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花圈、電子蠟燭、電子鞭炮、電子香爐……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二府村的一場文明生態葬禮儀式,受到了在場親朋好友的一致稱讚。
近日,在商水縣袁老鄉二府村,一場樸實莊重的葬禮儀式上,引起注意的是祭奠、迎客沒有燃放煙花爆竹,取而代之的是無煙電子鞭炮。葬禮儀式現場沒有以往慣例出現煙霧燻天、紙屑遍地的場景。而靈棚供臺上的蠟燭、香爐,棚前的花圈都採用電子式的,就連供品都採用仿真樣式,形式新穎,可循環利用。
並且,由於葬禮儀式少了很多封建迷信的繁瑣程序,讓逝者家屬輕鬆了許多,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悼念逝者。
在葬禮儀式現場,記者還注意到,一些不失特殊意義的元素也讓人倍感溫馨。藍色的地毯、素色的紗幔、肅穆的司儀、莊重的禮生、安詳的音樂……這些元素,都散發著一種別樣的感覺,區別於傳統的那種哭天嚎地、撕心裂肺的葬禮場景,這場特殊的葬禮氣氛顯得更加溫和和莊重,也讓家屬悼念逝者的方式更加安靜、理性,能夠以一種敬畏的平和心態,去回味逝者的生前印象。
據了解,這場儀式由河南孝仁堂殯儀服務公司承辦,據該場儀式的策劃負責人郭景斌表示,為了樹立當代文明喪葬新風,提倡生態環保祭祀,他們在不斷探索和嘗試。郭景斌認為,封建迷信的高價葬禮是不可取的,不僅增加群眾負擔,也容易形成互相攀比的不良社會風氣,造成資源浪費。
長沙民政學院殯葬系畢業多年的他,一直堅持這樣的理念,每次「主事」前都會事先將節儉辦葬禮、文明辦葬禮的觀念傳輸給逝者家屬,希望他們能接納現代殯儀的改變。
在郭景斌看來,人們能夠接受電子花圈、電子鞭炮、電子香爐、電子蠟燭,不再把燒紙點香撒紙錢作為祭祀的方式,這就是很大的進步!
當然,改變殯葬中的一些陳規陋習,需要時間和過程,推進移風易俗更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和支持,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文明、和諧、生態、環保的新型殯葬形式,才會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