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福岡縣警方在一座住宅裡面發現一具女性屍體。屍檢後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兩月有餘,年齡也在80多歲。難道這又是一起空巢老人的「孤獨死」案件?
否!警方發現,這位女性有一個61歲的兒子,多年來母子一直居住在一起。在這位女性去世以後,她的兒子只是用被子把母親的屍體包裹起來放置一側,然後繼續獨自在室內生活。
不為母親收屍,不料理母親的後事,這已經不是什麼「孝」與「不孝」的問題了,而是直接觸及法律的犯罪行為。結果,這名61歲的男性因涉嫌犯有遺棄屍體罪而被警方帶上手銬逮捕。
有人會說,這個男人肯定是「啃老族」。其實,這個男人一直無所事事的依靠著母親的退休金生活,長年足不出戶,在日本又被稱為「繭居族」的。
與屍體同居,這起案件聽起來有點令人毛骨悚然。但是,這樣的案件在日本並非是個案。至少,在札幌市就曾發生過類似案件。據《北海道新聞》報導稱,2018年1月初,警方在一座公寓裡面發現了兩具屍體——82歲的母親和52歲的女兒,她們先後死去,死因皆為長期營養不良導致的「低體溫症」。
這兩起案件的共同點是,子女都是「繭居族」,都是依賴著母親的退休金而生活在世。年邁的老人帶著步入中老年而又終年足不出戶的後代一起生活,這種社會現象在日本被稱為「8050問題」。在我看來,風燭殘年80多歲的父母帶著年過半百力不從心的兒女,這種組合一定是不堪一擊的,大多是會以悲劇收尾的。
日本內閤府的最新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時,日本全國範圍內大約有69.5萬人是廣義「繭居族」(「繭居族」23.5萬人;「準繭居族」46萬人)。隨著時間推移,「繭居族」以及他們的父母都在漸漸地歲老天荒,因此出現了上述兩起案件所代表的「8050」社會問題。
孤獨性障礙、認識自閉症、阿斯伯格症,心理學上對這種足不出戶的族群原因有各種各樣的表示。其實,許多人是因為在學校、社會、職場等地遇到各種事情導致心理受挫而開始閉門不出的。當然,這種閉門不出可能是一時的,也可能是一世的。這,大多取決於父母如何開導。
令人遺憾的是,日本社會普遍認為家中有「繭居族」是一件給父母丟臉面、給祖上丟榮光的事情。這也給「繭居族」的父母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了親子關係的對立。而恰恰是這種或是激烈或是冷戰般的對立,又讓「繭居族」更加無顏邁出家門。
坦率地講,日本社會目前對「繭居族」還沒有良好的對策。這個問題,似乎很難用法律去解決,也很難啟動行政幹涉。它在考驗著國家步入經濟發達水平後的治世智慧,也在演繹著社會進入「高齡化」和「少子化」的全新問題。
關口前移,日本社會的類似問題是否會成為未來中國的社會問題呢?對此,不應該是隔岸觀火,而應該是綢繆未來的。這,也是「彎道超車」時必須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