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是通過各種手法刺激相應穴位,有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等作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雖然如今很多人都推崇小兒推拿,認為不打針不吃藥就能治好病,是個綠色安全無副作用的好方法。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甚明了,甚至忽略了小兒推拿的精粹——治未病。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重在預防,強調治未病的重要性。
對於小孩來說,真正做到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長期堅持小兒保健推拿顯然是個明智的選擇。
既往我們推送的都是小兒推拿治療常見病的相關文章,接下來的幾周,我們將逐一介紹各類型的保健推拿,希望充分展現小兒推拿的魅力,更希望祖國未來的棟梁們能健康成長。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主運化水谷精微,是人體攝取營養物質的主要臟腑。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所需營養物質多,但小兒脾常不足,脾胃功能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脾胃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等功能與之不相適應。加之小兒飲食不知自調,家長餵養不當,易患脾胃疾病。
我們常說孩子脾胃虛弱,有些是因為過多進食寒涼生冷食物,有些是因為錯誤服用苦寒的藥物,或病後、病久失於調理等。這些都會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健脾和胃保健推拿不僅可以健脾和胃、增強食慾、調理氣血,還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是保證小兒健康發育的重要的基本手法。
容易疲勞,不願意說話,面黃消瘦或面色蒼白,唇色淡白,厭食,腹脹腹痛,大便溏或夾有不消化食物,或便秘。舌淡紅苔薄白,或舌體胖大有齒印,脈細弱。亦有反覆皮膚疾病,病後時有咳嗽,夜睡不安等。
【治則】健脾和胃,補益氣血。
【推拿處方】補脾經5分鐘,揉板門、運內八卦各3分鐘,推四橫紋200次,摩腹、按揉足三裡各2分鐘、捏脊10遍。
材料:準山10克,蓮子肉20克,炒白扁豆10克,炒苡仁10克,大米50克
做法:上料洗淨浸泡30分鐘,鍋內注入適量清水,煮沸後加入上料煲粥,粥成後,以白糖調味便可食用。
材料:太子參5克,淮山10克,茯苓10克,白朮8克,瘦肉3兩。
做法:上料洗淨浸泡20分鐘,同放入鍋內,隔水燉2-3小時,以鹽調味即可飲用。
1.保健推拿可每日一次,五天為一療程。一療程後休息2天再繼續。
2.保健推拿期間注意均衡飲食,忌生冷瓜果,肥甘厚膩,辛辣香燥之物。適當運動,保證充足睡眠。
3.有些小孩不配合,在家保健推拿時,可將推拿處方分2次,2天做一個處方也是可以的,甚至可以3天做一個處方。
4.推拿期間可以配合食療,食療建議一周2-3次,視情況而定,無需每日飲用。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及針灸推拿專業,師從小兒推拿專家王立新和陳紅蕾老師。擅長運用小兒推拿治療小兒感冒、咳嗽、鼻炎、厭食、便秘、腹瀉、近視、小兒肌性斜頸以及嬰幼兒健康體質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