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搞清楚了:人類起源於35萬年前的南部非洲

2021-02-25 iFeng科技

人類進化示意圖

對在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發現的人體遺骸進行基因組分析發現,南部非洲在人類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之前,我們對人類起源的共識是,約18萬年前起源於非洲。但是,通過追蹤科依桑人的遺傳起源,專家把人類起源時間向前推到26萬年至35萬年之前。

如果35萬年這一數字是準確的,人類歷史將向前推約17萬年。

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南非約翰尼斯堡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對300年至2300年前生活在南部非洲地區的7名人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其中3名「年齡」最大的人生活在1800至2300年前,他們的基因,與南部非洲地區科依桑人種的後代存在關聯。其中包括南非東海岸巴利託灣的一名古石器時代的狩獵男孩。

DNA分析使得研究人員能精確查明科依桑人祖先與其他人種——其中包括非洲西部、東部和中部以及非洲之外其他地區——分離的時間。

這意味著現代人類的起源要早於上述分離的時間,把人類歷史向前推了數十萬年。

在東部非洲地區發現的化石,成為現代人類起源於約18萬年前的「鐵證」。

研究人員在挖掘骨骼

在接受《每日郵報》採訪時,論文聯合作者馬提亞斯·雅各布松(Mattias Jakobsson)表示,「我們新的研究,再加上約60萬至70萬年前與尼安德特人的分離,使得古代人類過渡為現代人類的時間更精確了。根據我們的估計,現代人類在約30萬年前就完全形成了。它還使南部非洲成為現代人類起源地的有力競爭者。傳統上,東部非洲被認為是人類起源地。這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人類起源於非洲,以及哪些基因的進化導致了現代人類的出現。」

基因組測序

研究人員從人體骨骼和牙齒上提取DNA,通常只需要數百毫克即可。

利用先進和專業的分子遺傳學技術——能對提取物中的每個DNA段進行測序,研究人員對數百個人的全部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對科依桑人遺傳起源的追蹤

