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安鎮聯川村:大棚蔬菜種植助農增收

2021-02-13 海豐廣播電視

科技是現代農業發展強有力的支撐,在我縣聯安鎮聯川村,村民藉助大棚蔬菜種植,解決了過去遇到的一系列種植難題,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產業發展開闢了新路子,農業科技真正來到了田間地頭,助力產業增收、鄉村振興。

時下雖是深冬,但在聯安鎮聯川村富蔬康生態農業種植基地大棚裡,一片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奶油生菜、上海青、水晶菜、黑葉白菜等蔬菜枝繁葉茂、長勢喜人。種植戶林浩琪與農戶正忙著移栽、採收,一派繁忙的景象。

(大棚種植)可以杜絕土壤的汙染問題。第二就是不受天氣的影響,管理起來特別方便。現在我們最主要對接的是住宅小區、酒店、月子會所、學校等等。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綠色、有機、純天然的蔬果逐漸成為了市民餐桌上的「主角」,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正是因為看到這點,林浩琪與村民調整產業結構,加大資金投入,科學種植大棚蔬菜,取得了良好效益。同時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戶就業,有了穩定的收入,讓村民實現共同致富。

富蔬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我們村種植了綠色無公害蔬菜,帶動村民就業,增加他們的收入,解決了閒置的勞動力。

近年來,我縣大力發展大棚等高效設施農業,積極推廣引進熱銷品種,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代農業使廣大農民打破了傳統的生產模式,衝破了自然條件的限制,帶動農業生產方式由傳統、粗放型向精細、集約型轉變。

水肥一體化就是在種植的過程中採用滴灌的設備,就不需要人工進行施水,特別的方便,而且科學標準。因為水跟肥的量是有一定標準的,在這一方面跟傳統耕作方式比起來就科學很多。

科技助農,聯農帶農。我縣將以產業振興為引領,大力發展高效現代農業產業,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相關焦點

