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 | 囂張啊!美新任太平洋司令揚言,只有武力能「阻止中國」

2021-02-22 參考消息

美軍候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日前向國會提交報告,大肆渲染中國的「軍事威脅」,並揚言「要想阻止中國控制南海」,只有訴諸「武裝衝突」這一條路。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被任命為新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菲利普·戴維森20日向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書面報告,大肆渲染中國的「軍事威脅」。

他揚言,中國的軍事力量已經強大到足以支撐其在南海的領土主張,而要想「阻止中國」,只有進行「武裝衝突」這一條路。戴維森聲稱,「中國在亞太地區不停擴大軍事部署,修建秘密軍事基地」,「解放軍已經有徹底掌控該地區的能力,南海其他國家無法與之爭奪。」

▲資料圖片:菲利普·戴維森

戴維森還描述了一個他想像中「聳人聽聞」的未來,「一旦中國完全佔領南海,中國就可以將其影響力擴大到數千英裡之外,深入大洋洲」,「解放軍可以以此為據點,挑戰美國在該區域的軍事存在,碾壓任何其他聲索國的軍力。」最後,他總結道,「如果美國不與中國進行『戰爭』,中國就一定有能力控制南海。」

事實上,此前就有軍事專家指出,美軍類似的報告層出不窮,目的很簡單——向美國國會要錢。然而希望美國國會為軍隊撥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渲染中國軍隊的發展,大肆誇大並營造「中國威脅論」的氣氛就成了一大「捷徑」。

美軍負責人口口聲聲指責中國,但卻忘了,到底是誰不停在南海攪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關係總體向好發展,這令美方頗為不爽,採取一系列行為「秀存在感」。

3月23日,美國海軍「馬斯廷」號飛彈驅逐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海有關島礁鄰近海域。4月10日,美國「羅斯福」號航母聲稱在南海「有爭議的水域」進行演練。在20分鐘內,20架F-18戰鬥機在「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起降,號稱「強力展示美軍的精確與效率」。

▲高調的軍力展示秀(美聯社)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對此嚴厲譴責,任國強稱,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美方一再派軍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海島礁鄰近海域,其行為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違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危害地區和平穩定。美方這種做法破壞中美兩國兩軍關係氛圍,造成雙方海空兵力近距離接觸,極易引發誤判甚至海空意外事件,這是對中方的嚴重政治和軍事挑釁。中國軍隊對此堅決反對。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也曾指出,南海面臨最主要的挑戰,就是一些外部勢力對南海風平浪靜心有不安,總想挑動是非,唯恐天下不亂。說到軍事化,動輒把全副武裝的艦船飛機,開到南海來炫耀武力,這才是影響南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幹擾因素。

資料顯示,菲利普·戴維森此前為四星上將、海軍艦隊司令部司令,川普任命其接任即將退伍的哈裡斯上將,擔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1982年從海軍學院畢業的戴維森早年曾在太平洋艦隊服役,但其職業生涯一直都在歐洲和非洲。2017年海軍第七艦隊在西太平洋連續出現撞船或擱淺事故後,戴維森主導了海軍對這些事件的調查。 

