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吃家裡的菜,自己家的,別人家的都好。可以感受到這家人的家族淵源,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情、風味。尤其是過年的時候,依舊保留著良好的飲食傳統的家庭,飯桌上必定有相傳數代的新年版家常美味。
因為杭州一些半吊子館子的功勞,以前我對黃魚年糕評價是很低的。直到某個年節末尾,吃到了某寧波富三代的媽媽親手做的一盤。兩條野生大黃魚煮出鮮美的湯汁,浸潤了軟糯缺不粘牙的年糕,兩樣感覺是本無關聯的東西渾然一體。路轉粉這種詞雖然土,但形容那時候的我,再恰當不過了……所以今天,要不要一起做一盤?
當然,野生大黃魚是買不起了。
配 料:
黃魚、水磨年糕、蔥、姜、蒜
醬油、糖、料酒、鹽
我喜歡用稍大一點的小黃魚,肉質鮮活也好入味。我用了大約3兩一條的3條,洗淨後用一點點鹽和姜搓一搓靜置半小時。
蔥段薑片蒜片,一小顆幹辣椒用來提香,一條水磨年糕切片備用。
用廚房紙把小黃魚擦乾水分。大火燒熱鍋下油,油溫起來後放兩片姜爆香,放下魚,然後稍微把火力調低一點。
大約半分鐘,就可以翻面了,煎好的一面應該是這樣漂亮的。再半分鐘後把魚推到一邊,在鍋中間放下剩餘的蔥姜蒜和幹辣椒煎香。
香氣出來的時候把火開大,趁熱烹入3瓷勺左右的料酒,大約可以淹到魚身的一半。
然後放醬油,不分生抽老抽,就是最便宜常用的紅燒醬油。加一勺糖,會讓鮮味更柔和平衡。然後加熱水至剛好沒過魚身。
水開的時候放下年糕片,湯汁若不夠鹹,可以稍微補一點鹽。然後繼續煮至年糕變軟即可。
不是逼你吃蔥花,但既然是年菜,顏色和擺盤討喜,也是很重要的。不然看了心情不好,還怎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