  • 錯過蔬菜種植農時!玉屏水田……
    微玉屏投稿郵箱:weiyuping1984@qq.com玉屏水田壩區:搶抓農時種百合因地制宜助農增收  「你也來了!」今年,由於雨季長、降雨量多,水田壩區錯過了原規劃的蔬菜種植農時。為降低損失,朱家場鎮黨委政府引進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在水田壩區搶抓農時種植百合,不僅讓村民獲得了土地租金,還讓他們通過在壩區務工增加了收入。  「我是松桃人,知道我們那邊有種植百合,便通過那邊的政府聯繫上了種植百合的合作社。他們來我們這裡考察後,發現水田壩區的土壤、氣候、海拔都很適合種植百合,就租了土地種植。」
  • 愛心助農:金手指來啦
    郝師傅,50歲,土生土長的即墨人,別看他戴著一副眼鏡,斯斯文文,幹活是一把好手,而且愛學習肯鑽研,35歲那年,放棄熟悉的電機生意,轉行做起了種植
  • 皇城村的大棚西紅柿長勢喜人【睛彩晉城●337期】
    天愛 西城區南北走向的景西路工程即將竣工通車,綠化工正在緊張種植街心花卉樹木估計年底就會通車撿到金鍊子立刻上交,給這位保潔員陽城大棚裡的西紅柿太陽 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設施蔬菜園區的大棚內,村民們正在採摘小西紅柿。近年來,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把「設施蔬菜」產業作為現代特色農業的重點項目來推廣,採取項目扶持,規模化、標準化、產業集群化發展,讓農民獲得實惠。
  • 白雲鎮平元村春節剛過,種植蔬菜一片繁忙的景象
    2月18日上午,記者前往位於白雲鎮平元村的勝成合作社蔬菜大棚基地,合作社負責人朱勝成踏著早春的腳步來到大棚,查看蔬菜長勢、打理噴灌情況。、 現在基地有三百一十畝、 兩百一十個大棚 。勝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勝成說。  勝成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蔬菜種植為當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務工機會。春節前後是蔬菜大棚育苗的最佳時節,育苗大棚內,村民陳忠蘭和一幫姐妹們抓住春日好天氣正忙著在漂盤上間苗。  春節後 來上班我們第一件事就是間生菜苗 、為我們春天種植打下基礎, 我們在這裡上班 ,一個月的工資有兩千多,又能照顧家裡老人小孩 ,在這裡上班感覺很滿意。
  • 江界河鎮龍塘村:身障人士彭忠俊艱苦創業駐村工作隊伸援手助發展
    甕安縣江界河鎮龍塘村村民彭忠俊,雖然身體殘疾,卻意志堅定,憑一支手扛起鋤頭種植大棚蔬菜,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與常人相比,彭忠俊的創業之路要艱辛得多,遇到困難時,駐村幹部和相關部門主動向他伸出援手,竭力幫助他渡過難關,為他創業助一臂之力。
  • 林立新:發展果蔬基地規模化種植,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林立新:發展果蔬基地規模化種植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在連城縣莒溪鎮璧洲村,憑藉著發展果蔬基地規模化種植,幾年來,青年致富帶頭人林立新帶動當地村民和貧困戶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近日,在莒溪鎮紅果蔬菜瓜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裡的絲瓜種植基地,合作社負責人林立新正在指導貧困戶如何給絲瓜穿「外衣」,以及在管護絲瓜方面的注意事項。
  • 12月16日遷西頭條:縣移民遷建辦聘專家授課 提升村民蔬菜技術/下月起欠電費將會影響你貸款、出行/唐山某地一場瘋狂騙局鬧到了央視
    為加快推進水庫移民村農業現代化進程,提高移民農戶的蔬菜種植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儘快實現精準脫貧村脫貧的工作目標,12月14日,遷西縣移民遷建辦公室在所包駐的精準扶貧村羅家屯鎮水泉村舉辦「遷西縣水庫移民2017年第一期大棚蔬菜管理技術培訓班」。
  • 雲南首家黑木耳種植協會成立高原雲耳產值破千萬
    協會成立後,將做好黑木耳基地建設,建設具有強大輻射帶動能力的示範基地,摸索「協會+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實行統一品牌、統一分級、統一定價、統一銷售,改變各自為政的不良局面,種植戶抱團合力闖市場。同時,還將成立高原黑木耳種植技術信息小組,做好種植管理、收購等技術指導,實現提高高原黑木耳種植技術和農民增收這一目標。
  • 瓊海市知聯會聯合多部門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下鄉活動
    煙塘民風淳樸,人民群眾對本次科普下鄉活動興趣很高,各個參與活動單位推出的檳榔胡椒種植方法和防病防治、法律服務等內容備受關注。知聯會結合市委市政府「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幸福瓊海」的中心工作,根據會員來自不同行業、不同系統的優勢,重點介紹了瓊海市風情小鎮建設、人文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特色飲食等內容。知聯會的推介獨具特色,一幅幅珍貴圖畫,一張張科普資料,引來不少群眾駐足觀看,得到了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認可。有不少村民在活動現場拿了很多宣傳資料,他們表示,回去後會認真學習,開闊視野,提高知識文化水平。
  • 「洛城速度」令人驚嘆,被淹大棚下一步要這樣辦!
