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藝】閩南老手藝「挽臉」:古老美容法 已漸消失

2021-02-13 詔安集合網

詔安集合網 集合詔安人
來源:廈門日報 整理:詔安集合網 CC一夢

「挽臉」(閩南方言「挽」是拔的意思)又稱挽面、絞面,是閩南民間流傳的古老美容護膚技法,主要是用細線拔除臉上汗毛,使臉面光滑柔嫩。

按習俗,準新娘在出嫁前要請人將臉上細毛拔除,寓意脫胎換骨變成新人。由於美容技術不斷發展,曾經風行閩南和臺灣民間的這種手藝,已逐漸被人淡忘。不過,近年來,「挽臉」又開始風行海峽兩岸,有人喜歡「挽臉」這種古老的美容法,不僅能省錢還不會損傷皮膚,並能延緩汗毛再生。

房前樹下,午後的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照在臉上,林鴛鴦老阿婆把紗線緊貼在孫媳婦曾小紅的臉部,用手一張一弛,上下左右交叉絞動,脖子和手勢按相同節奏來回伸展……近日,記者在翔安區新店鎮頂曾自然村見到了這一幕已漸漸遠去的閩南「挽臉」。

如今,「挽臉」習俗逐漸消失,會「挽臉」手藝的人更是稀少。今年已經83歲的林鴛鴦擔心後繼無人,除了熱心為需要的人「挽臉」,更鼓勵兒媳婦和孫媳婦跟她學習,並時不時叫來孫媳婦體驗示範。她說,「挽臉」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如果不懂技巧,沒掌握好力度,有可能拔不出汗毛,甚至會把人的臉弄疼、弄腫。讓老人家高興的是,來自江西的孫媳婦曾小紅學了幾個月後已基本學會了。

林鴛鴦的手藝傳承於母親。她說,她一生最難忘的就是當年母親給她「挽臉」。那時候,家裡很窮而且子女多,她十六歲時,父母就請媒人給她找了婆家。出嫁那天,母親特意買來新粉新線,在家門口的榕樹下,細心地為她「挽臉」,落下的粉末和淚水沾滿沾溼了母女的衣裳。「挽臉」之後,母親還把一支修眉的鐵夾交給她……

歲月悠悠,林鴛鴦老阿婆雖年過八旬,但眼不花耳不聾,手腳靈活,她平常愛美愛打扮,也喜歡別人乾淨漂亮,常年熱心為鄉親「挽臉」,從不收錢。一些遷進城裡居住多年的鄉親知道阿婆的手藝,還結伴回來請阿婆「挽臉」,再次感受濃濃的鄉愁……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集合網論壇看看詔安網民都在討論什麼


