病有耐心,而且經驗老到,我兒子久治不愈的哮喘就是讓他看好的。」來自淄博的劉先生說。 馮益真老人以看病「慢」出名,他的「慢」源於對患者的耐心和細心。馮益真也很不贊成孩子一生病就輸液的行為,他認為這樣很不負責任。
  • 5款抗過敏牙膏PK:哪款真正緩解牙齒過敏
    一時間,在超市最顯眼的貨架上擺滿了各大廠商的抗敏感牙膏,目標直指牙膏高端市場,每支抗敏感牙膏都在20~50元之間,是普通牙膏的幾倍。記者購買了幾款在超市中最容易買到的抗敏感牙膏進行評測。此次測評不會給各種產品評星打分,只是對實際評測結果的真實描述。
  • 杭州醫生忙著加班治病人,兒子在家寫下這個紙條……
    流感侵襲,兒科醫護人員首當其衝,奮戰在一線。昨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工作人員發了一條朋友圈:「媽媽忙工作的娃早當家。毛姍姍主任忙著為小病人看病,沒來得及多關心自己的兒子。沒想到,她下班回家發現了兒子寫的服藥提醒。我猜她應該是又欣慰,又心酸吧。」
  • 流感高發季,孩子出現哪些症狀需要警惕中招?
    首先,家長們可以從症狀上判斷孩子是否得了流感。如果孩子 24 小時內突發高燒,達 39℃ 以上,吃退燒藥難以退燒,且狀態不太好,3 歲以下的寶寶,表現出高熱伴發抖寒戰,精神蔫或異常煩躁,沒有明顯的流鼻涕現象,那孩子很有可能感染了流感。
  • 不放市場,讓兒科醫生通宵門診也沒用!
    據悉復旦兒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上海幾家兒童專科醫院排隊時間普遍在3-4小時。無奈之下,有的兒科醫院選擇了延長門診時間,甚至把掛號時間延長到了23:00。可以想像兒科醫生們的夜間門診要坐到幾點!這些患兒大多以什麼疾病為主呢?據悉主要以感冒發燒、呼吸道疾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