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補鼎師傅

2021-02-23 碼頭之家

  碼頭之家關注我喲

☀ 定期推送碼頭咱厝本土文化,碼頭之家微信平臺是海內外碼頭鄉親們茶餘飯後的憩息場所,也是在家生活、在外工作和海外遊子了解家鄉信息的一個重要窗口。

(投稿、爆料、合作加微信:15999820837)


        「嚓、嚓、嚓」,隨著由幾片鐵片串在一起發出不緊不慢的響聲,「補鼎補面盆」的吆喝聲也跟著飄蕩在村子的空氣裡。村子裡的雞呀、鴨呀、狗呀都會停下腳步,看著這陌生人,這是鄉村的補鼎師傅來了。                   過去,村子裡每家每戶都有一大一小兩個鐵鍋架在灶膛上,這鐵鍋家鄉人叫它鼎。鐵鍋不是不鏽鋼、合金等材料製成的,而是用生鐵鑄成的,因而比較脆,加之當年灶膛裡燒的都是莊稼秸稈和各種茅草,不幾天鍋底就積了一層厚厚的鍋灰,影響熱量的傳導。要除掉鍋灰,就要把鍋扣在地上,用鋤頭把鍋灰刮掉,所以,鐵鍋容易破損。那時候的鄉下人都難免囊中羞澀,誰都不會把稍有破損的鐵鍋一扔了之,「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只要不破成兩半,花點小錢修補後再接著用,這是那時候鄉村人的生活方式,補鼎師傅這個行當就應運而生了。 

    補鼎師傅似乎有著統一的裝束和形象,肩上挑著擔子,手裡搖著鐵片發聲器,腰間圍著油黑油黑的篷布圍裙,長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和爐火的炙烤,皮膚也是黝黑黝黑的。擔子的一頭是爐子,一頭是補鼎用的各種器具。他們走村串戶遊走在鄉村的各個角落,在熟悉又未知的世界裡尋找著生意,尋找著生活出路。


      一旦有人叫住他,他就尋個合適的地方放下擔子,先查看要補的鍋,然後雙方討價還價,達成協議後就開始幹活。先用一尖嘴小鐵錘在破洞口輕輕地敲打,把四周的汙垢和爛鐵敲掉。接著,架起爐子,把坩堝放在爐子裡,在坩堝內放進幾塊碎金屬片,啪嗒啪嗒地拉起風箱,火爐裡的藍紅色火焰頓時隨風一吞一吐,淡淡的輕煙,在火焰上頭如同蚯蚓般若有若無地蠕動。很快,坩堝裡的金屬片熔化成鐵水。這時,匠人在手心裡鋪一塊像是結滿了油膩的軟泥,從坩堝中舀出鐵水倒在上面,鐵水宛若荷葉上一粒橘紅色的水珠子輕盈地滾動。補鼎師傅眼疾手快地將鐵水從鍋底對準了破洞一貼,另一手則用一個沾滿了泥灰的圓筒從鍋內對著一按。只聽「滋」的一聲輕響,破處泛起一縷青煙,破洞已被堵上了。補鼎師傅用銼子把鼎底銼得平平整整,再用砂布擦擦,把水倒在補過的破洞處,水不再往下滲,鼎就補好了。          

      補鼎還有一種補法,那就是用事先預製好的鉚釘從鼎內面破洞處進行鉚補。鉚補後的鉚釘突出在鼎上,給炒菜、鏟東西造成不便,也容易損壞,所以這種補法逐步被淘汰了。補鼎師傅也修補鋁鍋和搪瓷盆罐,修補鋁鍋和搪瓷盆罐則比補鼎簡單多了,無須開爐,就是清理乾淨破洞處,用自製的鋁質補丁鉚在破洞上面,再仔細敲打,使之嚴絲合縫。鋁鍋的底破得嚴重,把整個鍋底換掉,也就在敲敲打打的過程中就完成了。


          幹完活計,收好工錢,收拾好擔子,補鼎師傅的背影連同他的嚓嚓聲和吆喝聲就漸漸消失在村道的拐彎處。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爐具、鍋具的改善,補鼎生意漸漸淡去了,補鼎師傅的身影和聲音也在歷史迅猛發展的進程中漸行漸遠了。縱然還有一些補鼎師傅在世,而他的手藝也將隨著他的肉體被埋入地下。