人體遺骸是在誇祖魯-納塔爾省的不同地方發現和挖掘的。

新鮮有料的產業新聞、深入淺出的企業市場分析,輕鬆愉快的科技人物吐槽。

鳳凰科技(ID: ifeng_tech),讓科技更性感。

編譯 | 霜葉

責編 | 劉考坤

相關焦點

  • 人類的起源終於搞清楚了:35萬年前起源於南部非洲,難道我們都是非洲人啊
    ,南部非洲在人類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之前,我們對人類起源的共識是,約18萬年前起源於非洲。但是,通過追蹤科依桑人的遺傳起源,專家把人類起源時間向前推到26萬年至35萬年之前。如果35萬年這一數字是準確的,人類歷史將向前推約17萬年。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南非約翰尼斯堡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對300年至2300年前生活在南部非洲地區的7名人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 智人走出非洲的時間沒有提前:中國古人類遺址定年錯誤
    早在2015年,一組考古學家在中國南部的五個洞穴中找到了幾顆人類牙齒的化石。其中道縣福巖洞古人類遺址裡的牙齒,外層包裹著完好的伴生「流水石」。
  • 英媒:印尼發現已知人類最早壁畫 距今約4.4萬年
    原標題:英媒:印尼發現已知人類最早壁畫 距今約4.4萬年參考消息網12月13日報導英媒稱,已知最早現代人類洞穴壁畫在印度尼西亞被發現。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11日報導,描述捕獵疣豬和倭水牛的人類-動物混合洞穴壁畫被定年在距今約4.4萬年,因此成為已知由我們這個物種創作的最早洞穴壁畫。洞穴壁畫中的倭水牛(資料圖)報導稱,印尼這幅繪畫的年齡接近此前所知描述捕獵場景最古老繪畫年齡的兩倍,這讓我們首次深刻了解人類最早是如何講故事,以及現代人類認知是如何出現的。
  • 非洲六十四個國家或地區的國徽、徽章匯總(徽章看世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聯誼總會設宴歡迎澳門「一帶一路」僑界青年交流團訪問南非
    4月30日,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聯誼總會在約翰尼斯堡蓮園餐廳設晚宴,歡迎澳門「一帶一路」僑界青年交流團訪問南非。南非廣州商貿文化交流協會陳玉玲會長、南非香港紫荊會胡立屹會長等僑界代表受邀與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聯誼總會幹部及澳門交流團成員一同出席了當晚的歡迎活動。
  • 南非乾旱 非洲遭殃:問題真的那麼簡單?
    因嚴重乾旱,玉米在非洲成』奢侈品『,貧困人口步履艱難。(新聞配圖)本報訊  玉米是南部非洲百姓的主食之一。但是從衣索比亞到南非,發生的嚴重乾旱,嚴重破壞了這些國家的農作物收成。2015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對於東部和南部非洲影響特別嚴重。這也令這些地方的一些世界上最貧困的人口步履維艱。今年,全球有34個國家需要食品援助,其中27個在非洲。在全球的其他地方,基本都是糧食供過於求、糧食成本下跌;但是在非洲,情況卻正好相反。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這是2002-2003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饑荒以來,非洲遭受的最嚴重的一次饑饉。
  • 菲律賓南部發現人類骨骸廢墟
    菲信網新聞報導:據中央社新聞,菲律賓南部陷入動亂的馬拉韋市,軍方正一寸一寸收復失土,最近赫然發現一處棄置著人類骨骸的廢墟,疑是恐怖分子處決平民的地方。
  • 美國科學家稱:外星人是來自未來的人類!不明飛行物是時光機!
    長期以來,令人困惑的不明飛行物(UFO)目擊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在關於不明飛行物的大量目擊報告中外來形式的描述是相似的,——他們的外表與人類相似,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身體兩側對稱,有兩隻腳直立行走,五指和腳趾,將使用人類語言進行交流。
  • 貴州龍馬傳媒聯盟又要搞事啦,近期出訪非洲
    時隔半年之後,毛毛蟲今天上午獲悉,該聯盟又要搞事啦,該聯盟主席野馬先生表示,為支持非洲的文化、教育事業等的發展,近期將率團出訪歐洲。大會現場      6月11日,「第二屆中非中小企業大會」在中國寧波成功召開。
  • 數字趣談:非洲到底有多少個國家?撒哈拉以南非洲呢?
    勞動節馬上就到了,我們聊點輕鬆的。 最近「盤古智庫」微信公眾號推出了於洪君老師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政黨政治》,洋洋灑灑兩萬多字,蔚為壯觀。於洪君老師,前中聯部副部長。中聯部本身即負責黨的外交,於洪君老師講非洲政黨政治,非常權威,推薦大家看。 美中不足,文章第一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通常被稱作黑非洲,目前已有50多個主權國家」有數字錯誤。
  • 如何飼養威猛霸氣的非洲帝王蠍?
    溯源:原產於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區的熱帶雨林,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寵物蠍子。特點:體型最大的蠍子,雖然生長緩慢,但是長大後可達到25~30釐米。野生非洲帝王蠍性情兇悍,但人工飼養的會很膽小。飼養要訣:飼養非洲帝王蠍最重要的是要保持25℃以上的溫度,最好在28~35℃之間,保持70%RH的溼度,不然蠍子的壽命會很短。市場通價:每隻100~300元。
  • 【非洲語言】淺談非洲主要通用語言分布
    隨著歐洲殖民主義國家的入侵,大多數非洲國家皆採用非洲以外語言作為官方語言,大多國家以法語或英語做官方語言或通用語言。 非洲北部以阿拉伯語為主,東部、南部以英語為官方語或通用語,西部包括中部的剛果(金)等國家以法語為官方語言或通用語。中部其他國家主要使用西班牙、葡萄牙等語言,中間還夾雜各國原始語言。
  • 史前醫學:遠古人類如何治癒自己的呢?
    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之前,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類祖先利用了許多藥用真菌、植物和其他天然製劑治療疾病。自然療法的使用可能可以追溯到數百萬年前,遠在現代科學家了解這些藥物的生物化學基礎之前。為什麼要這麼認為呢?在非洲中部的自然棲息地,感染了腸道寄生蟲的黑猩猩會摺疊並吞下帶刺的葉子。當樹葉穿過黑猩猩的消化道時,粗糙的表面會捕捉到蠕蟲,並在下一次排便時將其排出體外。患病的類人猿也吃桃金雀花的果核,桃金雀花是雛菊家族的一員,以其藥用特性而聞名。科學家們已經在果核中發現了許多治療分子,包括倍半萜內酯、柱頭烷型類固醇葡萄糖苷和苷元。
  • 據說:人類滅絕後地球是這樣的!好悽美!
    人類從地球上消失後,幾乎所有人類留下的文明遺蹟都將在2萬年中消失殆盡,5萬年後,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遺蹟都將成為難以追尋的考古性線索,因為玻璃和塑料將全部消解。只有放射性物質和很少幾種人造化學汙染物會存在得更久— —它們是人類看不見的遺產。不過,人造化學汙染物也將在20萬年內土崩瓦解,從而使得地球上再也找不到可以考察到的「人類產品」。雖然核廢料等放射性物質的壽命可以延續200萬年,但在一片蒼茫的大地上,沒人會將它們和人類聯繫到一起。事實上,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20萬年後,將很難找到人類曾生活過的證據。
  • 梅毒:人類文明的重要參與者
    人類是一個喜歡記憶歷史的物種,尤其是對那些有起始時刻的歷史事件印象深刻,梅毒就是這樣一種有「歷史」的疾病,它不像其他一些疾病,一直伴隨著人類祖先進入文明社會。在15世紀的最後10年,梅毒突然出現在歷史舞臺上,幾乎在一瞬間席捲歐亞大陸,給患病之人帶來巨大的痛苦,仿佛基督降臨審判世界,給人類造成莫名的恐慌。
  • 8月4日,非洲各國僑社僑領相約博茲瓦納
    日前,由非洲華僑華人民間外交促進會籌委會發出邀請:8月4日,為期四天的「華僑華人和國家形象----2019首屆非洲華僑華人民間論壇」將在非洲國家博茲瓦納舉行
  • 王小柔:那隻小雨燕去非洲了
    如果不跟上雨燕群去非洲,它的命運未卜。沒空洗臉、吃早飯,趕緊往外跑。一隻吃著鸚鵡奶粉和麵包蟲長大的雨燕。終於,在灰濛濛的天上找到了幾隻雨燕的身影,一隻、兩隻、十幾隻……欣喜若狂。當我把小傢伙打包裡掏出來,它還在自己簡易的巢裡睡覺呢。我拿手指頭扒拉扒拉它的頭,它順勢側過去。這是想讓我給它撓痒痒的姿勢。我心急如焚,它睡意正濃。我把它從小碗裡抓出來,它舒服地把小白下巴搭在我的手指上。
  • 非洲現20億年前核反應堆!
    據測定,該礦的成礦年代大約在20億年前,核反應堆的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通常人們以為,在地球上,只有人類建造的「核反應堆」。可是,在奧克洛鈾礦區,法國工程師鮑齊奎斯發現了奇異的情況。他對這裡的礦石作出了分析,結果令科學界大吃一驚。經過對鈾礦中一種鈾的同位素鈾235進行常規分析,結果顯得異乎尋常:天然鈾235的含量,比他過去測量所得的數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