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行李箱公司Bluesmart本月初宣布停業後的兩周,又一家智能行李箱公司宣布終止業務。位於紐約的旅遊初創公司Raden近日於官網宣布,該公司「不再經營」。
這兩家美國智能行李箱公司在本月相繼倒閉,罪魁禍首則是美國航企禁止旅客攜帶擁有不可拆卸電池的智能行李箱上機的規定。
2017年12月,美國航空、阿拉斯加航空和達美航空共同宣布這項禁令,美聯航和美西南航空也緊隨其後。各大航企針對不可拆卸電池行李箱的封殺,直接導致兩家智能行李箱公司難以為繼。
當時就有預言說,今年1月生效新規將會對此類智能行李箱公司的生存產生重大影響。但沒想到只用了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兩家智能行李箱公司就迎來了倒閉的命運。
智能行李箱配備了GPS跟蹤定位、重量傳感器,以及內置的手機充電功能——但是這些都需要電池提供動力。
「因為新規不可預見性的改變,我們的客戶將不再享受便捷的出行體驗。」Raden公司在官網上這樣說。
圖:Raden智能行李箱
Bluesmart的行李箱產品也根本無法拆卸其電池。這家公司在網上發布了一條「苦樂參半」的聲明——其所有智慧財產權、設計和品牌都已出售給行李巨頭Travelpro。Bluesmart寫道:「它們代表了管家的最佳選擇,並帶來了我們的創新。」
Bluesmart至少還有其他大公司可收購,但對於Raden公司來說則是其公司和品牌的終點。不僅如此,Raden公司同時結束了其退換貨和維修服務。
「名副其實的雷區」
兩家智能行李箱公司均表示,現有顧客仍可繼續使用其行李箱App軟體,但不可能享受退款或者其他補償。
Raden智能行李箱的起步售價為295美元,目前許多零售商仍有部分存貨。
截至發稿前,網上電商亞馬遜英國版仍有Bluesmart智能行李箱售賣,最低價格為490美元。
全球權威市場研究機構CCS Insight諮詢師本·伍德(Ben Wood)說,這項新規可能會造成旅客值機時的迷惑——到底哪些行李箱可以帶上飛機。
他向BBC這麼形容:「鋰離子電池和無線電技術的集成,比如藍牙和蜂窩連接,把智能行李箱變為『名副其實的雷區』。」
「考慮到複雜的規定——究竟什麼可以帶上飛機,什麼又不可帶上飛機;那麼有關行李箱電池的新規成為話題,就不那麼讓人感覺小題大做了。」(本文編譯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