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軍高官承認艦隊在對抗中國時優化不夠,但總不能舉手投降

2021-02-13 講武堂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據美國雅虎新聞網站3月24日報導,美國海軍表示,隨著中國有能力攻擊航母,它必須改變戰鬥方式。
美國海軍的高級官員在上周四說,中國可以用遠程反艦飛彈襲擊美國海軍的航母,並不意味著航母一文不值。美國海軍作戰司令官麥可·吉爾戴(Michael Gilday)表示,美國有關中國「反進入」武器的悲觀情緒太過簡單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海軍不應該調整其戰鬥方式。吉爾戴建議:「讓我們象研究物理題一樣來看這個問題。」「人們會說:『高超音速武器飛行得非常快,而且射程非常遠。航空母艦(在高超音速武器飛來期間)只能行進一段長度為『X』的距離,因此航母將不得不逃走。』這樣看問題過於簡單了。」

[中國的遠程反艦能力迫使美國海軍思考變革]

「自從成為海軍作戰司令官以來,我參加過兩次大型的戰爭,我絕對相信,就如何與中國抗衡,我們必須從今天的現狀中汲取更多的力量。」在吉爾戴發表上述評論之際,美國艦隊正在加緊進行今年夏天計劃進行的年度大規模演習中的第一次演習。這項重大的演習行動將使海軍能夠測試新軍事概念,並使用新技術。美國海軍正在從聚集在作為主要打擊力量的航空母艦周圍的綜合作戰部隊,轉變為一支更加分散的部隊,希望可以迫使中國擴大監視規模,並耗盡中國讓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的能力。吉爾戴說,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海軍必須想出新的作戰方式。

[曾經不可一世的美國海軍現在開始認真思考未來]

他在華盛頓的USNI國防論壇上對聽眾說:「有一些其他的作戰概念,我們必須發展,我們必須進行測試,但是在航母打擊群進行戰鬥部署的認證階段,我們不會這樣做。」「我們必須在大規模演習中試驗無人化裝備。那就是我們要嘗試的新能力。」吉爾戴承認,他的艦隊目前並未進行優化,以實現它必須擁有的抗擊中國的新作戰方式,但這並不意味著讓海軍舉手投降。他說:「我們的艦隊太小,我們的能力都堆放在太少的大型艦船上。」「這需要隨著時間而改變。但是我們已經在航空母艦上進行了重大投資,我們將長期使用它們。」「看起來,人們沒有給予我們足夠的信任,而且我們有一些非常聰明的人正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戰鬥。我們今天擁有的艦隊,其中有75%的艦船將服役到2030年。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如何從中獲得更多收益。」在海軍作戰司令官為航母辯護之前,一位現役和一位前海軍高級官員分別在《國防新聞》上發表了兩篇文章,捍衛了航母在遠程反艦飛彈時代的持續效用。關於航母在反介入環境中的作戰效能的討論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由於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最近的一份報告呼籲海軍增強其遠距離作戰的能力,該話題已受到了關注。這項研究呼籲未來的艦載機能夠在潛艇戰中獵殺潛艇(作為S-3「維京人」飛機的替代品),提供監視和瞄準功能,並使用非自身攜帶的武器摧毀敵方艦船和地面目標。所有這些作戰任務的範圍幾乎是當今艦載機航程的兩倍。如果海軍想對付中國的反艦巡航飛彈並提高海軍的能力,它必須恢復冷戰時期的遠程空戰概念,該概念的重點是遠程飛機,以對抗俄羅斯的轟炸機。但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退休的水下軍官和分析員布萊恩·克拉克(Bryan Clark)認為,艦載機必須在1000海裡之外戰鬥,而不是在200海裡之外進行戰鬥。在今年早些時候的電話採訪中克拉克說:「未來的空中聯隊將不必集中精力攻擊敘利亞的恐怖訓練營和小屋,而應更多地集中於在海上消滅敵方艦船和潛艇,以實現更高的海洋作戰能力和基於島嶼的沿海作戰能力。」「這些就是挑戰:範圍和任務正在改變。」換句話說,整個艦載機,包括它能夠戰鬥的距離和要執行的任務,都必須徹底修改。