    據了解,本次洪災讓馮家堯河村多個大棚受損,為減少損失,村裡迅速組織自救,統一購買了400臺抽水機在棚區連軸作業,由村裡黨員組成的救援小組全部堅守一線。截至目前,該村已完成大棚修繕17個,100多個大棚重新栽上種苗。
  • 助農紓困,一起買盆迎春花!
    臨近年終,不少人都期待著過個紅紅火火的春節,有一群人卻「一籌莫展」,他們便是年花年桔種植戶。疫情防控之下,花市接連撤檔,讓桔農、花農們一年的心血面臨著「血本無歸」。年桔銷售受影響以廣佛交界的順德陳村為例,年桔之鄉順德陳村是全國約8成年桔的核心產區,全鎮年桔種植規模約7000畝,年產值3億元。連日來佛山禪城、大良、裡水等地的傳統花市陸續取消,使得年桔銷售有一定影響。有種植戶表示,往年七八十元一盆的年桔,今年價格只能往下調。蘭場出貨量不足一成迎春花市常見的蝴蝶蘭亦是如此。
  • 助農 | 果農急了!四川500萬斤紅心獼猴桃急盼銷路,幫幫他們!
    ▲點擊上圖,助力四川紅心獼猴桃浦江利興合作社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幫扶助農」商城),今年受疫情影響,獼猴桃的銷路本來就不暢,近年在政府的大力倡導幫助下,獼猴桃種植得到長足發展。方式一:微信公眾平臺購買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在微信公眾號搜索「幫扶助農」,進入公眾號。點擊「進入商城」進入商城頁面,搜索「四川紅心獼猴桃」直接下單。
  • 山丹周莊:大棚地裡春來早
    大年初三,年味正濃,而武山縣山丹鎮周莊村寬敞整潔的水泥路上不時有村民開著載有農具的電三輪前往蔬菜大棚地裡,記者不禁詢問:「大過年的您還不歇著啊?」「這年要過好,地裡的活也不能耽誤呀!」村民樂呵呵地說。記者前往村邊大片的蔬菜大棚區,看到這裡作為全縣的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一排排塑料大棚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銀光,雖然外面寒氣逼人、萬物蕭殺,但大棚裡面熱浪襲人、綠意盎然,那綠油油的韭菜、白裡透紅的水蘿蔔、紅彤彤的西紅柿、嫩綠色的筍子等,各種蔬菜長勢喜人、生機盎然,菜農們忙碌的場面比其他村裡人忙著走親戚的場面還要熱火得多。
  • 馬鈴鄉:「農旅融合」開啟「新生活」
    儘管天氣已經轉冷,但在花溪區馬鈴鄉谷中村鑫果採摘園的大棚裡,前來採摘葡萄的遊客熱情卻絲毫未減。  「我們栽種有精品葡萄、柑橘等水果300畝,現在葡萄都已經全部掛果了。  近年來,為了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富美鄉村,馬鈴鄉將「產業扶貧」作為增加當地農戶收入的主攻方向,並按「農旅融合」發展思路,實施了傳統低產農業有序退出計劃,明確了「蔬菜、水果、鄉村旅遊」融合發展的產業布局,大力發展優勢特色高效農業,促進當地「菜、果、藥、畜、禽、蛋」等產業的提質增效,並以谷中村為試點,積極探索開展農村「三變」改革,建立了覆蓋低收入困難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召開群眾宣傳動員會
  • 高寨鄉:林下種出食用「花」,綻放群眾增收夢
    灰樹花是項目的其中一環,共種植了20畝,畝產約5000斤,畝產值10餘萬元。灰樹花作為藥食兩用菇類,其營養和口味都勝過號稱菇中之王的香菇,不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藥用價值,還具有很強的抗癌功效。此外,灰樹花基地上還套種了2.5萬棒木耳,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讓群眾穩步增收。「既要生態美,又要產業興。」
  • 鳴沙鎮:建設育苗場助力瓜農增收致富
    據介紹,基地建成後,前期將會進行西瓜育苗,當西瓜育苗全部賣完後,基地會把大棚承包給當地群眾進行蔬菜種植,在提高基礎設施利用率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 惠城蘆洲鎮:鄉賢積極認購滯銷蔬果,還有百萬斤需要「吃貨助農」
    因此,蘆洲鎮黨員志願者挺身而出,正利用積極有效的措施和渠道幫助農戶們找出路,為他們解決銷路問題,發起「吃貨助農」活動,希望能為疫情中遭受嚴重損失的農民朋友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為了能讓這次公益助農活動取得實效,黨員志願者們實地考察了種植基地,了解農產品質量,並跟他們協商好助農產品價格。
  • 美東蔬菜——德州人的菜籃子:讓更多市民吃上健康、營養好蔬菜
    山東雙一有限股份公司食堂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每天九點,美東蔬菜的冷鏈車準時將新鮮蔬菜送進餐廳,保證了食堂為員工們準備餐食的效率和速度。「公司規定既要讓員工吃的安心,更要舒心,食堂飯菜需搭配豐富、變化常新、營養合理,美東蔬菜能很好地滿足我們的需求。」雙一有限股份公司食堂負責人表示,美東會提前在線上提供十餘種應季蔬菜訂單,採購人員根據需要選擇即可,如今食堂一周蔬菜能夠做到每天不重樣。」
  • 戰「疫」情 ,搶農時!臨泉保障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考慮到社會每日的蔬菜需求,兄弟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又急需在外地的工友回來幫忙,在經過我縣和貴州省羅甸縣的對接後,就有了這次返崗專列。安徽臨泉和貴州羅甸兩地都做了充足的防疫保障,幫助60多名員工返崗復工。2月19日,專車到達貴州省羅甸縣,醫務人員現場對農民工進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示範指導,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