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牆為什麼越來越火

2021-02-25 遠拓

  今天小編和大家細說為什麼攀巖牆越來越流行的潛力和其有何魅力吸引人去嘗試。

  一、有逼格

  把這點放在第一位我真的不是在開玩笑。攀巖搭上了「極限運動」的邊,又

是相對小眾的運動,能讓愛好者們頗有一種「挑戰自我」的感覺,而且本身也可以有相當的難度,對身體和心理都是一種考驗(對新手來說主要是心理),夠格稱得上是一種「勇敢者的遊戲」。但這就能吸引人來嘗試了麼?不夠。重要的是!照片拍出來發到社交網絡的效果很好!這不僅僅來自我的主觀感受,據我觀察,年輕人兩個人以上來攀巖館第一次嘗試攀巖的,無一例外都會讓同伴用手機為其拍照,不難推斷過幾分鐘他們的微博、朋友圈上就會出現一組逼格滿滿的攀巖照片。對於玩了一段時間的玩家來說,每徵服一個難度更高的線路,大多也都會拍照留念。

  由此,吸引人們來玩第一次的原因,很可能不是為了什麼挑戰自己、超越極限什麼的。僅僅是為了幾張照片秀逼格!有了想要第一次的親密接觸衝動,就有了接下來體驗其魅力的可能,才會慢慢愛上這項運動。

  二、入門門檻低

  雖說搭上了極限運動的界兒,其實其難度從簡單到困難有很大的梯度。也就是說,高手可以玩得激情澎湃,第一次嘗試的人也能感受到相應的樂趣和成就感,甚至是小學生也可以玩得很high。巖館有各個難度的線路,你去巖館的時候,跟工作人員說你第一次來爬,人家會根據你的情況從簡單的那幾道挑一個給你試試,堅持一下應該是可以爬到頂的。成就感滿滿有木有!

  有意思的是,大人和小孩初接觸攀巖其實各有各的優勢。大人手長腿長的,而且力量也更好,這是大人的優勢。小孩子手和腳都小,大人不好抓的很小的手點小孩子可以抓,大人不好踩的腳點小孩子踩起來很輕鬆。

  我所在的巖館大半的長期會員都是初中以下的小孩子,家長們也很樂意讓他們來培養這樣的一個愛好。巖館裡也總有這麼一幫孩子竄來竄去,氛圍還是很歡樂的。關鍵是讓路過的人看到,哎喲這麼小的孩子都能爬,我們怎麼著也得試試吧。(其實還真不比孩子有多少優勢)

  第一次來玩的,蹭蹭蹭爬到頂上,賺足了成就感,手軟腳酸,有明顯的運動效果。再把照片一曬,哎喲那感覺簡直人生巔峰(*¯︶¯*)

  當然巖館也有室內抱石區,一般作為訓練或者玩了一段時間的愛好者用的了。剛開始來玩的一般不太喜歡玩抱石。

  三、難度漸進,互動挑戰

  攀巖是一種跟自己較勁的運動,在巖壁上你沒有競爭對手,你需要戰勝的僅僅是你自己。喜歡上玩攀巖以後,就需要一次次的加大難度來追求突破。不要以為這裡7條道就僅僅是7種難度,貼上標記後只允許用特定的巖點,別的都不許碰,這時候難度就大大增加了。這應該類似於闖關類遊戲裡的感受,每完成一個新難度的挑戰,就意味著再次突破了自我,而且我們總是會給自己定下下一個目標,完成了一個就想著下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小夥伴之間還可以自定義線路相互挑戰,也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在巖館用這種形式來促進交流,也能同時認識很多有意思的人。大家都是來巖館然後堅持玩下去的人,交流起來自然氛圍也不錯,大家各自也對什麼線路是什麼難度有個大概的了解,相互挑戰一下的確非常有意思。這樣挑戰也千變萬化,不會厭倦。

  

      四、無法替代的體驗

  攀巖幾次以後,對高空的恐懼感會趨於平穩。而這依然比別的常見運動刺激的多,挑戰並突破自己的快感仍在延續,這個特性會讓許多別的運動變得索然無味。也許從此之後我才理解為什麼在歐美那麼多人熱衷於蹦極、跳傘、高山滑雪等等極限運動,因為試過了以後,真的就回不去了。打個不一定恰當的比方,就像用過大屏的手機以後,再要換小的,真的就回不去了。只有繼續追求下去。

