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駐日美軍普天間機場(衝繩縣宜野灣市)搬遷問題的訴訟,日本政府和衝繩縣3月4日突然達成和解。不過,日本主流輿論連日來廣泛質疑「中央」與「地方」此番和解背後的誠意。美國媒體7日報導稱,日本中央與地方或並非化敵為友,更可能是心猿意馬。報導借日本前航空自衛隊將領的言論渲染中國威脅,稱進一步拖延普天間機場的轉移計劃,將會令日美關係有可能再度出現裂痕。
談到日美政府毫不猶豫鎖定衝繩的原因,報導指出,基於衝繩在東海的要塞位置,美軍駐守衝繩是日本西南防衛、美國亞太戰略戰術的一個關鍵;尤其在中國軍事崛起後,鑑於中日之間圍繞釣魚島的糾紛、以及似乎日益升級的南海危機,衝繩無疑是日美堅守的重要據點。由此,儘管日本本土不缺眼紅衝繩獲政府津貼、負擔美軍基地的可觀收入的縣,並表明願意接受衝繩美軍基地轉移,但日美一直十分重視衝繩地區。
報導指出,伴隨法律訴訟,日本邊野古灣包括已動工的主體工程都要暫停、等待裁判,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這意味著,在這一年時間內,相關的工程都將被迫暫停。
面對停滯的美軍基地搬遷問題,日本前航空自衛隊將領織田邦男鼓吹中國威脅論,稱日本要從鄰國身上學習教訓,指出中國在南海地區發展軍力,導致「雖然看來仍有反美民族情緒」的菲律賓政府「已哭著去找美國,最終借歐巴馬訪菲再次締結軍事協定」。因此,他進一步強調:「日本必須好好考慮衝繩的反美軍基地活動,不能重蹈過失,如果衝繩沒了基地、沒了魚鷹軍機,軍力一空虛,中國馬上就會來佔據。如果衝繩說獨立,中國馬上就會『承認』」。
雖然安倍政府一直在同衝繩縣努力周旋,普天間機場的轉移計劃已比日美兩國政府當初設定的日期晚了兩年多。就此,美國太平洋指揮部的司令哈裡斯2月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強調,日方有義務,盡責完成邊野古灣取代設施的建設。報導稱,安倍想必知道,如果日本再需更多時間恢復邊野古灣工程、進一步拖延普天間機場的轉移計劃,將會令日美關係有可能再度出現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