信息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貴溪一位街面理髮師傅的愜意人生
    從談話中得知,師傅姓朱,今年59歲了,老家流口鎮板橋人,理了四十多年的發了。18歲開始學理髮,原來在老家理髮是每人每年從3-5元,漲到最高時也有20幾塊吧!一年有100多個「頭」。朱師傅說,他是單身,獨自一人,無兒無女,沒有什麼牽掛,所以現在搬進城裡也有10多年了,租了間房子,一人生活,靠理髮手藝賺點一個人的開支及生活費就夠了。是啊!
  • 開鎖 開鎖師傅 24小時開鎖師傅 專業開鎖師傅
    微信電話13168860110開鎖 開鎖師傅 24小時開鎖師傅 專業開鎖師傅很多人在找開鎖公司時是很隨意的,比如通過樓道裡的小廣告或者路邊地攤開鎖
  • 【文明•故事】美麗鄉村乘風起 新景新貌新未來
    一旁的技術指導員豎起大拇指,「現在也是師傅了!」  李樹葉是新街鄉大元村的村民,往年跟著丈夫在廣東務工,前幾年夫妻回鄉將6畝地全部入股村裡的合作社從務工人員變成了基地技術人員,今年國慶假期來村裡遊玩的人不少,李樹葉尋思著開農家樂。
  • 鄉村體育直播來了,滿滿兒時回憶
    點擊上方關注我們              廣東鄉村體育特色項目展示首期活動
  • 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創始人聚首榮華,助推鄉村振興!
    2020年6月7日,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大會主席王石先生、副主席馮侖先生,陝西省貿促會會長馬玉紅女士,陝西中博建設集團趙波先生,部分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及在陝全國人大代表齊聚榮華控股,參加鄉村發展基金會西安片區交流會,暢談鄉村振興。
  • 最新 | 高敏珊當選獅山鎮高邊社區鄉村振興「鄉村代言人」!
    為助力鄉村振興,積極探索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引導村民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挖掘家鄉久遠的歷史與珍貴傳承,更好地宣傳高邊社區美麗鄉村創建的最新成果和經驗,2020年7月2日  獅山鎮高邊社區舉行了獅山鎮鄉村振興
  • 鄉村小說:【欲潮】
    他每天都被供應著吃喝,鄉村欲嫂,鄉村小醫師,鄉村小說然後任由別人採走自己的血液卻不知道用意為何。直到又有多名讓他感到戰慄的強大存在到來,他這怪異的但自己卻還沒有察覺到的生活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一次已經不只是抽取他的血液那麼簡單,那些人甚至會用刀子從他身上割下皮肉,之後再利用神乎其神的手段讓他恢復如初。
  •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系列評論:規劃引領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作,既要有緊迫感,也不可一哄而上。應堅持堅持規劃先行,謀定而後動,制定好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為美麗宜居鄉村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規劃清,才能方向明。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規劃要體現科學性,聚民智順民意,把徵求意見的範圍擴大到鄉鎮一級,傾聽專家學者的意見,並由相關部門拿出具體意見,保持規劃的嚴肅和權威;要具有可操作性,既提出思路要求又明確辦法舉措,既兼顧當前又考慮長遠,確保規劃切實可行;要突出銜接性,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等結合起來。
  • 郭師傅的包子(幽默故事)
    大劉最喜歡吃包子,經常到樓下郭師傅的鋪子買包子吃。但最近,大劉發現了一個問題:郭師傅的的包子雖然好吃,但這個人大大咧咧的,衛生意識不強,他還愛抽菸,右手兩個指頭被燻得焦黃,老是用這隻手直接給客人拿包子。從這以後,大劉吃郭師傅的包子時,總覺得裡面有股煙味兒,別提多彆扭了。
  • 曾師傅的煩心事是這樣解決的