  也正是攀巖帶來的這種體驗是在別的運動中難以獲得的,所以一旦喜歡上了攀巖你就很難再找到一種提供相似體驗的愛好來替代它。

相關焦點

  • 釋放心中虎,全國發起勇氣挑戰虎牌巨型攀巖牆
    原標題:釋放心中虎,全國發起勇氣挑戰虎牌巨型攀巖牆齊魯晚報11月18日訊:虎牌啤酒新一輪的營銷戰役開啟,此次主題「釋放心中虎」,沿襲虎牌啤酒一直提倡的激發內心勇氣,為創新,激情付諸於行動的品牌精神。在這個寒冷的秋日,品牌為廣大消費者以最「虎牌」的方式送上了秋日大禮!
  • 為什麼不給王俊凱配雙手套再去攀巖?
    「攀巖啊」,巖壁下路過的叼煙大叔一副見多識廣的樣子。「是,攀巖」,我點頭。「嗯,戴手套爬吧…… 」大叔看著我戴的保護手套,用肯定的語氣說,一眼就把我們這項運動看透了。     保護手套,是用來打保護的(我們不戴手套爬,真的),英文叫 Belay Gloves。
  • 昆明小熊攀巖俱樂部不定期的視頻搬運:第8回リードユース日本選手権南礪大會
    南館地址:昆明市福保路凱旋利車博匯1棟5樓 北館地址:昆明市龍泉路雲嶺天驕小區體育場內            網站:www.pandaclimb.com淘寶店:pandaclimb.taobao.com可以用百度、高德、騰訊地圖搜索:昆明小熊攀巖俱樂部
  • 室內攀巖 | 深大附近的深夜巖館,想要入門先開得了門.
    人們把攀巖這個運動從野外搬到了城市的生活中,很多巖友都喜歡在室內練就一身技藝,就是為了回歸最初的原野找回最真的本我。說到攀巖,大家的印象都是一面高高的牆,加上一堆保證自身安全的裝備,還有一個在下面扯著繩子,喊破嗓子,不讓你摔死的工作人員。
  • 日本的卡拉OK太瘋狂了……一邊攀巖一邊唱
    這種卡拉OK就是將室內攀巖和卡拉OK結合到一起。小通停頓了一下,思考了很久,依然覺得攀巖和K歌真的是八竿子也沾不上邊的兩種娛樂項目,不過在日本商家眼裡,一切皆有可能。攀巖的牆壁上有三個級別,分別是初級、中級、高級。每塊抱石的旁邊都有數字顯示出攀爬的難度,顧客可以自行選擇挑戰。
  • 邊攀巖邊拍照,你敢挑戰嗎?
    來自美國的攝影師邁克·克拉克(Michael Clark)是一名專門拍攝戶外運動與極限運動的攝影師,他在這一領域已持續拍攝了20多年,拍攝的運動領域包羅萬象:衝浪、攀巖
  • 16歲天才攀巖少女,凋謝在人生最美的花季
    作為東京奧運會的新晉項目,攀巖運動並不算大眾化。所以,雖然是這個項目的未來之星,但知道杜亞迪的人並不算多,很多人是通過這則噩耗才知道了她。杜亞迪生前在比賽中。翻開杜亞迪的社交媒體,幾乎全被攀巖的內容佔據。哪怕是在去年難得秀了一番彈吉他的功底,可文案中也逃不過攀巖的字樣,當時她寫道:「幾天後要去東京參加攀巖比賽。」
  • 《127 Hours》,生死抉擇之間斷臂自保,帶把救命的攀巖刀真的很重要!
    在選擇攀巖刀的時候,有兩點特別重要。1、 鋸齒2、 單手操作基於這兩點,這裡有幾把攀巖刀可供考慮。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這把刀是為了輔助使用的。這把刀使用起來非常簡單,一隻手就能打開它來操作使用。在它的刀片上,80%都是鋸齒。明亮的橙色,即使是不小心掉落、放錯位置也容易找到。
  • 2016老辣杯春季賽打響 西南攀巖精英齊聚巴山虎
    本次比賽精英齊聚,吸引了來自西南地區最頂尖的幾十位攀巖高手。   辣,是西南地區最愛的味道。從地域共性特色的辣文化延伸到火辣的賽事,從舌尖上的「辣」延伸到全身肌肉爆發出來的「辣」與力量,傳遞著攀巖的一種「愛辣愛拼」的精神。
  • 苔蘚牆,景觀牆的新寵
