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第一套人民幣發行,根據人民幣的單位「元」的漢語拼音「yuan」制定了人民幣符號,採用漢語拼音的首字母「Y」,為了和英文字母區別開來便在「Y」字上加上兩橫寫成
「¥」。眾所周知dollar即美元,但美元的符號
「$」卻和這個單詞看起來沒啥關聯,這是怎麼回事呢?
說到
「$」,就不得不了解一下
dollar這個詞的由來:中歐時期的波希米亞王國因為開採了大量的銀礦變得十分富裕,便開始鑄造本國的銀幣,當時在約阿希姆斯塔爾開採,所以當地的銀幣被稱為Joachimsthaler,人們為了方便稱呼就簡化為「Thaler」。根據不同國家的發音習慣、書寫差異,thaler產生了多種變體,比如荷蘭語叫作「daalder」,英語則變成了「dollar」。
一種說法是:Joachimsthaler銀幣背面的圖案是
一條蛇纏繞在十字架上,在舊約的聖經裡有摩西救治傷者的典故,有學者便認為$是由此演變而來的。
海格力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大英雄,他是宙斯和凡人生的孩子,一出生就被赫拉嫉妒,一生註定要歷經無數艱險。他在前往赫斯珀裡得斯島時,立下海格力斯雙柱,開鑿了直布羅陀海峽。如今西班牙的國徽上依然可以看到這兩根柱子的身影,而纏繞在兩根立柱上的s形彩帶,隨著歷史的演變就成了$。
第三種說法則是15~17世紀,掀起了「尋金熱」的浪潮,富饒的美洲暴露在貪婪的歐洲商人眼中,日不落帝國西班牙通過航海大擴張獲得了不少殖民地,還有數不清的銀礦,當時西班牙的貨幣都是由純銀製成的。其他的國家為了資金充足,經濟體系能夠順利運行,只能用參雜金屬雜質的貨幣濫竽充數,
西班牙銀幣數量之多、質量之高,故而成為了國際標準貿易貨幣。
西班牙古銀幣當時被稱為
「peso de ocho」或
「real de a ocho」,每次交易的時候,商人就不得不囉裡吧嗦地寫一長串,遇到漏墨的羽毛鋼筆,簡直氣到禿頭。久而久之,商人偷懶心想就用「p」來代替,如果碰到複數就加個「s」的角標來表示。不要小看了人的惰性,那些商人一時興起塗塗畫畫把「p」和「s」疊寫在一起,竟然就演變成了「$」!
不管的真正「$」的起源如何,都無法否認西班牙古銀幣在世界貨幣體制內的舉足輕重。除了美元符號,還有很多國家的貨幣也映射著它的影響:
1、曾經的西班牙殖民地,如:智利、菲律賓、阿根廷、哥倫比亞等都使用peso作為本國的貨幣單位,即使有些國家因為經濟發展或者其他原因已經棄用,但是在日常交流中也還是會用到peso一詞。
2、沙烏地阿拉伯的貨幣單位裡亞爾(Riyal)便來自於西班牙語中的「real de a ocho」一詞。
是不是大開眼界了呢?美元符號竟然不是美元自己的符號!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它的經濟實力,曾經鼎盛一時的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可能也不會想到,當初他們「偷懶」創造的符號會歷經幾個世紀成為目前國際貿易市場上仍佔主導地位的美元的貨幣符號。
找不到人拼團?
掃碼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