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
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
【老父親收到8個兒子過年費,走路帶風了!】
湖南長沙老父親收到兒子5萬元轉帳費用後,人整個變了。從ATM取款機上查詢有五萬多後,背著手走路,腰也直了,腿也不疼了,連買滷味的時候都用手點一個、點二個、點三個了。
說實話,看了這個視頻我眼睛裡面有點水汽,老人腰板硬了、走路帶風了,支撐起他精神的不是那5萬塊錢,而是兒子們都牽掛著他,並且兒子們應該生活的還不錯。
老人們一輩子圖個什麼?不就是想讓孩子們有出息嗎?老人的背影有一點點佝僂,也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我覺得背影是高大的,表情是最美的。
根據全國老齡辦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為2.22億;全國60歲及以上老人在業人口為9235.3萬人。也就是說,在退休老人當中,有超過4成人仍然在繼續工作。
我國的《婚姻法》第21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的子女必須贍養父母,給父母必需的生活費。」無論是從社會現狀還是從法律角度上來看,一旦我們能夠自己獨立生活,就對父母有了贍養的責任。
但是,現在的80後、90後這一代人,大部分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比外界想像的更加大。平日裡負擔自己和孩子的花銷已經很吃力了,很少有人還能有餘力對父母盡到照顧和贍養的責任。
在這個現狀下,《維度》調查發現,僅有10.19%的人群認為父母現在的養老生活很幸福,僅有12.89%的人群認為子女贍養可以作為將來養老來源的選擇之一。超過半數的人群都在指望退休金養老而不是子女。
其實,現在很多父母也都明白孩子的壓力很大,並不指望孩子能夠給自己什麼。但是作為孩子卻不能順著父母的思路,認為自己的「不付出」是一種理所應當。即便平時沒有給父母贍養費的習慣,過年的時候也要給父母準備一份紅包吧,哪怕是一個小小的。
這裡不禁感慨一下,自己從來沒有在過年的時候給父母發過紅包。以前沒有工作的時候年底都是期盼著父母的紅包。後來工作了,有了工資卻忘記給父母回饋一份屬於他們的紅包。
紅包不重要,但是紅包給父母帶來的那份喜悅才是無價的。
辛苦一年不說攢了多少錢,僅僅是一份心意,隨著我們的長大,父母也慢慢年老了。都是老人像小孩,這話說的沒錯,人生本不就是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的過程嗎?
父母有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紅包,更多的也需要關懷跟陪伴。但是兒女現在都在忙活自己的事業,只要在有空的時候抽出一點時間陪伴一下父母那也是孝。
父母在,人生尚有期盼。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