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二「回娘家」,英文可別說成go to mother's home!

2021-02-28 華爾街英語

口語課第四期開放的免費名額快搶沒了,想練口語的快快參加~

大年初二,按照習俗

嫁出去的姑娘今天要回娘家了

那麼問題來了

「回娘家」英語怎麼說?

別告訴我是go to mother's home

 那father不要了嗎

回家找媽媽:

NO.1

「回娘家」說的是「娘家」

其實是回「父母家

visit the parents' home

此外,對於女孩來說

回娘家」就是回自己生身父母家

visit my birth parents

birth parents 生身父母

應景例句:

Married daughters will visit their parents' home on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回娘家。

「回娘家」對男方來說

就是回「嶽父嶽母家」

那「嶽父嶽母」英語怎麼說?

NO.2

在法律上

公公/嶽父都叫:Father-in-law

婆婆/嶽母都叫:Mother-in-law

在生活中

和中國人一樣,隨另一半一起

管嶽父母/公婆叫

Mom,Dad

如果關係很親近,也可

①  直呼其名

②  Mr./Mrs.+姓

比如

Mr. +姓=嶽父、公公

Mrs. +姓=婆婆/嶽母

所以

in-laws

(公婆也是)

例句:

I'm going to visit my in-laws with my wife today.

今天我要和妻子一起回娘家。

英文最難提高的是口語

而口語提高,必須要突破三大難關:

不會說,不敢說,不想說

希望每一位學友都能擺脫學英文的痛苦

早日實現英文交流自由

相關焦點

  • 年初二「回娘家」,英文可別說成go to mother's home
    別告訴我是go to mother's home那father不要了嗎NO.1「回娘家」怎麼說?「回娘家」說的是「娘家」其實是回「父母家」所以,英語應該說↓visit the parents' home此外,對於女孩來說「回娘家」就是回自己生身父母家英語還可以說↓visit my birth parentsbirth parents
  • 「回娘家」,英文可別說成go to mother's home
    口罩 初二搶酒精這個春節是不是都忘記了初二原本可以回娘家?這一切都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 初二,回娘家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頭條】正月初二:回娘家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按照民間的習俗今天是「回娘家」的日子
  • 大年初二 帶上禮品回娘家
    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
  • 初二回娘家咯!帶禮物可別帶錯了!大年初二有講究!
    「初二早」:傳統上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人回娘家的日子,古時候媽媽嫁人後因交通不便,很難得可以回娘家,遇到大年初二當然很興奮期待,當然一早就準備好出門囉。 大年初二禁忌 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
  • 正月初二丨歸寧日,回娘家!
    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女兒要「回娘家」、夫婿同行給嶽父嶽母拜年,民間稱「姑爺節」、「迎婿日」、「回娘家」又稱「歸寧」。中國人最親密的是血緣關係,姑爺有「半子之勞」,俗話說「一個姑爺半個兒」。大年初二,姑爺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物去看望嶽父嶽母。嶽父母家無不盛情款待,希望女婿平時要好好關照愛護自己的女兒。
  • 伴讀 | 大年初二,回娘家!
    沒錯,就是回娘家。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按照民間的習俗,今天可是「回娘家」的日子哦。回娘家,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習俗。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而且要與丈夫同行,所以這一天又稱為「迎婿日」或者「姑爺節」,是作為女婿拜年的「法定日」。 「回娘家」又稱「歸寧」。在舊時代,「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除夕和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
  • 新春特輯 |大年初二,回娘家、逛廟會,英語圖解鬧新春
    所以,真正的民俗文化多半都從初二開始,回娘家、逛廟會...今天,我們來看看如何用英語來表達這些傳統活動呢?Visit one's birth parents回娘家On this day, married daughters usually go back to their own family to visit their parents, relatives and close friends
  • 原來,初二回娘家是如此由來......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年味│排骨燒年糕!初二吃了長高高!
    今天是大年初二!大家知道大年初二媳婦是要回娘家的嘛?
  • 大年初一,山東磕頭拜年,初二媳婦回娘家,初三初四初五更有講究
    大年初一,山東磕頭拜年,初二媳婦回娘家,初三初四初五更有講究!文章開篇先給大傢伙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財源廣進,大吉大利,牛上加牛!大年初一,俺們山東的大拜年在網絡上霸屏了,不管打開哪家的短視頻平臺,都會看到成群結伴的小夥子老漢子、大姑娘小媳婦,給宗族裡的長輩老者磕頭拜年,送上新年的第一聲祝福。
  •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來歷
    正月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俗稱「迎婿日」。
  • (大年初二)開年飯
    但是既然是【開年】,為什麼不選擇新年的第一天而不是第二天呢?除了開年飯,初二還有什麼習俗和禁忌?(所有圖片 | 源於網絡)相傳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是諸神休息的時間,大年初二是諸神歸位的時間。傳統上,在農曆新年的第一天忌殺生。古人希望「乾乾淨淨」 迎接新歲。多謝神明,整日守齋。只有在農曆大年初二,他們才能吃到大魚和大肉。
  • 民間習俗、大年初二、回門是喜
    正月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漢族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兒,當姑姑的必須要給侄兒紅包。回娘家並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
  • 英文歌曲推薦:如果放手會讓你幸福《Let Her Go》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首關於放手的英文歌曲《Let Her Go》。該曲由英國民謠創作歌手Passenger (Mike Rosenberg) 演唱,並收錄於其2012年7月24日發行的首專輯《All The Little Lithts》當中。該曲的數字銷量在英國突破了百萬,並且2014年7月在美國創下了400萬銷量紀錄,另外這首歌曲還獲得了2014年全英音樂獎年度最佳單曲提名。
  • Mother Apologizes for Kicking 3-Year-Old Child Model
    The incident occurred in the eastern city of Hangzhou, home to Alibaba and its Amazon-like marketplace, Taobao.
  • 正月初二 | 吉祥開年,團團圓圓
    回娘家是大年初二最有特色的風俗之一,「回娘家」又稱「歸寧」。這一天對已經出嫁的女兒來說最為期待,封存在記憶中娘家的鞭炮聲、娘家的年夜飯、娘家的過年味在這一刻尤為濃烈,精心打扮、置辦禮品、攜夫帶子,回門團聚此刻更是頗具儀式感的歸寧。「暖意忽從心畔起,清芬何必嶺南新,輕車暢路如添翼,曉霧低雲權作鄰」,興奮欣喜的心情讓回家之路變成了最美的風景。
  • 英文歌曲:Let me go 讓我走
    Oh, there isn't one thing left you could say你無需多言I'm sorry it's too late說什麼都已太晚I'm breaking free from these memories我要獲得解脫 Gotta let it go, just let it
  • 大年初二接財神爺,越早打開越好~
    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  正月初二,是女兒女婿回娘家的日子,即是女婿給嶽父母拜年,俗稱「迎婿日」。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在臺灣有這樣的民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門擔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