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方|小兒腹瀉不用急,一個蘋果就管用

2021-02-22 秘方匯

小兒腹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疾病。主要特點為大便次數增多和性狀改變,可伴有發熱、嘔吐、腹痛等症狀及不同程度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病原可由病毒(主要為人類輪狀病毒及其他腸道病毒)、細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產毒性大腸桿菌、出血性大腸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以及鼠傷寒沙門氏菌、空腸彎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蟲、真菌等引起。腸道外感染、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過敏、餵養不當及氣候因素也可致病。是2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病

秋季是各種病菌滋生的季節,很多人會因為飲食不當,因為腸胃疾病,腹瀉是最主要的症狀,寶寶抵抗力差,尤為明顯。所以針對夏季的飲食衛生,更要提高警惕,即使做涼拌菜,蔬菜洗乾淨後,最好在開水中燙幾秒鐘,以去除表面殘留的細菌,這樣吃起來更加的安全放心。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食療的方法來治療腹瀉,蒸蘋果。蘋果生吃治便秘,熟吃治腹瀉。蘋果中含有豐富的鞣酸、果膠、膳食纖維等特殊物質,鞣酸是腸道收斂劑,它能減少腸道分泌而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而果膠則是個「兩面派」,未經加熱的生果膠有軟化大便緩解便秘的作用,煮過的果膠卻搖身一變,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

鞣酸在果肉及果皮內均含有,果皮中含量更豐富;而果膠含在果肉內,近皮處豐富,將蘋果煮熟後對半切開,會發現近皮處有一層淺黃色的物質,就是果膠。因此,在吃熟蘋果時,最好連皮一起吃,這樣治療腹瀉的效果會好些

第一步:蘋果用水衝洗一下,浸溼表面。

第二步在蘋果表皮上放少許食鹽,雙手握著蘋果來回的搓,表面的髒東西很快就能搓乾淨,而且鹽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

第三步:然後再用水衝洗乾淨;將蘋果對半切開;去掉蘋果的根蒂,用勺子挖掉蘋果核

第四步將蘋果切成均勻的小塊,蒸的時候可以在短時間內熟透;切好的蘋果放入小碗內。

第五步放入鍋上蒸,鍋開後,大火蒸5分鐘;取出,稍冷卻後,即可食用。

>>>>更多秘方

每日秘方 | 經常困擾胃脘痛,武鳴中醫有秘方

每日秘方 | 經常拉肚子怎麼辦?廣西武鳴中醫秘方好

養生課堂 | 不按時吃藥,還能補上嗎?

養生課堂 | 秋天慢慢將會來到,我們又該注意什麼那?

