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來月,駐衝繩美軍接連幹出讓安倍政府丟臉、叫日本民眾憤怒、令世人噁心的醜事。
6月4日晚,美軍駐衝繩嘉手納基地的一女士官在國道上醉酒駕車,汽車衝破中間隔離帶,衝向對向車道,連撞兩輛正常行駛的汽車,造成兩名日本駕車者一重傷一輕傷,她自己倒沒事。此前,4月底,一20歲的日本女子外出散步時,被美軍基地的一名文職人員劫持、姦殺、拋屍,20天後她的屍體才被找到。
事發後,同歷次一樣,日方提抗議,美方做道歉,這次安倍親自出馬,6日,他氣哄哄地表示,「事情發生在美軍正整肅軍紀的情況下,深感遺憾,簡直荒唐絕倫。」
駐衝繩美軍之所以反覆上演犯罪—道歉—再犯罪這一幕,從大處說,在美國軍駐日本軍人眼裡,美日是主僕關係,強姦施暴算不上什麼大事,美國官方的道歉也好,日本當局的抗議也罷,都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具體而言,給他們為非作歹撐腰壯膽的是1960年生效的《駐軍地位協定》。按此協定,美國駐日本軍人享有治外法權,軍人犯法由美方行使司法權,日方無權起訴。而美國對自己軍人的處治可想而知,或裝裝樣子,罰不當罪,或將當事人遣送回,一了百了。
從美國在衝繩建立軍事基地那天起,當地民眾就沒停止過抗議活動。最典型的事例是圍繞普天間軍事基地搬遷的鬥爭。該基地是美軍在衝繩的最大軍事基地之一,設在宜野灣市普天間川市中心,因飛機噪音嚴重擾民,當地民眾一直就美方歸還基地。2001年,日本中央政府軟硬兼施,與地方政府達成協議,準備將普天間機場遷至衝繩名護市邊野古地區。但百姓不幹,要求直接關閉基地,美軍離開衝繩。現任衝繩知事支持民眾要求,反對搬遷計劃,不惜同中央政府對立。安倍政府態度強硬,6月6日,內閣官房長官營義偉表示,「當考慮到維持對日美威攝力和去除普天間機場危險性,搬遷至邊野古是唯一的解決方案,政府這一想法沒有變」。從衝繩基地問題可以看到美日關係的縮影:日本當局巴結美國,不惜自甘受辱;日本民眾不乏反美情緒和行動,但胳膊擰不過大腿。
衝繩有「太平洋基石」和「亞洲戰略樞紐」之稱,設在衝繩的軍事基地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美國三線島練最前沿就是衝繩軍事基地。衝繩離福州約800公裡,距臺北600多公裡,離釣魚島400餘公裡,飛機從這裡起飛20分鐘就可飛抵中國大陸。
設在衝繩的美軍基地共41個,駐日美軍現有4.7萬,70%駐紮衝繩。在美國海外軍事基地中,只有駐衝繩的軍隊由陸海空和海軍陸戰隊4大軍種組成。其他地方,駐德國的只有陸軍和空軍,駐韓國的則是清一色的陸軍。美國把最先進的戰機軍艦部署於此。
隨著美國加緊推行重返亞太戰略,對日本更加倚重,衝繩的戰略地位將進一步提升,更成為把美日緊緊捆綁在一起的「一根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