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各地針對電動車的管理政策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嚴厲打壓電動車,對電動車實行禁行、限行,對於不符合規定的電動車禁止生產和銷售。
相反,有的地區對於電動車的管理比較寬鬆,有的在公安機關備案登記即可上牌上路,有的地方甚至沒有人去關注路上行人的電動車是否超標。
那麼,在大陸之外的其它地方對電動車到底是什麼態度呢?下面,請隨記者來一寶島臺灣!
據相關媒體報導,近日,臺灣省嘉義市市長黃敏惠公開鼓勵市民騎電動車出行,並為購買電動車的群眾提供補貼,最高補貼居然高達4600元新臺幣!
據了解,在嘉義市近日舉辦的2019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中,現場舉行的抽獎活動的獎品就是電動車!嘉義市大張旗鼓的給電動車行業打了一個「公益」廣告。
電動車作為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雖然已經的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但是隨著近期電動車新國標的實施,不管是電動兩輪車經銷商,還是電動三輪車、四輪車經銷商都對行業前景充滿了迷茫。
其實,從長遠來看,電動車的剛需不會改變,未來電動車行業的發展依然充滿機遇!所有的問題,都是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這個時代,依然是經銷商大顯身手的好時代!
《三輪車資訊》提醒眾多一線的商家,未來要想獲得長久的發展,就必須要在魚目混珠的市場中選對品牌,跟對廠家,積極提高服務客戶的意識,眼光要放長遠,不要急功近利,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同時,自已才立於不敗之地。
延伸閱讀:
1、爸爸,這個五一節假期,你能陪我玩嗎?
2、我們都是追夢人!電三輪的未來也一定充滿陽光!
3、三輪車經銷商,你做好明年的計劃了嗎?
4、一個電動車銷售經理的心裡話!
手指按上圖五秒,點「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