養生好物 | 秋後食三瓜,人參不如它

《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問答

醫院通道 | 貴州省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中醫醫院

     秘方匯會從各家中醫(民族)醫院搜集大家關心的各種秘方,並向大家分享,我們致力於搜尋真實有效的秘方。點擊下方二維碼識別即可關注我們。

淘藥方網站

淘藥方是一個網際網路+民族醫藥的醫療服務平臺,也是中醫民族醫藥交流與推廣的互動平臺,這裡匯集了來自全國的中醫和民族醫藥特色療法、特色秘方。

相關焦點

  • 小兒腹瀉多外感,效如桴鼓白朮散
    患兒母親亦腹瀉,自行照方2倍用量抓藥服用,2劑亦愈。此經驗來源於愛愛醫論壇一貼「外感腹瀉效方——白朮散」,後見著名兒科醫生周慕新亦喜用此方治療小兒秋季腹瀉、腹瀉兼上感等,因而嘗試用之,果然效果甚佳。蓋小兒脾胃嬌嫩,外感常影響脾胃運化,外邪閉塞於外,津液不能敷布於腠理而下陷,則發為腹瀉。此病秋冬季尤常見。
  • 腹瀉:還在用蒙脫石散?這4種小方法巧治腹瀉
    症狀:腹瀉方法:禁食休息
  • 總筋穴:小兒驚風夜啼要穴(視頻)
    用於急慢驚風。取其鎮靜之功,用於睡臥不安、夜啼、多動症、抽動穢語症候群、睡中磨牙瞬目等病症,多用掐法,可配以掐十宣、揉百會、搗小天心等。 2、用於治療熱性疾病時,多用揉法,可以配合清心經、清天河水、清小腸等。
  • 小兒外治8法:捏擠法
    捏擠法由山東張漢臣小兒推拿流派開創,為小兒外治法之一。
  • 養生保健 | 小兒腹瀉喝葛根神曲粥
    小兒易受暑熱侵襲,當貪吃或多吃冰冷寒涼食物,就會導致腹瀉、發熱煩鬧、噁心食少等症狀。
  • 吃了超市買的「針眼」蘋果,海口母女倆腹瀉不止!食藥監部門都介入了……
    點擊上圖進入專題↑↑海口一對母女吃了帶「 針眼 」蘋果後竟腹瀉了?疑蘋果農殘超標,並馬上向超市討說法!來往下看↓↓↓  11日上午,市民李女士從海口市海甸二東路海甸城的萬家惠超市內購買了約3.5斤的蘋果,回到家後她與女兒吃了之後均出現作嘔腹瀉的症狀。李女士細看發現每個蘋果都有個像針孔樣的斑點,懷疑蘋果被注射農藥,李女士與丈夫吳先生向超市討說法。
  • 小兒保健推拿系列 ▏堅持這樣做,孩子吃飯香!
    厭食是指小兒較長時間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種常見病症。本病多由於飲食餵養不當導致脾胃不和,運化失職。發病年齡多見於1-6歲。患兒除厭食外,其他症狀不明顯,預後良好。但病程長者,可造成氣血生化不足,從而出現面色少華、形體消瘦、衛表不固以及容易感冒不適,甚者轉為疳證。臨床以脾胃不和型多見。
  • 【醫術交流】李長可:直腸給藥治療腹瀉用藥體會
    李長可:山東泗水基層醫生,基層醫生俱樂部特約通訊員 腹瀉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為多。現在天氣漸漸轉涼,秋季小兒腹瀉病人明顯增多,運用中醫整體觀點為指導思想,人與自然密切相關,根據「人與天地相應」原則,運用海立新直腸給藥治療腹瀉效果顯著,我把診療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小兒秋季腹瀉,出現瀉下拉稀,蛋花樣,水樣便,口淡不渴或者惡寒發熱,表現為寒溼瀉,病機為感受寒溼外邪,造成脾胃功能失常,大小腸功能失職,水谷不化,清濁不分,並走大腸。
  • 小兒保健推拿系列 ▏孩子脾虛?來跟Dr.黃學學健脾和胃的推拿手法吧!
    小兒推拿是通過各種手法刺激相應穴位,有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等作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雖然如今很多人都推崇小兒推拿,認為不打針不吃藥就能治好病,是個綠色安全無副作用的好方法。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甚明了,甚至忽略了小兒推拿的精粹——治未病。「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 小兒臟腑點穴的應用--2017百強兒推師李盛春
    小兒推拿是中國傳承已久的中醫療法,目前小兒推拿已經被正式列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中醫項目第一次進入"公衛"項目,是目前進入"公衛"項目的僅有2個中醫藥之一,其綠色安全的特點已深入人心,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接受。小兒推拿論壇作為兒推行業的引領者,致力打造兒推行業的標杆,挖掘兒推優秀人才並展示他們的技術、理念、思路、手法等,兒推論壇策劃了本次全國百強兒推師的評選活動。
  • 秋天咳嗽感冒,煮點它一天就好,超管用!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咳嗽感冒最常見尤其是孩子和免疫力低的人雖然不是大病但是很難好教你幾招不用吃藥就能好
  • 咳嗽感冒,煮點它一天就好,醫生也經常用,超管用!
    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咳嗽感冒最常見尤其是孩子和免疫力低的人雖然不是大病但是很難好教你幾招不用吃藥就能好
  • 一組小兒調臟腑的保健穴位,捏捏小手試試吧!
    小兒推拿五經穴1.位置:拇指末節螺紋面。亦稱脾土。更多育兒乾貨可以點擊下方:每日一穴:小兒穴位△ (記得「點讚」和「在看」哦~讓更多寶媽了解小兒推拿方法)
  • 用它煮水喝,特管用!你家廚房就有
    小編今天給大家支個招:用一些常見的食物煮水喝,特別管用! 蘿蔔煮水,可緩解痰多刺激咽喉引起的咳嗽。這個方子,適用於消化不良、食積內停、生痰且化熱者(表現為咳嗽伴隨痰綿綿不斷,脘腹脹滿、噯氣,食慾差,大便不暢或秘結)。尤其是小兒外感,多是由食滯內停生痰而起,可以試試這個法子。
  • 任之堂公開:時行小兒感冒咳嗽治療參考方法
    任之堂推薦:時行小兒感冒咳嗽治療參考方法病因:外有風寒襲表,內有寒溼傷脾
  • 【每日一問】綠猴病是什麼?
    伊波拉病毒之前有科普過,可參見之前的「每日一問」:伊波拉為什麼叫伊波拉。其實,不僅是伊波拉病毒,世界上危險的病毒還有很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制定了一個世界通用生物安全水平標準,劃分出了四個生物安全等級。和伊波拉保持同一危險等級的,還有「綠猴病病毒」。綠猴病病毒又叫「馬爾堡病毒」,它可以透過體液——包括血液、排洩物、唾液及嘔吐物傳播。
  • 內踝尖穴:治療牙痛、牙痛、小兒重舌、扁桃體炎
    內踝尖穴屬於經外奇穴,別名又稱:踝尖(《類經圖翼》),呂細(《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有清熱解毒之作用功能,經常按摩此穴對治療牙痛、牙痛、小兒重舌、扁桃體炎等相關疾病有特效。內踝尖穴屬於經外奇穴,內踝尖穴的準確位置位於足內側面,內踝的凸起處。
  • 小兒推拿:小兒風寒感冒的穴位按摩(演示圖)
    小兒風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風寒感冒: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四肢關節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關穴5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