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街道近年來開展「智慧老人課堂」項目,讓3000多位老人受益。
「如果你想拍攝全景照片,那麼就選擇『全景』模式,然後輕點快門按鈕,沿著箭頭方向緩慢移動,保持箭頭位於中心線上。若要完成拍攝,請再次輕點快門按鈕。」虹橋街道綜合為老中心「友樂微學堂」教室內,一位來自上海師範大學智慧老人公益服務工作室的志願者正在為20多位老人講解著如何使用手機進行室外拍攝,其他的志願者則在教室裡解答老人們的疑問。
這堂課,便是每周三下午在虹橋街道綜合為老中心進行的「智慧老人」課程。
2018年,虹橋街道社區志願服務中心聯合上海師範大學,開辦了「智慧老人」志願服務項目。2019年,虹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成立後,繼續深化與上海師範大學的合作,以「獻青年人一份孝心、喚子女們一份耐心、給老人們一份舒心」的理念,將「智慧老人」課程更加深入細化。
「智慧老人」志願服務項目根據新時代老年人對於新媒體素養的需求,結合青年志願者專業特點,創設教授老年人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等課程,培訓志願者服務技能,編寫「智慧老人」系列服務教材,實施教學服務計劃,致力於幫助老年人樂享智慧生活,成為新時代的「智慧老人」。
結合老年人需求,主辦方設計了「入門、溝通、生活、閱讀、休閒、防騙、手機攝影與照片處理、支付寶」8門課程,囊括了微信、高德地圖等實用手機軟體,從基礎入門到複雜應用,實現了衣食住行信息安全等多重內容供給與全覆蓋。並根據老年人特點,製作了「大文字+大圖片」的課件,並輔以文字講義方便學員課後複習,且在公眾號「智慧老人課程服務」上推出「智慧老人」教學乾貨小視頻,幫助老年人掌握智慧型手機使用方法。
今年,應老人們的需求,「智慧老人」課程開出了健康碼、申城出行等的課程,讓老人們獲益匪淺。
幾年來,「智慧老人」課堂項目已讓3000多位老人受益。張奶奶和洪老伯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學用手機帶給張奶奶最大的變化就是越來越敢出門了。以前,張奶奶不敢打車,不敢坐公交車,不知道怎麼申領健康碼,覺得出門心裡不踏實,便把自己封閉在家裡。自從來到「智慧老人」課堂,接觸了智慧型手機,也陸續學習了如何用手機打車,如何快速打開隨申碼等功能。
「我現在心裡踏實了,也喜歡走出家門了,生活因此變得越來越開闊。」張奶奶一邊研究著如何用手機拍照,一邊對記者說。
洪老伯的子女遠在他鄉,平日裡他和老伴兒兩個人互相照顧。自從用上了智慧型手機,學會了視頻功能,洪老伯和老伴心情舒暢了很多,通過視頻,老兩口隨時隨地都能和孩子打視頻電話,了解他們的近況。不僅如此,許久沒有聯繫的老戰友、老同學、老朋友也通過手機聯繫了起來。
「這幾年,大家越來越習慣用手機叫車,通過招手打到車變得越來越難。」洪老伯告訴記者,這曾讓他很無奈。但是現在,洪老伯通過「智慧老人」課堂已經學會使用「申程出行」app,通過裡面的「一鍵叫車」功能,洪老伯可以上車後再告訴司機目的地,這讓洪老伯出行便利了很多。
下一步,虹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將進一步做好項目需求和供給的無縫銜接,讓更多人樂享七彩志願公益,共踐新時代文明風尚。
記者:趙 立
編輯:畢揚靜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長寧官方微信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小編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