[波音公司的MQ-25「黃貂魚」艦載自動加油無人機]

克拉克呼籲海軍從全面投入MQ-25「黃貂魚」自動加油無人機開始。該無人機在作戰時能夠將當前的艦載機的作戰範圍擴展至1,000海裡。波音公司去年獲得了前四架MQ-25的價值8.05億美元的合同,並且在2019年9月份,該公司宣布MQ-25的原型機進行了首飛。

相關焦點

  • 美軍自二戰後首次在珍珠港大興土木 美媒猜測:是為了對抗中國?
    有美媒認為,美軍在珍珠港這一大興土木的舉動是為了「對抗中國」。據美國《星條旗報》11月15日報導,美國海軍計劃在珍珠港海軍造船廠建造新的幹船塢。報導稱,這是自二戰以來美軍首次在珍珠港建造新的幹船塢,新建的設施將成為一處巨大的潛艇維修基地。
  • 塔利班:美軍飛機墜毀,多名CIA高官死亡
    機上所有乘員死亡,包括多名美國中央情報局高官(CIA)。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Zabihullah Mujahid)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架飛機當時正執行情報任務,於加茲尼省達耶地區的Sado Khel地區墜毀。
  • 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四國佔領日本計劃為何流產?
    最後內閣為忠實履行投降手續,不節外生枝,全部執行。在美國內部也有一些人對無條件投降原則持有異議,如國務卿赫爾和陸軍部長史汀生等,在這些人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前駐日大使約瑟夫·格魯,格魯曾擔任過10年的駐日大使,是美國國內著名的「日本通」,他的日記《使日十年》被作為研究美日關係的重要資料在中國出版。
  • 美軍機南海偵察次數大增 外媒:帶有政治和軍事施壓目的
    英媒稱,北京某智庫日前說,與5月相比,美軍上月在南海的空中偵察行動幾乎翻倍。智庫警告說,這必將直接推高中美軍事摩擦的風險。
  • 軍情 英媒:美國第三艦隊艦艇首進南海 兩大艦隊可同在亞洲行動
    ▲美國海軍「迪凱特」號驅逐艦駛入南海。了解這項調整行動目標的一個消息來源說,自二戰以來美海軍第三艦隊基地就再沒有直接指揮在亞洲的軍艦,現在做出調整意味著美軍能同時在朝鮮半島和菲律賓更好的指揮同時進行的行動。報導稱,這項調整將讓第三艦隊在第一線發揮更重大作用。
  • 外媒:當美國「航行自由」任務開始,會發現有一支中國艦隊在等他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長興島造船基地正式開工,在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這個中國最大的造船基地,再次迎來飛躍性發展,作為一個國家級重大工程,總投資足足有180億,從設計研發樓,船體聯合車間,曲面分段裝焊車間,到艦裝件模塊中心,塗裝車間,室內和露天船塢,以及各種港池、碼頭之類的各種船廠建造必備。
  • 美新任太平洋司令揚言,只有武力能「阻止中國」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被任命為新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菲利普·戴維森20日向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書面報告,大肆渲染中國的「軍事威脅」。他揚言,中國的軍事力量已經強大到足以支撐其在南海的領土主張,而要想「阻止中國」,只有進行「武裝衝突」這一條路。
  • 趙立堅: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武漢,美國欠我們一個解釋;外交部表態
    推文中,趙立堅寫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周三在眾議院監督委員會承認,一些似乎死於流感的美國人在死後的診斷中被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
  • 成年人可以選擇對生活舉手投降嗎?
    成年人可以選擇對生活舉手投降嗎?      韓國首爾市長失聯在知乎的熱榜上已經達到9234萬熱度。目前是自殺還是他殺還是什麼有諸多猜測,對於我們普通大眾最終只有一個結果,就是韓國希望大家看到的結果。從目前看投放的輿論導向看是自殺居多,沒有人知道真相是什麼?
  • 穿行美國之三:近觀美國第三艦隊基地
