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9日發表題為《從山寨者到科技先驅,中國現在激勵著西方》的文章,文章認為,西方認識到中國的創新能力又一次突飛猛進,並且擁有有效的治理模式。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科技企業家如今日益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公司,尤其是技術公司,被西方同行斥之為單純的「山寨者」。
但是,像字節跳動、華為和蔚來這樣的一大批公司向世界表明,中國人也在創新——不僅在產品方面,而且在商業模式、概念和哲學方面。
此外,儘管川普政府一再試圖阻撓中國的5G開發,但中國正在擴大其領先優勢。截至7月底,中國的5G用戶超過8800萬——約佔全球用戶的80%——而華為仍是5G的先驅。
西方公司開始複製中國公司的一些做法。為了與字節跳動廣受歡迎的TikTok競爭,臉書推出了自己的短視頻產品Instagram Reels。這是臉書上次的「Lasso」應用程式嘗試失敗後第二次嘗試複製中國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式。
創新中心從西方向中國的轉移意義重大。創新不僅在於人們能夠接觸到的有形產品,還在於無形產品,比如包含戰略思維、組織和商業模式設計的哲學。
一方面,中國的「三層模式」推動了經濟發展。在頂層,中央政府設定舞臺並勾勒方向。在基層,充滿活力的企業家推動增長和創新。在中間層,地方政府相互競爭,合作形成區域集群,成為中央政府與基層企業之間的紐帶。
另一方面,在二元經濟結構下,國有企業提供公共產品,民營企業則利用這些公共產品為利益相關者創造商業價值。這種「三層二元性」使經濟具有顯著的彈性,並繼續發展和完善自己。
與此同時,華盛頓的技術黑名單已經對中國造成壓力,迫使中國在半導體等領域發展競爭力。公司無論大小、民營還是國有,都在致力於這些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商業化。
許多嘗試都會失敗,但少數嘗試會在今後5年到10年裡取得成功。中國政府要求對半導體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並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推動戰略領域的研究、融資和培訓。
技術和創新仍將是中國的重點。中國政府誓言到2035年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目標是「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西方國家必須擺脫以往的陳舊觀念,諸如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缺乏市場準入、不公平競爭、國家補貼等等。
西方認識到中國的創新能力又一次突飛猛進,並且擁有有效的治理模式,因此必須制定適當的戰略加以應對。
西方(尤其是美國)不應試圖阻擋中國,而應尋求界定與中國合作的對象以及保護的對象。
對西方企業來說,信息是明確的。中國不僅是一個經濟上大有可為的大市場,最重要的是,它正在成為技術創新的靈感來源。利用這一平臺產生知識和新的做法,將對企業和行業的長期競爭力至關重要,這不僅適用於中國市場,而且也適用於全球企業。
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點讚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