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應被定義為非正義戰爭

2021-02-15 國防時報排頭兵



當地時間2016年7月6日,英國倫敦,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就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發表聲明

  由英國布朗政府授權所做的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6日公之於眾,負責該報告的齊爾考特說,肯定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存在的這種說法站不住腳,而對戰後的計劃「完全不充分」。他認為,未來戰爭要更加謹慎。

  齊爾考特報告的完成歷時7年,它涵蓋了戰爭的決定、法律依據、戰爭的裝備問題等等。報告認為,時任英國首相布萊爾對伊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伊拉克戰爭是基於錯誤情報所發動的,這早已是包括西方社會在內的整個國際社會的共識。戰爭造成179名英國軍人死亡,數千美軍官兵死亡,而伊拉剋死亡的民眾則有幾十萬。這場戰爭還打亂了中東原有的地區結構和力量結構,中東今天的大混亂與那場戰爭有很大關係。一目了然的這些惡果要求有所交待,齊爾考特報告既是這樣的交待,也是英美主流精英們希望最終畫出的句號。

  布萊爾和英國只能算是伊拉克戰爭的「從犯」,布希政府和美國才是發動那場錯誤戰爭的「主犯」。當年薩達姆剛被推翻,布希就下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查找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一無所獲。這麼大的錯誤是無法掩蓋的,但是美國一直採取了「淡化」它的態度。

  齊爾考特報告來得太晚了,對改善伊拉克當下分裂和戰亂的局面毫無幫助,對英美現實政治的影響也不會很大。早已被絞死的薩達姆也不會因此在西方受到同情。但是從戰爭醞釀發動到這份報告形成的戲劇性過程還是會提供不少思考,即使西方社會現在不願意這樣思考,歷史會幫他們思考。

  首先,伊戰的情報錯誤和當時美英社會從上到下對假情報的篤信告訴人們,美英的戰略決定足以主導全社會的思考方式和邏輯建構。情報部門和主流媒體都會為國家的戰略決定服務。這是一個有相當「政治正確性」的體系,以至於一個關鍵的前提錯了,整個社會都跟著一起錯。

  第二,美國發動伊戰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不是衝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去的,因為戰前就已經有西方核查人士站出來說伊拉克既無發展核武能力,也無中遠程飛彈和生化武器。布希政府的最大目的就是推翻薩達姆政權,美國精英們當時就多少有些心領神會。正因為此,齊爾考特報告這一類的發現對美國的衝擊力非常有限。

  第三,伊拉克戰爭沒有得到安理會授權,美英聯軍是頂著安理會的意志發動戰爭的。這樣的剛愎自用來自於傲慢與偏見,而這樣的根源今天仍深植於美國精英社會,錯誤認識世界的「假情報」仍不時主導美國。

  第四,美英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應被確定為非正義戰爭,但是這樣的定性並沒有在國際輿論場上得以確立。美英至今更願意把整個戰爭的錯誤縮小為「情報錯誤」,用推翻一個獨裁者的「正義」來掩蓋奪去幾十萬平民生命和斷送一個地區和平、造成恐怖主義嚴重泛濫的非正義。

  第五,很多人在伊戰十幾年之後漸漸悟出,中東是不可改造的,布希政府當時「改造中東」的計劃說輕了是理想主義,說重了就是政治和文化狂妄。但是囿於今天的政治及文化競爭,美國主流社會不肯強化這個意識,更不肯把它大聲說出來。

