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地區漢族民間方言「挽」乃拔的意思,「挽臉」(又稱挽面、絞面、拔臉毛)就是一種利用紗線拔除臉上汗毛的古老美容方法。今日,雖然有了先進的美容技法,但許多人還是喜歡「挽面」這種古老的美容法,在鄉下甚至還可聘請到專業的「挽臉婆」。
這種古老的美容術曾經沉寂了一段時間,而今,在德化竟還保留著這一傳統的古老美容法。一把椅子,一根棉線,便是她們「挽面」的全部家當。為一位顧客除臉毛大約需要20分鐘,整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需要一點技巧,否則非但毛髮拔不出來,還會把整張臉弄得紅腫不堪。挽面婦的幾個姜牙般的手指猶如蝴蝶蹁躚翻飛,十分吸引人。
先在臉上塗抹了一層紫羅蘭粉,據說是為了除去臉上多餘的油脂,減少拔毛時的疼痛。接著又用一根兩尺多長的細線,牙齒咬住線的一端,右手執另一端,左手拇指在線的中間叉開十釐米左右,把紗線張開貼於臉部,用拇指、食指藉助紗線的擰動之勢,將汗毛、絨毛絞盡。除了拔臉毛,還可以將眉毛也修得整整齊齊。不僅僅是省錢,據說,這種傳統手藝能將臉上不太明顯的細毛去除,甚至一些黑頭、粉刺都能連根拔起,整張臉看起來乾淨、平滑,上妝時比較容易,更受到婦女的青睞。我想,這關鍵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民俗觀念植根於人們的心田吧!
如果您對挽面這一傳統保留節目十分好奇,不防去欣賞或者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