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平縣新化鄉,有這樣一句俗語:「春吃野菜夏吃菌,秋吃水果冬進補。」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新化鄉的山林裡滿滿都是大自然的饋贈,村民們靠山吃山,依靠山野菜、野生菌、野生中草藥等拓寬了增收渠道。
近日,記者來到新化鄉代味村阿者柏租小組,看到村民方自學正在地裡查看當歸的長勢。據方自學介紹,前幾年村上流行挖野生當歸賣,而且價格比較好,自己就萌生了發展野生當歸的念頭,便從山上尋來移栽了幾株,明年打算大面積擴種。
【代味村阿者柏租小組村民 方自學:這是我移栽的當歸,本來是山上野生的東西,我拿回來移栽,想發展野生當歸,它的花、葉子、杆子、根都可以入藥。】
在新化鄉,象方自學一樣自發「研究」中草藥種植的村民不計其數,大家巧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紛紛試種野生當歸、託腰散等中草藥,目前全鄉共試種野生當歸10畝,明年規劃發展35畝。
張國興告訴記者,面對這些「山珍」,村民們除了拿去換錢,往往還會留一部分做成菜餚,來達到冬季進補的目的。最常見的就是野生當歸燉雞、託腰散燉豬腳、鹿仙草煮雞等幾道菜,這些在代味村可都是招呼親戚朋友的「硬菜」。
【代味村黨總支書記 張國興:近幾年來我們的生態環境好了,我們老百姓可以靠山吃山。在冬季來講,我們老百姓也可以找些中草藥來呼吃,強身健體,並且可以提高收入。】
近年來,新化鄉本著既要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又要實現金山銀山「價值」的理念,變生態要素為生產要素、生態優勢為發展優勢、生態財富為經濟財富,群眾每年依靠這些「山珍」可以增收近3萬元,真正讓好生態解鎖了群眾的幸福生活。
【代味村黨總支書記 張國興:我們代味村比較適合種野生當歸,現在有一部分村民自發的把野生當歸挖回來種,我們下一步想把這個野生當歸發展成一個產業,把老百姓帶往致富的方向發展。】
記者:李玉莎 劉迅潔 通訊員:羅玉
編輯:陳麗芬
責編:適甜甜
編審:周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