  第六,伊戰打開了中東的「潘多拉盒子」,很多被放出的魔鬼不可能再裝回去。齊爾考特報告反映了英國自我揭醜的一種勇氣,但是另一方面西方的體制有很強的脫責能力,出了伊戰這麼大的錯誤,美英沒有一人直接擔責。美英在全過程中的每一個時刻都「正確」、「正義」、「有良知」,但加在一起又是錯的。西方就是這麼奇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伊拉克戰爭是一場浪費錢的戰爭?
    眾所周知伊拉克戰爭是繼越南戰爭和韓戰中耗資最大的規模戰役,自海灣戰爭以來,伊拉克和美國的戰役一直持續到現在,作為世界前五的軍事大國,而且還是世界重要石油輸出國
  • 14年過去了,伊拉克戰爭究竟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
    後來,明白過來的伊拉克人民依然是讓擁有高科技的武器裝備強大的美軍陷入了戰爭的泥潭。如今距離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已經14年了,戰爭爆發那年,我還是個孩子。局座曾經說過,千萬不要期待戰爭,那太殘酷了,他在伊拉克的小夥伴們昨天還好好的,隔了一天,就家破人亡了,鮮活的生命就那樣沒了。每次提起來,他都想哭。
  • 川普證實伊拉克戰爭師出無名,為薩達姆喊冤
    川普為其政治前途考慮川普在災難面前想到的不是美國民眾的安危,而是自己的政治前途。現如今應疫情已經死亡超過10萬人,其對疫情的不重視,讓他應該對這10萬人的死亡負責。事實上,如果川普積極抗疫就絕對不會出現美國現如今這樣慘痛的局面。而其政治前途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繼續連任美國總統也是很有希望的。但川普並沒有這樣選擇,一步錯步步錯。
  • 多年戰爭的致命遺產:伊拉克廢棄彈藥令人頭疼不已
    在海灣戰爭以前,伊拉克曾經號稱中東第一軍事強國,或者是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然而,薩達姆的軍隊兩度被證明在西方聯軍面前簡直不堪一擊。
  • 【政治課-國際篇】伊拉克戰爭:美國的開戰理由莫須有,薩達姆被送上了絞刑架
    薩達姆的人生是很傳奇的,他於1979年做了伊拉克總統,然後從1980年開始跟伊朗連著打了8年仗;消停了兩年後他在1990年入侵了科威特,引發了第1次海灣戰爭,在戰爭中他被美國帶著一大幫人擊敗;2003年他再一次遭到美國軍事打擊,最終因此下臺並且喪命。
  • 美伊戰爭過後17年,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薩達姆死前說,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就不是伊拉克,真的是像他所說的那樣嗎?國內媒體經常報導伊拉克有炸彈爆炸,有人遇襲。
  • 歷時7年的伊拉克戰爭,美國為何沒拿走一滴石油?原來真正目的更大
    而在2003年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很多人覺得美國就是奔著伊拉克的石油去的,但是結果美國卻並未奪走伊拉克的石油,這也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石油讓伊拉克敵富天下,號稱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為了控制中東發動8年兩伊戰爭,1991年入侵科威特吞噬中東油田,企圖稱霸中東,伊拉克要的是一滴滴石油,伊拉克是中東地頭蛇,擋美國財路的刺頭。
  • 股市專題:美國製造戰爭,機構製造故事
    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利比亞,葉門,烏克蘭..美國在80個國家有軍事基地,在大約130個國家有地面軍事人員,全世界總共才只有192個國家。你再想想美國為什麼要發動戰爭,製造流血衝突,讓世界上這麼多人無家可歸,難道這是美國所標榜的民主?那為什麼不在美國本地打仗呢?     還不是為了利益。
  • 真相在哪裡 | 電影《私人戰爭》
    裴淳華儼然是代替了查斯坦,成為中東題材電影女一號,從《火狐一號出擊》《貝魯特》到《私人戰爭》。
  • 海灣戰爭時,為啥薩達姆把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
