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一個比較奇特的地方是,無論是超市購物還是ATM機取現,流通的大都是美元,而不是本國貨幣瑞爾。
柬埔寨美元化是其國內一系列歷史事件衝擊的結果,這些事件的發生消弱了柬埔寨公眾對柬埔寨貨幣當局穩定瑞爾幣值能力的信任,最終使公眾喪失了對本國貨幣瑞爾的信心,而這也正是柬埔寨美元化最根本的原因。
法國殖民地時期:
說起瑞爾,其實它自發行以來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1953年,法國殖民者在柬埔寨柬埔寨、寮國和越南設立分行,各國分行負責發行本國貨幣,紙幣的正面是統一設計,但背面隨國家不同而異。
儘管兩年後柬埔寨便宣布脫離法國控制,但由於當時政府無力出臺新的貨幣政策,所以瑞爾被繼承下來,直到1975年4月17日紅色高棉攻陷金邊。
紅色高棉時期:
在紅色高棉政權統治期間,越來越極端,在波爾布特的領導下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廢除貨幣,沒收私有財產,廢除城市,關閉銀行等。紅色高棉時期,儘管國家倒退到以物易物的體系,一套貨幣仍然被準備和印製。然而,不幸的設計者仍遭到成百上千紅色高棉統治下人們同樣的命運,在罪惡的堆斯陵監獄被殺害。紅色高棉的貨幣政策就相當於原本你家有一百個億的瑞爾,但是現在只能拿來當廢紙用了。而貨幣是以國家的信用為背書的,在這種大屠殺的迫害下,當時的柬埔寨人民早就對政府失望透頂了,以國家信用為背書的貨幣系統自然也就分崩離析,潰不成軍,現金和財產都變得毫無價值。20世紀80年代:
1979年越南入軍柬埔寨後,1979年10月10日柬埔寨國家銀行於重新建立,柬埔寨國家銀行也於1980年3月20日重新發行了國家貨幣瑞爾。
瑞爾再次成為了這個國家的法定貨幣,柬埔寨人民銀行在當時扮演了多重角色,包括貨幣當局、政府提款機以及唯一的商業銀行服務機構(提供例如存款、貸款和支付工具等服務)。此時,老百姓並不信任新政府,也不敢拿自己僅有的一點資產兌換成瑞爾使用,而是繼續以黃金和美元作為支付手段。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期,柬埔寨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實行改革開放並在政治經濟上表現出親西方傾向,美元開始大量流入,開啟經濟「美元化」進程。
20世紀90年代:
1991-1992年,當時聯合國在柬埔寨成立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簡稱「UNTAC」)並為其注資17億美元,美元由此大量流入柬埔寨國內,美元開始被作為交易媒介和計價單位本國貨幣同時使用,並與本地貨幣一起成為儲備貨幣;同時,柬埔寨在這一時期的經濟發展滯後導致稅收不足,加上財政政策的低效率及缺乏國際援助,使得政府赤字高企,政府於是求助於中央銀行,迫使中央銀行對政府發行更多瑞爾,這直接導致了瑞爾的迅速貶值,造成了惡性通貨膨脹,極大打擊了公眾對本國貨幣的信心。1992年,柬埔寨通貨膨脹終於得以控制,但此時瑞爾購買力已經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並直接導致了美元的廣泛使用,正如世界上其他一些高通脹率的地區所發生的那樣,美元化在柬埔寨迅速蔓延。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當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此時柬埔寨經濟已經達到了相當程度的「美元化」,並因此得意降低了金融危機對柬埔寨的衝擊,美元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柬埔寨的美元化從1993年開始,在長期趨勢上一直處於不斷上升的發展態勢,;自1995年,其美元化程度超過50%大關之後,就再也沒有低於這個水平;除了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有較為明顯的短期下滑外,其他年份都基本處於增長的態勢;美元化為柬埔寨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條件,促進柬埔寨經濟的發展。遏制了柬埔寨政府的印鈔衝動(這一行為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導致了柬埔寨螺旋式的通貨膨脹)。確保了物價的穩定,為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美元化使柬埔寨失去獨立的貨幣政策,很容易通過美元對柬埔寨形成的輸入性通脹衝擊。今日匯率(本內容僅供參考,源自柬埔寨網絡)
財經匯率行情
錢莊:$➔¥
錢莊:¥➔$
7.0565↑
7.05
7.15
緊 急 電 話(00855 / +855)
駐柬大使館
外國人求助
報警電話
醫療救急
023210206
0312012345
117
119
防失聯,請關注柬埔寨網備用號「柬埔寨導報」(微信號:jianpuzhaid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