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參議院報告質疑皇家海軍水面艦隊重構計劃

2021-02-26 現代軍事

皇家海軍水面作戰部隊目前有19艘戰艦,包括13艘23型護衛艦(8艘用於反潛戰,其餘用於通用作戰)和6艘45型防空驅逐艦。其中,23型「蘭開斯特」號戰艦正在開展延長戰備能力的塢修,45型「無畏」號驅逐艦目前正用作工程訓練艦。

參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朱利安·劉易斯表示,皇家海軍水面艦隊規模已降低到其執行多種任務所需的艦隊規模以下。11月21日,參議院國防委員會報告出版,表示皇家海軍的已經較低的艦隊規模會進一步降低,原因則是26型全球護衛艦項目延期及31型通用護衛艦項目的不確定性。

《2015年戰略防務與安全審查》給出了關於建造8艘26型護衛艦及5艘以上較小型31型護衛艦的計劃。英國皇家海軍原計劃建造13艘26型護衛艦,但2015年的《戰略防務與安全審查》將數目降至了8艘,並表明將建造額外的艦艇來增強現有皇家海軍艦隊,隨後國防部打算採用同樣數目(5艘)更輕型的通用戰艦來取代削減的5艘26型護衛艦,即後來的31型通用護衛艦。31型通用護衛艦概念研究仍在進行當中,包括選擇合適的設計,巴布科克、BAE系統公司和BMT公司均在開展設計工作。

根據目前計劃,2023年至2035年間,13艘23型護衛艦將以每年一艘的速度逐步退役。報告指出,在該時間段中,新型護衛艦交付非常重要。對於26型護衛艦項目,資金問題對於項目延期產生了重要影響,如果進一步延期或是資金短缺導致建造進度減緩,那麼目前13艘護衛艦的數量將會進一步減少。

儘管國防部近期表示26型護衛艦建造將於2017年年中啟動,國防委員會仍然表達了對國防部和國防裝備與保障局缺乏緊迫感的擔憂,建造日期取決於國防部與BAE系統公司在設計及合同上的協商結果,因而存在不確定性,即使2017年開始建造26型護衛艦,2019年以前該項目也不會有艦艇服役。

