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大源鎮駱村村秦駱自然村的村民都向村裡一處造紙廢棄的池子聚集,原來他們都是去圍觀一條大大的「蜥蜴」。
出現在廢棄池子裡的巨型蜥蜴↓
「從來沒看到過這麼大的蜥蜴呀,它是怎麼跑到這裡來的呀?」驚嘆之餘,不少人掏出手機拍照,也有人撥打本報新聞熱線63344556報料。它到底是什麼動物?它是怎麼來到這裡的?
秦駱自然村坐落在兩山對峙的峽谷內,村子不大,房屋都沿溪流依山而建。以前,當地村民以造紙(黃紙)為生,村裡至今還遺留了一些當年用來浸泡竹料的池子。這條大「蜥蜴」就是出現一個長滿了青草的荒廢池子裡。
村民駱淼均說,第一個發現「蜥蜴」的是他父親的兄弟,發現的地點就在他家房子附近。「看上去有2米長,通體墨綠色,軀體上有白色斑點,這尾巴真是長啊。」看它這麼長的體型,當時就嚇了一跳,結果稍微一趕,它就掉到了這個池子裡爬不上來了。聚攏來看的村民都嘖嘖稱奇,說這體型像蜥蜴,但蜥蜴哪有這麼大的?大家也都不敢動它,「肯定是什麼保護動物」,有村民趕緊給派出所和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打了電話。
不多時,大源派出所的民警和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動物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就趕來了。在民警的幫助下,救護中心的張晨陽終於將它抓到了籠子裡。張晨陽說,這應該是巨蜥,是外來物種,不是本地的動物,但到底是哪一種巨蜥,他還要進一步確認。
回到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做了仔細檢查後,給它身上一點點小傷口搽了碘酒,就將它放到了籠舍裡(隔離區)。張晨陽說,目前看巨蜥並沒有大的傷處,他們將對它作進一步的觀察,看是否有應激反應,因為剛才抓它的時候還是比較兇的。
張晨陽目測,這條巨蜥身長約1米左右,由於籠舍不大,它尾巴底部卷了起來。張晨陽最初判斷,它是尼羅河巨蜥,是非洲最大的巨蜥。但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它的尾巴沒有尼羅河巨蜥的尾巴粗,而且爪子的顏色比尼羅河巨蜥好看。「它很漂亮啊!」張晨陽最後確認它是——薩氏巨蜥。
張晨陽說,這類外來物種可能有人當寵物養,一般都在網上交易,若在寵物店看到是違法的。至於它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張晨陽說這也不得而知。
薩氏巨蜥,又稱鱷魚巨蜥,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蜥蜴,平均體長約2.5米,尾部平時捲曲,伸展開約為軀幹長的2倍。鼻孔呈橢圓形,位置較接近吻部,鼻面較為圓厚。體色呈墨綠色,並且軀體和尾部伴有白色斑點,斑點圍繞身體組成環狀紋路。
薩氏巨蜥分布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南方海岸,棲居於低地森林,紅樹林地域,尤其是靠水的地方。它善於攀爬巖石和樹木,咬合力和力量卻是巨蜥裡最小的,幾乎為完全樹棲性。別看體長很長,但是膽子最小,平時都呆在樹上或巖石縫隙裡。它是雜食動物,偶爾偷吃些樹上的鳥卵、昆蟲、小蜥蜴,平時多為果子類素食。
記者 駱曉飛
編輯 夏夢荻
原創文章版權歸富陽日報所有,轉載須註明出處。洽談請呼叫富報君。
請點大拇指,給富報君來個鼓勵↓↓
領導說了
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