    在家裡植入一片綠洲在令人感到賞心悅目的同時,還能給牆增加隔熱功能,滿眼的綠色又能幫助你擺脫日常生活壓力。現代人很多會選擇在家裡建一整面苔蘚牆,這樣就擁有了一面漂亮、讓人寧靜的綠色牆壁,且該牆壁不需要任何維護,並且帶有一種遠古的美。
  •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 牆內的世界
    > 作者:羅伯特·麥克法蘭版權所有:《智生活》雜誌2015年4月刊羅伯特·麥克法蘭最欣賞《冰與火之歌
  • 有機食品,為什麼越來越受歡迎?
    為什麼在國內有機食品越來越受歡迎?在中國的一線城市,有機食品的普及率正在增高,有機農業的發展也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
  • RO反滲透淨水為什麼越來越火了?
    而海水是不能飲用的,為什麼海鷗可以飲用海水?這位科學家把海鷗帶回了實驗室,經過研究發現在海鷗嗉囊位置有一層薄膜,該薄膜構造非常精密,能把海水中的雜質過濾,轉為淡水。而海鷗喉管中的這層黏膜組織,就是反滲透膜的原型。
  • 集市/街舞/DJ/樂隊/攀巖…1月16日在杭州石橋路279號參加一個瘋狂Party!
    五顏六色的塗鴉牆,嘻哈籤到,你可以炸街,也可以肆無忌憚覆蓋掉不喜歡的圖案,還可以找朋友來一場現場PK賽,想怎麼定義就怎麼定義,你是這面牆的主人,好玩剛剛開始!小輪車、滑板、攀巖…這一次全部在室內!自由式小輪車高難度騎行,障礙重重也要天馬行空、酷帥的滑板表演、精彩的攀巖挑戰!
  • 為什麼臺灣泡麵越來越難吃?
    由於便利性與價錢優勢,泡麵是許多人宵夜或者月底拮据時的好朋友,不過,最近臺灣泡麵除了價錢越來越貴,似乎也越來越難吃。
  • 攀巖愛好者的福利:如何讓巖鞋壽命更長些
    巖鞋是攀巖愛好者最常用的裝備,經常攀巖的人,巖鞋至少要一年更換一次。但是,如果不好好使用的話,可能要更頻繁地更換巖鞋。可是你獨愛這一款,不願狠心輕易拋棄,那要怎麼辦呢?有時候可能沒辦法讓鞋底特別乾淨,但是要在攀巖之前盡力清理鞋子。可以試試用倒上啤酒的溼毛巾擦拭或者在巖塊上放上一塊小毯子,下來之前把泥蹭掉。但是最好的方式,可能聽起來有點不那麼文雅,但是非常有用的方式。就是在手上吐幾口唾沫,然後用手掌去把泥搓下來,會非常有用!
  • 廢塑料回收越來越難,為什麼你還在堅持?
    面對行業的利潤逐漸下降,在加上環保整頓導致下上遊毛料貨源減少,廠家採購成本逐漸上升,進一步壓低了企業利潤空間,才會覺得如今的生意越來越難做。 那為什麼做一個廢舊塑料回收行業都這麼難,為什麼回收人士還要堅持下去?
  • 5歲小女孩踩著飛鏢攀巖,董卿因為她哭了好幾次!龍江飛鏢大比拼悄然來襲……
    在勵志挑戰節目《挑戰不可能》節目中,首次擔任評委的董卿昨晚依然優雅亮相,卸下主持人身份董卿率真的一面再次爆發,當看完一對父女挑戰「飛鏢攀巖
  • 裝修新流行:苔蘚牆
  • 匠心:一起DIY一面會呼吸的牆
    在節能減碳的時代裡,植栽牆越來越受歡迎,有越來越多的百貨公司、公共空間及辦公式接待廳開始以植栽牆做為景觀主體。臺北車站旁的京站百貨中庭,就有一面很高聳的示範,據說這面會呼吸的牆不僅能降低室內溫度節省冷氣費,還能大幅提升空氣品質,讓你我在百貨公司裡逛街也能同時享受森林浴。你也想在家裡種一面會呼吸的植栽牆嗎?Life on the Balcony 的創辦人 Fern Richardson 今天就要會大家示範,如何將回收木棧板變成一座小型植栽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