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有這麼一批人,他們來到匈牙利布達佩斯八區的一座廢棄火車站貨場,恰好市場附近加油站頂上有四個老虎的廣告圖。於是,這群中國人就把這個地方叫做四虎市場。從此,他們開始了自己在異國他鄉的打拼,每天早上從甚至都看不清錢幣上的數字時開門營業,一直到晚上再也數不清錢幣上的數字時再關門打烊。那些弧形鐵皮棚下的攤位前留下了成千上萬華人的汗水與淚水,而他們也成功地在這裡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門麵店老闆、練攤新手、臨時裝卸工,肩挑人扛,吆喝聲聲,這裡是眾多匈牙利華人事業的起點,是匈牙利華人拼殺的戰場,是匈牙利華人收穫財富的聚寶盆。
2000年以後,更加適應潮流的亞洲中心、中國商城、唐人街、歐洲商貿中心落成,四虎市場迅速沒落,但中國人勤奮的背影卻隨著他們的腳步走入更多匈牙利人的視線。
用習慣了朝九晚五、幾乎從不加班的匈牙利當地人的話說,就是「這裡的華人幾乎個個是老闆」。即使是匈牙利的中產階級,他們大概會在4、5點左右回家,要麼在家和家人吃晚餐、看電視和讀報紙;要麼去高級餐廳吃飯,然後去看戲劇或電影。還有,每周都要喝幾次咖啡,泡一次溫泉。很多匈牙利人雖然敬佩勤勞踏實的中國人,卻不能理解中國人做生意全年無休。在他們看來,太重視工作而忽略家庭,對匈牙利人來說似乎有些本末倒置。
儘管匈牙利人也分為三六九等,而且不乏社會精英層、上層階級和大量中產階級,但是當你讀到沒有穩定工作、兼職打工、領取政府低保的人約佔匈牙利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時,是不是會對這一數字大吃一驚呢?
長按關注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