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6歲,農民,主訴陰莖被蛇咬傷3小時。患者稱其在野外小便時被「黎凡特毒蛇」(學名「地中海鈍鼻蝰」)咬傷。
體格檢查顯示生命體徵平穩,陰莖腫脹嚴重,咬傷處形成血皰(圖A)。實驗室檢查顯示初始凝血酶原時間為17秒(參考值為<12秒),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為34秒(參考值為<24秒),纖維蛋白原水平為80 mg/dL(參考值為200-400 mg/dL)。靜脈和動脈超聲正常。患者接受了多價抗蛇毒血清(一種可以中和眼鏡蛇、金環蛇和蝰蛇的抗蛇毒血清)治療,無不良反應。
最初治療後36小時,病人凝血障礙消除,安排出院觀察。出院後4天,腫脹消退,咬傷處形成壞死組織(圖B)。2周之後病人完全康復。
小編查閱到如下關於毒蛇咬傷的資料:
首先:蛇毒大致分為如下三大類:
1、神經毒素為主,如:金環蛇、銀環蛇、海蛇等。神經毒素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引起肌肉麻痺和呼吸麻痺。
2、血液毒素為主,如:竹葉青、蝰蛇和龜殼花蛇等。血液毒素主要影響血液系統和循環系統,引發溶血、出血、凝血或心衰。
3、兼具神經毒素和血液毒素,如:眼鏡蛇、眼鏡王蛇等。本病例中的「黎凡特毒蛇」學名為「地中海鈍鼻蝰」,因此屬於蝰蛇,為血液毒素。
其次毒素的致傷表現:
1、神經毒素的表現主要為:傷口局部出現麻木,直覺喪失或有輕微瘙癢。傷口紅腫不明顯,出血不多。咬傷半小時後,頭昏、嗜睡、噁心、嘔吐及法力。重者出現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失語、眼瞼下垂等。最後可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及休克,致使機體缺氧、發紺、全身癱瘓。神經毒素吸收快、危險大、局部症狀輕微。傷合的第1-2天為危險期,度過此期則症狀好轉,治癒後無後遺症。
2、血液毒素的表現主要為:咬傷局部迅速腫脹、傷口劇痛、流血不止;傷口周圍的皮膚常伴有水泡和血泡、皮下瘀斑、組織壞死。嚴重時全是廣泛性出血,常見嘔血、咯血、血尿等;最後引發出血性休克。由於症狀出現較早,救治及時可降低死亡率;但由於發病急,病程持久,所以危險期較長且治癒後常留有局部及內臟後遺症。
3、混合毒素表現:局部傷口看類似血液毒素,全身症狀類似神經毒素。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毒蛇咬傷的救治
1、阻止血液吸收。蛇毒在3-5分鐘即可迅速進入體內,應儘早採取有效粗製防止毒液吸收,如:綁紮法、冰敷法、傷肢制動。
2、促進蛇毒的排出及破壞。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嘴吮吸,每吸一次要用清水漱口。傷口較深並有汙染者,應當徹底清創,但切口不宜過深。衝洗傷口可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及5%-10%的生理鹽水。
3、抑制蛇毒。如各種蛇毒片、中草藥單方、抗毒蛇血清。
4、全身支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