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同白雲蒼狗,疫情尚未結束,一轉眼又到了立冬。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疫情隨時可能捲土重來,這個時候脾胃虛寒的人就更加需要注意了!
在中醫裡,脾胃虛寒是一種相對比較常見的疾病,病因主要是由於人體內的脾陽虛弱,導致身體陽氣不足,陰氣過重所引發的。
因此脾胃虛寒的人在冬天往往很容易出現一些疾病,主要因為體內正氣不足容易被寒氣侵蝕,所以才會出現一系列的不良症狀,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困擾。
但其實通過以下這幾種方式合理的調整飲食,脾胃虛寒的現象就可以得到改善。
作為流食,粥是很容易被人體所消化吸收的,而且不會增加腸胃的負擔。每天早上堅持喝黑米粥不但能夠增強胃動力,還有助於促進消化,長期食用的話可以明顯改善脾胃虛寒的情況。
脾胃虛寒的人往往消化並不怎麼好,不太適合吃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甚至常常因胃氣不足而出現腹脹胃疼、發酸燒心等症狀。所以,脾胃虛寒的人進食時一定要細嚼慢咽,讓食物被充分咀嚼後才能減緩腸胃的負擔。
脾胃虛寒的人本身就不宜吃涼冷的食物,尤其是在溫度較低的冬天,很容易被寒涼食物帶走腸胃中的陽氣,導致脾胃更加虛弱。最好在平時多吃一些溫補食物,例如桂圓、紅糖、生薑等,可以起到驅寒暖胃的功效。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時候呈現出的症候也並不完全一樣,所以想要改善脾胃虛寒還應根據自身情況來對症下藥。
總之,在溫度下降的冬天,脾胃虛寒的人應注意保暖,儘量保證自己不受風寒,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預防脾胃虛寒症狀的加重。
脾乃後天之本主運化,養好脾氣健康一生。雖然冬季萬物蕭條,寒風瑟瑟,但心情不能受到影響,要避免情緒低落,擁有一個積極良好的心態才是調理脾胃虛寒的基礎。