    但是中國旅遊團常常首選的自費項目,就是乘船參觀聖地牙哥軍港。這也與當地的旅遊文化氛圍有關,所有旅遊大巴到達聖地牙哥的第一停靠點,就是中途島號航母旁的小公園,這裡除了巨大的航母,還有一座高大的「勝利之吻」雕像,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領導二戰並取得勝利的歷史貢獻。
  • 東方艦隊現身中東,美航母落荒而逃!伊:我是不是有救了
    有人說,美軍最厲害的就是航母戰鬥群,所向披靡。更何況林肯號航母戰鬥群裝有海軍火力網,可以更快的整合信息,提高火力發射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為美國海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作戰能力。而伊朗的壓力不僅僅只有這些,據了解,美國除了林肯號航母戰鬥群以外,還派了很多軍艦包圍伊朗。
  • 公開承認是印方挑起爭端?印高官:如果中國越界了10次,印度至少越界過50次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 侯佳欣】印度高官這是在炫耀,還是在公開承認是印方挑起了中印邊境爭端?
  • 關注 美媒:中國打造重型支援艦隊 欲獲全球行動能力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 外媒稱,
  • 若衝繩沒美軍基地 中國馬上來佔領
    圍繞駐日美軍普天間機場(衝繩縣宜野灣市)搬遷問題的訴訟,日本政府和衝繩縣3月4日突然達成和解。
  • 中國,凌厲亮劍!
    事實上,中國也是這麼做的!當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進入中國南海時,中國軍方派出8架轟-6K轟炸機、4架殲-16戰鬥機和1架運-8反潛巡邏機,進入臨近空域巡航。密切監視美軍航母! 這些轟炸機,對海上的美軍航母,具有明確打擊能力。
  • 日本至今不承認8月15日為投降日 僅稱終戰日
    無論對中國還是日本,8月15日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69年前的這一天,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但在伴著電波雜音播出的《終戰詔書》中,卻並未出現「投降」字眼。直到今天,日本對「8·15」的稱呼仍未統一。在討論會中,它常以「戰敗日」出現,而政府和媒體則通稱這一天為「終戰日」。
  • 美軍抵近中國偵察細節曝光,居然用這招!
    美媒稱,飛機由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的商務機改裝而來,裝有超高解析度探測監視系統,外觀沒有美軍塗裝,但受僱於美軍,借民用之名行軍事偵察之實。央視軍事微博截圖美陸軍連續多日派「商務機」抵近中國偵察本周,社交媒體消息稱美國陸軍「阿爾忒彌斯」(Artemis)偵察機連續幾天抵近中國周邊海域上空進行偵察。美媒稱,該型飛機由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的商務機改裝而來,裝有超高解析度探測監視系統(HADES)。根據美軍方公布的飛機照片,機身沒有美軍塗裝。
  • 美軍高官轉入末日掩體,川普堅守白宮拒絕轉移
    美軍高官轉入末日掩體,川普堅守白宮拒絕轉移隨著美國疫情越來越嚴重,現在就連白宮都無法倖免了!白宮官員接連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現在整個白宮的工作人員都是人心惶惶。因為擔心新冠病毒的侵襲,美國政府正計劃轉入末日掩體中辦公,目前北美防空司令部已經開始行動,稱為首個入駐末日掩體的美國機構。
  • 頭條 外媒:中國戰艦現身釣魚島周邊 中方不接受日方抗議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導 外媒報導稱,中國海軍的一艘護衛艦當天凌晨駛入了釣魚島附近海域,日本外務省於凌晨兩點召見中國大使提出抗議
  • 關注 美媒:日本欲借「通州事件」申遺 對抗中韓「慰安婦」申遺
    這是去年中國成功申遺「南京大屠殺」後,日本一些民間組織醞釀的對抗行動提升到了聯合國。中國去年成功申遺南京大屠殺,對此,日本國內輿論一方面批評政府支付教科文組織分擔金卻不派員參與的輕視與無謀,一方面批評教科文組織運作不透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