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很多人好發凍瘡,患處紅腫、瘙癢,嚴重者還會出現患處皮膚糜爛、潰瘍等現象,病程較長,易反覆發作。
凍瘡是由於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損害,是冬天的常見病,患者主要為兒童、婦女及老年人。
在長江中下遊一帶,凍瘡的發病十分普遍,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凍瘡的發病原因:寒冷是凍瘡發病的主要原因。其發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溼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痺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發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溼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病。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溼、鞋襪過緊及長期戶外低溫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凍瘡的發生。
長江中下遊冬季雖不及北方寒冷,但因為空氣溼度大,室內陰冷潮溼,暖氣普及度低,所以,相對於北方,生凍瘡的人群自然較多。
凍瘡一旦發生,在寒冷季節裡常較難快速治癒,要等天氣轉暖後才會逐漸癒合,要減少凍瘡的發生,關鍵在於入冬前就應開始預防。
在我國,很多人治療凍瘡用的是土方或民間偏方,如冷水擦洗、辣椒水浸泡、生薑擦拭,這些治療方法缺乏醫學驗證,不僅不能預防和治療凍瘡,反而可能會刺激皮膚,起到反作用。
凍瘡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涼、肢端發紺、多汗等表現。皮損好發於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緣、足跟等處,常兩側分布。除了注意保暖、增加熱量攝入、加強運動以外,保護皮膚角質層對預防凍瘡意義非凡。
1986年10月17日,餘良卿針對凍瘡患者所研製生產的 「凍瘡膏」首次獲得批文(皖衛藥準字(86)第260號)。至2016年,「餘良卿號」凍瘡膏已整整銷售30年。
餘良卿凍瘡膏為黃色軟膏劑,塗沫方便。本品所含樟腦具有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止痛、止癢作用。所含硼酸具有輕度抗菌消炎作用,適用人群廣泛,可長期使用。
凍瘡重要的是預防。秋末冬初,即使用本品每天塗抹於凍瘡好發處,進行適當按摩,能促進患處血液循環,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讓這個冬季遠離凍瘡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