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1月2日電 題:群眾心裡暖烘烘——青海「放管服」改革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李寧 解統強
西寧市生物科技產業園區辦稅服務大廳略顯空曠,一排排座椅間,迴蕩著工作人員接聽電話答疑解惑的聲音。
得益於「放管服」改革,大廳裡一掃過去喧鬧擁擠、叫號排隊的景象。除必須前往現場辦理的部分業務外,其他包括發票領用、稅費申報、變更稅務登記等在內的多項業務均可網上辦理。
輸入身份證號碼和密碼,登錄電子稅務大廳,選擇增開電子發票,手機收到簡訊顯示業務辦理完成……不到10分鐘,青海西部藥業有限公司會計韓豔就完成了增開電子發票的業務。
「原來整天都『困』在大廳裡,排隊人又多,辦事效率還低。」韓豔說,「現在人不用到場了,需要的證明材料也少了,大部分業務在公司就能辦,再也不用拎著一厚摞材料排隊了。」
在大廳的自助取票機前,手中只拿著一張身份證的青海和泰藥業有限公司會計張永華正等待著發票列印完成。「過去開新票還要帶著舊票來,每次都要檢查好幾遍,生怕出什麼岔子還得多跑一趟。」張永華說,現在帶一張身份證就夠,系統會自動識別出來公司的各種信息,只要等著列印就好了。
「除了自助取票機,我們還設立開通了郵遞業務,市民上午在網上預約,下午就能拿到發票。」國家稅務總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稅務局納稅服務股負責人張嬋說,「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大廳現在雖然冷清了,群眾心裡卻熱乎了,我們的工作也更有意義了。」
除了稅務業務,在其他領域,一系列「放管服」舉措也在方便群眾生活:「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出「智慧民政App」,「生存證明」遠程認證,免去辦事群眾「持報拍照」的尷尬;「網際網路+公積金」雲平臺全面推行網上辦理和不見面審批,保障疫情期間住房公積金各項業務正常開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