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人士都在關注↑「臺群精機」
■2015年8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參訪臺群精機
導語 工業4.0戰略的展開方向之一就是智能製造,在這場新的變革中,各智能製造企業帶來了不同層面的實踐,以及不同形態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
隨著工業4.0的到來,工廠將引入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優化管理,在計算機虛擬環境中,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仿真、評估和優化,最終將實現自動化、智能化、互聯化的生產製造,這種製造方式新形態被稱為智能製造。工業4.0戰略的展開方向之一就是智能製造,在這場新的變革中,各智能製造企業帶來了不同層面的實踐,以及不同形態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其中包括臺群精機的「首批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過去我們一談智能製造或者智能工廠,就會想到機器人,其實這還不是「智能」的完整概念。在臺群精機的智能製造項目中,除機器人外,還會利用智能裝備、智能系統及大數據,實現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優化控制,智能調度、生產,以及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質量管理,設計與績效管理,對生產、設備、質量的異常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集成等,實現製造執行與運營管理、研發設計、智能裝備的集成,實現設計製造一體化、管控一體化,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製造。
未來數年,臺群精機將繼續加大資金投入科技研發,打造自動化智慧工廠。目前來看,「智慧工廠」概念仍眾說紛紜,如果就業界的產品布局來看,仍可歸納出一個共通定義,主要可以包含「製程管控可視化」、「系統監管全方位」及「製造綠色化」三層面,未來發展主要依循以下五個方向:
一、系統具有自主能力:可採集與理解外界及自身的資訊,並以之分析判及規劃自身行為。
二、整體可視技術的實踐:結合訊號處理、推理預測、仿真及多媒體技術,將實境擴增展示現實生活中的設計與製造過程。
三、協調、重組及擴充特性:系統中各組承擔為可依據工作任務,自行組成最佳系統結構。
四、自我學習及維護能力:透過系統自我學習功能,在製造過程中落實資料庫補充、更新,及自動執行故障診斷,並具備對故障排除與維護,或通知對的系統執行的能力。
五、人機共存的系統:人機之間具備互相協調合作關係,各自在不同層次之間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