相關焦點

  • 德化:一根棉線的美容術——挽臉
    閩南地區漢族民間方言「挽」乃拔的意思,「挽臉」(又稱挽面、絞面、拔臉毛)就是一種利用紗線拔除臉上汗毛的古老美容方法。這種古老的美容術曾經沉寂了一段時間,而今,在德化竟還保留著這一傳統的古老美容法。
  • 【媒體報導】海西晨報:新加坡電視臺來古龍「打醬油"—— 到古龍醬文化園拍攝,並現場欣賞閩南神韻表演
    古龍技藝讓他們震撼節目組在來福建採風的路上聽說,現在仍在堅持採用醬油傳統天然古法日曬夜露釀造技藝的企業,只有廈門的古龍,便慕名前來,探討這傳承了3000多年的制醬歷史。節目組一行8人,對這裡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主持人與攝製組聞醬香、觀奇石、賞表演,一起體驗了打醬油的樂趣,品鑑了高品質的拿戈盧葡萄美酒,並了解了古龍傳奇發展歷程和獨特的文化。
  • 鍾情一生 西安這位修表匠48年堅守瀕臨失傳的老手藝 巧心妙手修補時光
    手錶,是百姓財富和身份的象徵,技藝高超的修表師傅也因此風光無限。九十年代後期手機盛行,開始取代了手錶,匠人們的生活朝不保夕,紛紛轉行,修表行業日漸受到了冷落,修表師傅的生意也發生了變化。西安的西梆子市有一家鐘錶修理部,不到十平米的店鋪,坐落在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甚至連名字都沒有取,只有一個藍色背景的門頭,上邊寫著鐘錶修理部。
  • 中國最古老的榨油機在那兒?就在平遙!居然還能正常使用!!!
    平遙現存中國最古老的榨油機可正常使用 在平遙縣孟山鄉二郎村油坊的榨油機距今約1000
  • 廈門延繩釣:古老漁法獲新生
    阮青天採用的延繩釣是廈門港漁民一種古老的海洋捕魚技法,俗稱放緄。從船上向海裡釋放一根幾百米到幾千米不等的幹繩,並在幹繩上設置帶有魚鉤的支繩。相比大小通吃一網打盡的野蠻漁法,延繩釣是一種取之有度的捕魚方式。漁民們通過觀察季節、天氣、風向、海水溫度、水色、潮汐變化,選擇不同釣鉤,只釣大魚,不傷小魚。
  • 龍應臺:目送孩子漸行漸遠,你也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
  • 做一位心靈手巧的美容師,美容毛巾疊法大全
    美容行業裡最特別的人,都關注我們了。
  • 民間老手藝 | 修鞋匠
    相關連接:  民間老手藝 | 絞臉  民間老手藝 | 收了高粱綁笤帚  民間老手藝 | 一針一線納布鞋  在他鄉 | 冰城修單車 饅頭充飢腸  大窯土陶
  • 蘇州這門老手藝又火了
    「當了69年的箍桶匠,原本以為老手藝要消失了,沒想到隨著人們生活需求的變化,我反倒成了大家眼中的『紅人』。」還有木製的啤酒桶可做廣告裝飾品、木傘桶可放長雨傘……翁根林定製的木製品種類越來越豐富「老手藝」越來越吃香
  • 伊爾莎美容SPA輝煌9周年慶
    8月25日—8月27日(麗水店)誠邀所有核心品牌浙江省總經理盛情出席現場籤售會,年度最大優惠、年度最大讓利、年度最大贈送盡在三天總經理籤售會!讓利終端,回報終端是我們本次籤售會的宗旨,伊爾莎美容會所年度史無前例優惠正在火熱進行中~~~~~~ 【伊爾莎美容SPA會所】 伊爾莎連鎖機構始創於2003年,是一家集無添加健康肌膚美容
  • 土糖技藝傳承者吳少玉:有了奉獻的人,祖國才更強大
    吳少玉表示,土糖技藝的傳承是她的根,是她繼續前行的方向,她將繼續踏踏實實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工作,為當地發展服務。在不斷學習前輩們的事跡和學習榜樣的過程中,讓吳少玉有了很多自己的感悟,她說,年輕人需要榜樣,多了解歷史,多了解前輩們的事跡,讓我們更有力量。「有需要我們去做的事業,有理想,有支持我們的人,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農村,我覺得都一樣。」
  • 懷舊 | 古老捕魚技藝——「磺火捕魚」
    由於青鱗魚價格便宜,傳統捕魚法耗費體力,沒有新人入行,目前船員平均六十歲上下,這項傳統技法未來幾年來恐怕隨著老船長退休而走入歷史。為了鼓勵漁民傳承磺火技法,新北市漁管處以每公斤十五元新臺幣的價格收購青鱗魚,並製成魚乾、罐頭等。另外,在各方輔導下,這項捕魚技術目前已經轉型為一項觀賞活動,吸引了眾多攝影師前來採風。
  • 夜讀 | 學聽閩南話
    回家後大姐四歲的孫子用一句閩南話考我:「姨奶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茫然搖頭,小傢伙洋洋得意:「下車請注意安全!姨奶奶連這句都聽不懂!」是啊!四歲小兒都可以把地鐵上的這句閩南語播報模仿得十分標準,而我來廈門十幾年,至今連聽都聽不懂,真枉為家庭主婦年年月月跑菜市場,時常跟講閩南話的攤販們打交道。
  • 曲靖閩南鋁合金不鏽鋼市場開業大吉
    曲靖「閩南鋁合金不鏽鋼市場」,經過一年多的規劃籌建,於今日上午10:00(7月23日)盛大開業!
  • 骨盆整脊法具有很好的預防保健作用
    骨盆整脊法不僅僅限於對病人的治療,對某些疾病的預防、消除 疲勞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1)消除疲勞。
  • 古老背風採「琅琊榜」排名 你上榜了嗎?
    古老背風採第十四期「琅琊榜」新鮮出爐咯,親們速速來圍觀。
  • 正宗閩南大眾臉原來是這樣……
    這一標準引發網友討論,不少閩南網友也提出問題:「正宗」閩南人,究竟長啥樣?閩南人相貌有特色:與異域通婚 有點「混血」模樣  既然,「中國大眾臉」是國字臉與瓜子臉。那麼,專屬於閩南人的臉又是什麼樣的?為此,記者諮詢本報資深人文地理編輯盧志明。  盧志明告訴記者,身為中華子孫,閩南人的面貌在總體上與國人一致,富有東方風韻,但又有自己的特色。
  • 恭賀丨西安柏凱醫療美容門診部加入陝西省整形美容協會會員單位
    2020年11月5日下午,「陝西省整形美容協會會員單位」授牌儀式在西安柏凱醫療美容門診隆重舉行。陝西省整形美容協會會長馮雲、黨支部書記王秀茹、常務理事王濤等一行四人出席了本次授牌儀式。陝西省整形美容協會會長一行人員參觀了西安柏凱醫療美容門診部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護理站等地方,了解柏凱在醫療質量管理、醫師隊伍建設、護理流程等方面的基本情況,並就整形美容的未來方向、整體社會環境以及合法合規運營等方面進行深入的交流
  • 臺灣新北市汐止林氏宗親到閩南比幹廟祭祖拜謁
    2018年3月9日下午,臺灣新北市汐止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賴松率澎湖縣林氏宗親一行16人到永和鎮馬平閩南比幹廟祭祖拜謁。晉江市比幹學術研究會創會會長林時吟、會長林榮登、理事長林金平、常務副會長林玉堅、秘書長林文族以及閩南比幹廟管委會、各分會負責人參加了本次祭祖活動。泉州比幹文化學會會長林太平伉儷專程從泉州趕到閩南比幹廟參加了祭祖拜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