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臉書(Facebook)上有一段視頻,一個中國小夥教非洲人打麻將,「這是一對,碰、碰,touch, touch」、「二條、三條,吃、吃,eat, eat」,男子一邊解釋還一邊作勢將手中的麻將往嘴裡塞。
非洲牌友打出一條時,大喊「小雞」。還有非洲人在牌桌上不斷喊出,「紅中,胡啦、胡啦」,瞬間笑噴。網友留言表示,「學打麻將中文學得快」,「我們要和平輸出中華文化」。
其實,在國內一些大城市,一些老外做牌搭子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在一些華人聚集的國外城市,老外也嫻熟地築起了「長城」。
據爆料,有幾個廣西妹子,在教室裡利用課間時間教外教打麻將,那麼高深的國粹,老外表示很奇妙啊!
其實,麻將在國外盛行不是近兩年的事,追溯其歷史也已近百年。
早在上世紀20年代,美國商人巴布考克把麻將從上海介紹到美國,並撰寫了專門的規則手冊,並為麻將取英文名為「MahJong」,之後麻將很快從美國傳入歐洲。
上世紀早期,歐洲上到王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一度痴迷麻將,作為歐洲麻將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上世紀20年代,荷蘭就成立了「麻將團體」這樣的組織。英國也有麻將協會,還有專門的教科書。
這是他們的麻將起源介紹海報簡圖: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現在大約有100萬麻將迷,大部分為女性,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曾經有斯坦福學者說過麻將越來越滲透到當今的美國文化中:
不少孔子學院都開設了麻將培訓課程。
外國人在對麻將的學習上,可謂是用心良苦!為了完成「我要學會打麻將!」的目標,他們首先想出了各種記牌方法:在牌上標上數字、認真做筆記…
記住牌後,又鑽研麻將規則,美國麻將協會每年4月都會公布新一季的麻將胡牌牌型,大約有70種,而且每年都有修訂。
麻將作為一種文化,能走出國門,普及到外國,作為機麻人,我們真真是太欣慰了!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麻將機商情|中國麻將機行業主流新媒體
廣告投放:0571-85285290
發行熱線(可加微信):15314641965
微信ID:tel057185285290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