    12月15日,當豐澤公安分局清源派出所女民警小曾到轄區某寺廟回訪時,曾師傅緊握住她的雙手,不停地道謝。今年9月份,社區民警曾警官在社區走訪入戶時,偶然發現某寺廟年幼的萱萱沒有戶口。在經過詢問之後,曾警官才得知,原來,萱萱是被人收養的。
  • 新警陳小圈與「牛」師傅的故事
    今天帶各位小夥伴認識一下從警40年的「牛」師傅。那天剛到警務區報到,「牛」師傅一個大大的擁抱,抱得好緊、好緊,特別溫暖!師傅說:別看警務區小,事情可不少,小站也有大舞臺,咱們邊走邊聊!20公裡的鐵路線,師傅帶我來回巡了好幾遍。巡線Style,走起!哼小曲,我有一頭小毛驢..
  • 鄉村民謠經典《鄉村路帶我回家》|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山巒媽媽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鄉村路,帶我回家,山巒媽媽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鄉村路,帶我回家,山巒媽媽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鄉村路,帶我回家
  • 誰是功夫熊貓的「師傅」?
    > 點擊標題下「雲南野生動物園」可快速關注     相信《功夫熊貓》大家都不陌生,功夫熊貓的「師傅
  • 獨出心裁:華光師傅誕——水上巡遊
    華光師傅被尊為粵劇的戲神,相傳華光師傅本為火神,由於玉皇大帝覺得凡間戲棚十分吵耳,便派遣火神去燒毀戲棚。可是,華光師傅被戲棚內的表演吸引,又看見百姓十分欣賞,於心不忍,便沒有燒戲棚。為表示感謝,每年華光師父的誕辰(農曆九月廿八),粵劇藝人都會抬著華光師傅的神像巡遊,後來發展為「華光誕」。
  • 我的警察師傅 | 著一身警服,拜一人為師,謝謝您,師傅!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有幾個師傅,在我身邊有著這樣一位盡職盡責、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警察師傅,他就是已退休的老民警趙光華,我們都稱他「趙哥」。「趙哥」於1981年從事公安事業38年。在從警的這38年裡,他深愛身上穿的這身警服,時刻提醒著自己,要熱愛黨和國家、對黨忠誠、廉潔自律。
  • 賣魚強師傅名譽權不容抹黑
    賣魚強師傅名譽權不容抹黑——佛山市禪城區人民法院日前開庭審理賣魚強師傅狀告南方都市報侵犯其名譽權案
  • 歡迎入住鄉村安養院
    鄉村的景色總是怡人的,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碧綠田野,在鄉村才能體會到什麼是生活:這裡有萬畝綠色有機蔬菜大棚,一日三餐享受著城裡人吃不到新鮮蔬菜,長廊外鳥兒自在飛翔,藍天白雲悠然自得,極富有意境,感受一種真實,在這裡生活是一種不起眼的平凡,就這樣平平淡淡,普普通通,擁有一種踏實的溫馨!
  • 被竇師傅砸碎的「安全帽」後來怎麼樣了?
    文丨子牛竇師傅帶著安全帽。圖源:ZAKER據新京報此前報導,一段「工人和領導安全帽對比」的視頻中,視頻的發布者——農民工竇先生稱一線工人戴的為黃色安全帽,領導的則是紅色安全帽。他將兩個安全帽相碰後,黃色安全帽直接被撞碎,而紅色的則未受損。
  • 油漆行業劇變:10年前徒弟求師傅,10年後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10年後,社會對待油漆師傅的這種尊重可以說已經消失。在很多人看來,油漆師傅只不過是一個幹活的角色,沒有出息的才會選擇幹裝修。  10年前,很多白領的月工資在2000元左右,而那時候,油漆師傅每月就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當時物價也便宜,拿這份工資過小康生活是完全不成問題的。之後的工資漲幅是一年不如一年,在裝修行業極度低迷的那段時間裡還要被降工資。
  • 龍壽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精準施策見成效 十抓十好鄉村興
    瓊海融媒11月12日訊(記者 裡藝 鄭偉) 海南省鄉村振興工作隊先進集體、嘉積鎮龍壽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充分發揮工作隊戰鬥堡壘作用,因地制宜推動當地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