    1990-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發生了一件「慘案」——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下令打開油泵,向波斯灣海水中傾倒石油,據說有大約五百萬桶石油被倒入海中,此舉汙染了波斯灣的海洋生態環境,石油順著波斯灣的洋流進入印度洋,大量生物因此死亡,這些石油清理了好幾年都沒有清理乾淨,那為什麼伊拉克會往海水裡倒入石油呢?
  • 如何打贏2.0版IS的戰爭?
    如何打贏2.0版IS的戰爭?文/安妮-瑪麗·斯勞特、卡斯特貝裡發於2019.11.4總第922期《中國新聞周刊》今年8月,美國國防部、國務院和國際開發署聯合向國會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審查從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美國打擊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恐怖組織IS(「伊斯蘭國」)的行動。
  • 全面戰爭三國:秘籍作弊碼一覽 三國全面戰爭攻略
    全面戰爭三國預告  全面戰爭三國攻略  全面戰爭三國 配置  全面戰爭三國破解
  • 精選 為何美國走不出戰爭的怪圈?
    以我的計算,是13個(朝鮮、越南、柬埔寨、寮國、格瑞那達、巴拿馬、伊拉克、索馬利亞、波赫、科索沃、阿富汗、利比亞,現在是敘利亞)。這是一個很長的名單,但也是一個非常保守的估計,因為該名單只將伊拉克計入一次,而且該名單也未包括自9·11事件以來美國對其頻繁發動無人機襲擊的國家,如葉門、巴基斯坦,也許還包括菲律賓。
  • 海灣戰爭,薩達姆為何將500萬噸石油全部倒掉?原因讓人無法相信
    畢竟一個國家的發展就離不開石油,畢竟這一資源素有「工業血液」之稱,甚至可以說美國軍方發動中東戰爭,最終目標就是為了獲取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讓美國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最終成功控制了伊拉克。
  • 央視鏡頭下的伊拉克現狀
    按:本來是幾年前的舊聞了,但是最近因為中美貿易糾紛的問題又有人把美國打伊拉克的事情拿出來作為美國為了經濟利益強行發動戰爭的證據,讓小編認識到不明真相的群眾容易作出錯誤判斷的原因是信息不對稱
  • 朝鮮半島戰爭專治各種不服!
    朝鮮這廂備受國際孤立,沒有誰為它提供安全保障,他也不相信誰就相信自己的強硬,擁有核武成為不可改變的戰略和國家意志。面對美韓的軍事威懾似乎只有拿起槍準備戰爭是唯一的選項。如果咱是朝鮮人又如何選擇呢?筆者很是佩服朝鮮人的骨氣,但可惜的是相對於美韓朝鮮太弱了,在軍事上並不佔有任何優勢,取勝是不可能的。假如美國人像轟炸塞爾維亞一樣對朝鮮的重要軍事設施民用設施進行長期的轟炸,朝鮮能夠堅持多久呢?
  • 原 創|:《我的戰爭》一曲戰爭情懷中的勵志高歌
    影片反映了那場為了國家和平,反對侵略的戰爭而捨生忘死的普通志願軍的個人故事。作品以抒發愛國主義情懷,歌頌志願軍戰士頑強英勇,不怕犧牲為主旋律,塑造了孫北川與孟三夏這樣的普通志願軍戰士的個人情懷。因為戰爭,他們相知與相識,愛情與榮譽交織在影片的硝煙與戰火中。
  • 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現在到底怎樣了?
    在2003年以前,整個伊拉克由「偉人」薩達姆一人執掌。可以說是整個伊拉克的「一言尊」。那麼2003年以後,沒有了『偉人』薩達姆伊拉克現狀有如何了呢?伊拉克戰爭以後,美國人在薩達姆的24座行宮之內,繳獲了超過200億美元及90噸黃金的財富。要知道,薩達姆統治伊拉克時期,最高峰到時候GDP總量為1798億美元。
  • 國際研習社丨來一起聊聊敘利亞戰爭背後的那些事兒
    劃重點↓5月26日,我們邀請了安邦智庫研究員蘭順正來為我們這一期沙龍做主題演講。本期沙龍主題為:《血淚中東:敘利亞戰爭緣起、現狀及未來走向》。我們誠邀您來國際臺做客,一起了解敘利亞戰爭背後的那些事兒。歡迎報名參與,5月26日14時,我們不見不散哦!
  • 【軍武遊戲】《戰爭雷霆》出發,騰訊全面進軍戰爭網遊市場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UP2016騰訊互動娛樂年度發布大會,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來看看騰訊準備在這一年中為我們帶來哪些不一樣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