來源:海外網(ID:rmrb_hww)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頭條 美媒稱中國破冰船瞄向北極 美國海岸警衛隊司令備感擔憂
    ,美國海岸警衛隊司令說他對此感到「擔憂」。據美國《國防》月刊網站6月13日報導,美國海岸警衛隊司令保羅·楚孔夫特表示,中國很快將推出第二艘中型破冰船。6月13日,他在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一個總部在華盛頓的智庫——發表演講時說,雖然中國對北極地區的用心可能是良好的,但從目前來看它的意圖尚不明確。
  • 鞏固同盟,美新任防長一上任就與日韓通電話……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1月24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奧斯汀與日本防衛相岸信夫舉行電話會談。雙方同意繼續加強日美同盟。
  • 日媒:美太平洋威懾計劃存疑 不足以恢復對美信心
    今年的《國防授權法》中包括「太平洋威懾計劃」,儘管預算實際上有所減少——在7405億美元的總預算中獲得22億美元——但對地區安全來說可能是一件大事。如果運用得當,「太平洋威懾計劃」將進一步確定美國保衛該地區的承諾,並大大加強美軍威懾對手和維護和平的能力。  幾十年來,美國歷任總統一直在談論亞太地區的重要性。
  • 美軍司令面前,安倍兄弟拋出「最大主題」中國
    據日媒消息,當地時間24日,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以發「視頻問候」的形式參加一場國際會議時,宣稱中國正擴大軍事行動,「即使在新冠疫情下仍在加劇事態」。他的胞兄安倍晉三也緊隨其後宣稱,「目前最大的主題是如何應對正在崛起的中國」 。
  • 美軍艦闖我美濟礁12海裡,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候?
    在南海問題上,川普向中國政府發出了前後不一的信號?美國媒體稱,川普的競選團隊曾將中國對南中國海爭議地區提出主權主張歸咎於歐巴馬政府,指責「歐巴馬政府任由中國在爭議地區建設跑道、飛機庫和港口等軍用設施」。但川普上臺後,在遏制朝鮮核武計劃方面向中國尋求幫助。
  • 竭盡所能阻擋中國的軍事威脅!美國新任防長和國務卿密集挑釁
    美國新任總統拜登已經就職,他的對華政策受到極大關注。而新任美國國防部長明確表示:將竭盡所能阻擋中國的軍事威脅。
  • 對於罪犯車輛是否應當使用致命武力?
    控制罪犯還是對其使用致命武力 那名拘捕罪犯的警官因為沒有使用致命武力而只是控制住罪犯而受到很大爭議 這個時候老百姓就該急了,認為面對一個這樣的殺人犯,換做他們肯定會把他打死(然而之前也正是這些平民在知道有一個人舉著電話指著警察然後被打死變得怒不可遏) 一份主題為「面對駕駛卡車衝向人群實施恐怖襲擊的情況,警察是否應當使用致命武力來阻止」的面向公眾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人願意支持該做法。
  • 轉載 | 對於罪犯車輛是否應當使用致命武力?
    控制罪犯還是對其使用致命武力 那名拘捕罪犯的警官因為沒有使用致命武力而只是控制住罪犯而受到很大爭議 這個時候老百姓就該急了,認為面對一個這樣的殺人犯,換做他們肯定會把他打死(然而之前也正是這些平民在知道有一個人舉著電話指著警察然後被打死變得怒不可遏) 一份主題為「面對駕駛卡車衝向人群實施恐怖襲擊的情況,警察是否應當使用致命武力來阻止」的面向公眾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人願意支持該做法。
  • 武裝抗議將席捲美國,揚言不惜內戰
    現在能為川普而戰的似乎只剩下''川粉''們了。而且,有媒體報導稱,在川普發動1月6日的抗議後,美國還會出現更大的騷亂,將會''席捲全美''。對於拜登來說,他最擔心的就是美國會出現內戰,川普發動抗議攻陷國會大樓只是開胃菜,''主菜''將是武裝抗議。
  • 日本電影《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2011)》高清中字
    由於在中國戰場上受到由美國支持的國軍的牽制,日本國內上下掀起陣陣反美熱潮,自陸軍到普通民眾,無不呼籲本國與德、意締結三國同盟,向美利堅開展。而在這股近乎癲狂的呼聲背後,只有少數人能冷靜認清國際局勢,這其中便包括海軍大臣米內光政(柄本明 飾)、海軍次官山本五十六(役所広司 飾)等人。可是他們的聲音被有意無意忽視,高層最終決定對美開展,而在此命運關隘,山本五十六則被任命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 外媒:美越看似走近 實際上永遠不可能結成持久同盟
    隨著美國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挑戰了越南和中國都聲明的海事主張,再加上美越之間沒有建立起真正的信任,使得人們對越美聯盟的持久性提出了質疑。  上周,美國海軍「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訪問越南峴港。馬克·瓦倫西亞指出此次訪問象徵著美越對中國日益自信的當代戰略的共同關切,但美越因「中國威脅」建立起來的缺乏深厚信任基礎的夥伴關係,或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破壞他們制定的戰略計劃。
  • 南海諸碧礁冒出400座建築物,專家:中國未來在南海的軍事中心!
    島上不只有民宅、運動場及操場跑道,還有鋪設整齊的道路,嚴然就像是一座規劃完善的小鎮一樣。區域安全專家表示,儘管位於充滿爭議的南沙群島,諸碧礁可能很快便會成為中國在南海的重要軍事中心。根據(Newsweek新聞周刊)日前報導,(DigitalGlobe)衛星自2014年初起拍攝的諸碧礁的高解析度影像時,發現到總共有近400棟固定的獨立建築。
  • 美國新任空軍部長:希瑟·威爾遜
    美國南達科他礦業理工學院女院長希瑟·威爾遜於當地時間5月16日在五角大樓宣誓就職,出任空軍部長,她也是美空軍歷史上的第三任女性部長
  • 真相:珍珠港事件後,為什麼美國能夠迅速恢復並扭轉太平洋戰局?
    珍珠港事件不管是謎不是謎,美國的確都是被日軍打了個措手不及,且損失和影響都異常慘重,但是對日宣戰後美軍的威力遠遠超乎山本五十六的想像,以致於在珍珠港事件6個月後的珊瑚島海戰與7個月後的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核心力量都遭到了美軍重創,那麼為什麼美國能迅速恢復戰力並很快扭轉整個太平洋戰局呢
  • 頭條 | 中國是「沉重的包袱」?美國這位海軍上將又雙叒誣指中國——
    印度Zee新聞網站1月18日報導稱,意識到當前對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和平與繁榮的明確威脅後,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哈裡
  • 無視中國警告!美航母闖入南海耀武揚威,1天後,美日防長通電話
    參考消息網1月25日報導,日本防衛相岸信夫24日與美國拜登政府新任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舉行電話會談,雙方同意繼續加強日美同盟。
  • 【太平洋時代】
    **1 威廉·亨利·西沃德(1801年5月16日-1872年10月10日),美國律師、地產經紀人、政治家,曾任紐約州州長和美國國務卿。以激烈的反對奴隸制內戰時期阻止內戰時期外國政府承認南部聯邦而著稱。他還是美國歷史上的著名擴張分子,美利堅太平洋帝國設想的積極鼓吹者和實踐者,他奠定了美利堅太平洋帝國的基礎。
  • 70名西方國會議員寫信給G7集團政府,揚言要對崛起的中國採取「五大行動」!
    70名西方國會議員寫信給G7集團政府,揚言應該對崛起的中國採取「五大行動」儘管近年來G7集團的影響力越來越弱,甚至被外界認為已「走到終點」。但西方政府仍不願接受現實,仍千方百計利用這一平臺,遏制中國。繼今年的東道主英國要「排除中國」,邀請印度韓國澳大利亞參加G7峰會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