國防委員會同時表示,如果想讓其對26型護衛艦項目重回正軌持有信心,國防部就必須提供關於26型護衛艦設計及合同的詳細評估,26型護衛艦建造項目和交付速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美三大軍種聯合發文件,中國海軍是水面戰唯一同級挑戰!
    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近日發布的新三軍戰略文件顯示,海上力量投射受到了重視,特別是針對與美國相近的對等軍事挑戰者中國和俄羅斯。該戰略文件的標題為「海上優勢:藉助集成的全域海軍力量」,討論了這三個軍種一直在考慮的許多作戰概念,包括越來越小的移動單元,分布式傳感器和通信網絡的使用,和無人駕駛飛機和艦船。在此之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開始了一項激烈的重組計劃,根據該計劃,所有的主戰坦克和許多重型裝備都將被淘汰,將重點放在輕型,低成本和移動作戰上。
  • 國際海軍艦隊大檢閱將舉行
    國際海軍艦隊大檢閱將舉行11月18日,為迎接東協成立50周年,泰國海軍在春武裡府芭提雅舉行了國際艦隊檢閱儀式彩排,來自17國的25艘軍艦和泰國海軍的15艘軍艦總共40艘軍艦在遊行彩排中霸氣亮相!國際海軍艦隊大檢閱將於11月20日正式舉行,泰國總理巴育和副總理巴逸屆時將主持開幕式,並登上泰國海軍旗艦「踏浪號」與其他國家海軍將領一齊檢閱國際艦隊!
  • 俄媒:美海軍謀求奪取北極控制權
    參考消息網1月18日報導俄羅斯《獨立報》1月15日發表了題為《美國計劃奪取北極》的文章,作者為該報觀察家弗拉基米爾·穆欣,文章稱,美國日前發布了名為《藍色北極》的海軍新戰略。該文件稱,美國及其盟國今後將積極幹擾俄羅斯在北極的行動。
  • 日媒稱中國優勢是能集中全部海軍艦隊掌控其領海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從超視距的海上視角看,美國海軍將有能力通過遠程炮擊、飛彈和無人機轟炸癱瘓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基礎設施。為克服這個弱點,以及對陸基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進行現代化和擴大,中國正系統性地打造一座「海上長城」——即一條從南海經過東海再到黃海的「防疫封鎖線」。  從地緣戰略上講,臺灣處於中國打造海上防疫封鎖線的突出位置。
  • 軍情 英媒:美國第三艦隊艦艇首進南海 兩大艦隊可同在亞洲行動
    (BBC中文網)據路透社引述美國兩個消息來源說,這是此類「航行自由」行動,首次不是由總部設在日本的第七艦隊指揮,用意是測試作此調整後,是否能讓美國海軍在亞洲兩個地區同時進行海上行動。了解這項調整行動目標的一個消息來源說,自二戰以來美海軍第三艦隊基地就再沒有直接指揮在亞洲的軍艦,現在做出調整意味著美軍能同時在朝鮮半島和菲律賓更好的指揮同時進行的行動。報導稱,這項調整將讓第三艦隊在第一線發揮更重大作用。
  • 關注 美媒:中國打造重型支援艦隊 欲獲全球行動能力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 外媒稱,為配合該國的航母和驅逐艦,中國正在配置一支重型支援艦隊這就意味著,它可以運送喪失動力的水面戰艦。當專用兩棲戰艦把第一批部隊送上陸地後,「光華口」號可以就位並迅速把第二批中國海軍陸戰隊員和兩棲裝甲車送上陸地。從「光華口」號開始,中遠航運可能將擁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特殊用途大型船隻。報導稱,隨著技術和經濟實力日益增強,中國正在發展世界級的大型裝備,以幫助該國在全球施展能力。
  • 英國航母首艦服役即漏水,對不起龍門吊上這四個大漢字
    英國今年算是跟「漏水」槓上了,繼500億日本高鐵列車首秀秀成「水簾洞」之後,英國皇家海軍購買的價值30億美元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服役之後也漏水了
  • 外媒:美軍高官承認艦隊在對抗中國時優化不夠,但總不能舉手投降
    [中國的遠程反艦能力迫使美國海軍思考變革]「自從成為海軍作戰司令官以來,我參加過兩次大型的戰爭,我絕對相信,就如何與中國抗衡,我們必須從今天的現狀中汲取更多的力量。」在吉爾戴發表上述評論之際,美國艦隊正在加緊進行今年夏天計劃進行的年度大規模演習中的第一次演習。這項重大的演習行動將使海軍能夠測試新軍事概念,並使用新技術。
  • 美媒:第8艘「超級驅逐艦」下水後,中國下步計劃是什麼?
    英國智庫機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2020年初的一篇論文中稱,關於055型驅逐艦的能力,「它可能是目前海上最強大的多用途水面戰艦」,代表著「中國海軍具有獨立進行遠程部署或多任務作戰的能力。」美媒表示,055型驅逐艦的建造計劃只包括8艘戰艦,因此尚不確定中國水面艦隊的未來會是什麼樣,以及055型的繼任者何時開始建造。
  • 日媒稱蒼龍級潛艇跟蹤中國艦隊14天未被發現:真的還是吹牛?
    日本媒體披露稱,在2015年1月,日本海自的蒼龍級AIP動力潛艇曾經追蹤,一支前出第一島鏈進行遠洋演習和航行的中國海軍艦隊,一連14天,而中國海軍一直都沒有發現遭到潛艇跟蹤。日本現在已經裝備8艘蒼龍級潛艇,其是當今世界最大最先進的常規攻擊潛艇,性能已經十分接近核潛艇。
  • 東方艦隊現身中東,美航母落荒而逃!伊:我是不是有救了
    更何況林肯號航母戰鬥群裝有海軍火力網,可以更快的整合信息,提高火力發射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為美國海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作戰能力。而伊朗的壓力不僅僅只有這些,據了解,美國除了林肯號航母戰鬥群以外,還派了很多軍艦包圍伊朗。不僅如此,美國還打算將正在印度活動的美國阿靈頓號兩棲登陸艦也加入航母戰鬥群,這大大增加了美國海軍的實力,讓伊朗再次感覺到壓力感,和緊迫感。
  • 除了盛裝出席各種活動,英國皇室成員的工作職責到底是什麼?
    英國王室是最古老的王室之一,又有著全英國最獨特的權力,英國也是史上首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國家,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聖公會的
  • 討論話題:你相信美國真的有太空艦隊嗎?
    這個用戶分享了一個文章:美國海軍和NASA有一支可完全操控的太空艦隊。麥金農還發現了代號為「USS」的秘密太空艦隊的證據。據麥金農說,這支艦隊由美國操控,並配備了軍事人員。儘管有很多人否定了麥金農的斷言,但也有人支持他。例如,據威廉·湯普金斯說,NASA擁有一支高度機密的太空艦隊。此外,湯普金斯認為,這支艦隊的任務是維護火星和月球上的殖民地。科裡·古德也支持這些,聲稱火星在20世紀30年代首次被德國人訪問,並最終在70年代被美國殖民。
  • 伊莉莎白二世:英國女王曾在皇家之旅中經歷過這種可怕的折磨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其漫長的統治期間遊歷了世界上許多國家。毫無疑問,一次皇家之旅會在她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她不得不忍受可怕的折磨。1981年訪問紐西蘭時,一名17歲的少年試圖暗殺伊莉莎白二世。10月14日,在去達尼丁參加科學展覽的路上,少年Christopher Lewis下車向伊莉莎白開槍。
  • 突圍:中國海軍踩點第三島鏈
    此番中國「161遠航編隊」前進第二、第三島鏈,頗有為今後中國核動力航母艦隊預先踩點的意味。1979年鄧小平登上當時中國第一艘自主設計建造的飛彈驅逐艦時說,「有了這樣的飛彈驅逐艦,中國就可以出洋了。」當時的中國海軍只是黃色海軍,連綠色(近海)海軍都稱不上,更甭說是藍色(遠洋)海軍了,但中國已有重返海洋大國的雄心壯志了,因為鄧小平又接著說,「在太平洋,中國人要有發言權。」
  • 穿行美國之三:近觀美國第三艦隊基地
    >————————作者〡蔣維勝至今不明白美國人是怎麼想的,如此重要的海軍艦隊基地,怎會允許遊船在身邊駛來駛去、遊人長槍短炮般的相機隨意拍照?下圖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時,一位水兵在紐約時代廣場親吻一位護士,被記者拍下登在雜誌上的原照聖地牙哥軍港是美國第三艦隊的基地和總部所在地。國人由於歷史的原因,對美國第七艦隊的名稱比較熟,而實際上,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同屬司令部設在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管轄,負責美國在整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軍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