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13時許,色達縣委政法委幹部王建海,從翁達老丈人家返回色達縣城途中時,在色達縣翁達鎮旭爾溝村附近(色曲河流域),意外發現一隻正在覓食的動物,經鑑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爪水獺,這是繼發現雪豹、黑頸鶴、猞猁、赤麻鴨、白臀鹿、藏原羚、藍馬雞後,在色達第8次發現國家級保護動物。
「它趴在冰塊上,正覓食著一條魚,時而用力啃咬魚,時而在河邊上嬉戲。」王建海說,這隻小爪水獺趴在冰塊上用幾分鐘時間將魚吃完,此後它便跳進了河水裡。
小爪水獺處於淡水食物鏈頂端,它的生存不僅需要大量魚群,而且需要河道有深水區,河岸有足夠多的隱蔽住所,對水質和河岸環境要求較高。甘孜州色達縣生態環境局局長帥軍介紹,此次在海拔3800多米的翁達鎮旭爾溝村附近發現小爪水獺捕魚進食影像,這充分說明作為河流生態系統旗艦物種以及頂級食肉動物的小爪水獺已在適應了在色曲河流域生存,也說明處於青藏高原腹地、海拔3800多米的色曲河生態系統處於健康完整狀態。
據甘孜州色達生態環境局環境監察大隊負責人杜鎧其介紹,近年來,色達縣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力度,野生動物棲息環境不斷改善,區域內各類野生動物種類和種群數量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在色達縣多次發現珍稀野生動物,表明保護生態取得了較好成效,廣大群眾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也顯著提高了。
小爪水獺即亞洲小爪水獺 (學名Aonyx cinerea),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獺品種。在中國的一些地方有「水鬼」、「水怪」的傳說,實際上多數是小爪水獺。小爪水獺數量稀少,現已成為水域水質的指示動物,能否在水域中找到它們,是評價水質優劣的最佳方法之一。
小爪水獺的食物主要是無脊椎動物,如蟹和其他甲殼類軟體動物、兩棲動物,也吃昆蟲和小型魚類,如攀鱸,鯰魚等,偶爾也會捕捉老鼠他們敏感的前爪可以感知到地下的昆蟲;大臼齒可以粉碎蟹等軟體動物的殼。它們棲息在有淡水和泥濘的沼澤的森林、稻田、湖泊、河流、水庫、運河、紅樹林和沿海岸等地區,不喜歡沒有任何掩護的空曠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